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三英雄再忆创业之路


  无论如何,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三家网络公司―――新浪、网易、搜狐到目前为止,终于全部上市了。不管他们的股价是高是低,对于一家成立仅两三年的互联网企业,能够在海外冲上股市,终究是一种胜利。   

  老百姓所期待的“知识英雄”终于露了脸,尽管还没有完全兑现,但王志东、丁磊、张朝阳的财富早已经开始被人们所关注和谈论。那么,他们自己是怎么看待公司的发展的,他们又是怎么踏上互联网之路的呢?日前刚刚上市的新书《网者王―――中国互联网创业者档案》(作者赵旭,新闻记者),经过作者半年多的追踪采访,得到他们对这一问题的详尽回答。   

  张朝阳痴心要做中国“雅虎”   

  刚上市的搜狐老板张朝阳在创业初期,“借鉴当年自己在ISI的经验,把目光投向工商业信息服务。他以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的身份,说服国家电信部门与自己合作,共同开发‘中国工商网’。1997年1月,爱特信‘中国工商网’首次推出,一举成为中国主干网(163)上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年中,张朝阳在密切关注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的同时,也时刻留意美国的市场动态。国内的上网人数开始大大增加,而美国IT界的几家以互联网为主攻方向的公司都获得巨大的成功,网景、雅虎、美国在线以各不相同的商业模式吸引了众多网民,并成为业界企业的榜样。   “张朝阳看中了雅虎的商业模式。他想,雅虎在美国能成功,作为大多使用汉字的中国人,肯定需要一个类似雅虎的中文网上搜索引擎,以便利地在越来越多的中文网站中寻找信息和浏览。”于是,搜狐出现了。   

  王志东e路走到底   

  而王志东至今还记得,“1995年自己到摩根斯坦利时,该行正给网景做上市,市场上还风平浪静。等他10月份再去时,几乎每个人都在谈论互联网。王志东花了三天泡在网上,以有更具体的体验。1996年2月,他再次赴美时,那种互联网掀起的热浪更是灼灼逼人。王志东下定决心,向互联网进军。   

  “可当时国人的认识并未能跟得上国际社会的发展,国内网络的普及也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人们对网络的怀疑和抨击就像今天建立新网站一样比比皆是。但王志东的成熟与坚定和他的年龄并不相称,他决定的就一定要做到底。   

  “从1996年初,王志东就在公司内外宣传一种思想,即互联网是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是产业的,也是公司一个方向。尽管当时他了解到互联网有一些狂热,当时市场非常乱,未来互联网到底什么样,大家都非常迷惘。软件还是硬件会成功,标准刚出来,没有人能看得清。   

  “但王志东知道,即便没看清市场,也不能等,要先动起来,哪怕是原地踏步。同时要搜集资料,分析形势。而且最重要的,是不能跟错队,否则就会功败垂成。   

  “1996年他曾考虑做ISP,公司做了一些调查,也有一些准备,但这条路走了两步,就停下,又退回来。发现它和四通利方的商业模式不是很吻合。包括NC也都是点到为止地做了很多尝试。”   

  丁磊免费邮件发家   

  而“今天能在互联网行业闯出名堂,丁磊怎么也忘不了1995年第一次上网的情形。当时他为了找一个产品的资料,但国内的报纸、杂志翻遍了也没有,失望之余,丁磊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由中科院的一台VAX机连到了美国的Internet,虽然联过去的速度非常慢,但却让他轻松找到资料,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   

  等到了创业初期,“丁磊靠着对互联网的痴迷与爱好写起了互联网软件。刚开始时,受雅虎的启发,丁磊看好中文搜索引擎,认为它是互联网产业中最有前途的产品,但进入实际编写时,才发现是可供分类编辑的中文网站实在太少了。即使编出了搜索引擎也没有用。   

  “1997年6月丁磊发现了美国免费电子邮件Hotmail的吸引力就形成一种想法:自己以前上网主要是与朋友、网友联络当时国内网民还没有免费的电子邮件可以使用,如果仿照Hot?mail开发一套免费的大容量电子邮件系统,技术上肯定没问题,而且还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网民的需要。”如今丁磊已功成名就。   

  互联网今后会怎样,没有人能看得清,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因为它太新了。但既然互联网企业要在一年时间里做传统行业十年要做的事情,它必然要在短期内积聚非常多的人才和钱财,也必然会有非常大的失败率和浪费。就像1999年最后一期《财富》所言,“或许,你的祖父靠修铁路挣钱,你的父亲靠开采石油变成了百万富翁,但是你呢?可以靠互联网发财。” 作者撰写此文的目的就是希望这些创业者的创业历程和创业思路能对读者朋友认识网络、认识网络经济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