台湾巨富王永庆成功六字诀

在世界石化行业,一提到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几乎无人不晓。今年88岁的王永庆从白手创业到主持台湾规模最大的集团;从贫穷得无立锥之地到台湾首富;从一个米店小伙计到拥有世界华人十大富豪之一的盛名。王永庆成功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成功六字诀”:勤、韧、苦、学、严、明。

“一勤天下无难事”。王永庆年幼时生活贫困,他上小学用的书包是一条粗布巾做的,穿的衣服是补丁加补丁,整天赤着脚,几乎没有穿过一双鞋。15岁小学毕业后,开始在一家小米店当小工,次年靠父亲借来的200元钱开了一家米店。但他的隔壁就是一家日本人开的米店。当时日本人在台湾是一等公民,况且这家米店开业时间又很长,居民们习惯上那里买米,他的小米店生意冷清。

对手拥有许多优势,如何和对手竞争?初涉商场的王永庆琢磨开了。当时,由于稻谷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米里夹有糠、沙粒、小石子等,买卖双方都认为是很正常的事。为了提高米的质量,王永庆把米中的杂质一粒粒拣干净,还坚持送米上门,帮顾客把米缸擦干净,再把米倒进去。他还在一个本子上记录了各家有多少人,一个月吃多少米,何时需要买米,到时便送米上门和收款,努力使顾客不为买米操心费神。结果米店生意一下火起来,原来一天卖12斗米,后来一天可卖100多斗米。他乘胜追击,又办起了碾米厂。抗日战争胜利后,日本人被赶出了台湾,当时台湾百废待兴,建筑业蓬勃而起,王永庆经营的木材厂开始红火起来。到1951年,王永庆积累的资本已达到5000万元,那年他只有35岁。

王永庆曾感慨地说:“今天我能在事业上有一点成就,主要是我对所认定的目标全力以赴,认真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绝不以任何理由退缩。人的生命和精力都有限,必须全神贯注,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如愿以偿。”

王永庆当年投身塑胶这一陌生领域时,完全是一窍不通。当时一位化学家曾讽刺他:“一个土包子连塑胶为何物都不知道,居然想办工厂,不赔光老本才怪。”但他和千千万万白手起家的人一样,能正视现实。虽然从小没有受过正规教育,身无专长,靠的都是后天的努力,但他60多年来,一直对自己严格要求,连星期日也如此。

创业之初,他对塑胶一无所知,后来,他通过不断地学习和研究,反而在这一领域有了许多创新和独到的见解,使得他的企业充满竞争力,从而取得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