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变现:合作新方式 还是“误入歧途”?


   2月24日,世界500强公司之一的德国汉高与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完成了一项交易:德国汉高以“令人满意的价钱”全资收购后者全资子公司上海海文集团旗下的“熊猫”品牌。尤为引人瞩目的是,“原品牌所有人上海海文集团将不得再使用‘熊猫’品牌标志”。

  此事经媒体披露后随即引起了关注。有知识产权专家认为,此次并购是“上海市国资改革中比较新的一种形式,突破了以前国资改革与外资合资合作的方式”;更进一步的说法是,“这也是上海国资系统首次在国有品牌资产方面的合作,完全可以成为老国有集团公司与国际资本合作的新路子”。

  这是否是一种“新方式”,还有待考证。但是,这种国有资产变现方式是否应该在当前轰轰烈烈的国有资产变革中推广,值得商榷。

  首先要考察的,应该是国资变现的目的。国有资产的变现,并非是以“一卖了之”的方式,以图“一劳永逸”。通过国资变现,国有企业改变企业所有制的形式,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从而达到优化国有资产运营效率,这才是其根本目的所在。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提倡并大力推行的国资变革,目的也是希望国有企业通过这种形式的改变,增加企业活力,更加具备市场竞争力,从而能够使国家税收得到增长,缓解日益紧张的就业压力。

  反观此次并购: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德国汉高“购买的纯粹是商标和品牌,并不购买产品、生产线和接管人员”,而上海市海文集团将受德国汉高之托为其代加工———很明显,并未达到这样的效果。

  对于这种形式的“国资变现”,当事人恐怕还有一种辩解:“与其闲置任其市场价值贬低,还不如一次性收回更划算。”对于这个问题,用更为形象的说法就是:你是要“借鸡生蛋”,还是要“杀鸡取卵”?如果这只是一只光吃粮食不下蛋的鸡,大可一卖了之;但如果事实并非如此呢?

  不妨来看一组数据。上海轻工控股集团生产的“熊猫”品牌白胶和万能胶,从1996年起连年被评为上海市“名牌产品”、上海市“著名商标”等,特别在上海的市场份额已逾60%;在民用粘合剂领域超过80余年历史的德国汉高,15年前进入中国,然而事实上,除个别胶种能够占据50%以上的市场份额外,其他胶种均无法与本地胶种相抗衡,特别是在上海白胶市场,汉高的白胶市场份额还不及“熊猫”的一半。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在与汉高的市场竞争中“熊猫”都不会沦为弱者。在占尽优势的条件下,它却通过“与国际资本合作的新路子”把自己的名号拱手让人。这不能不令人感到遗憾与疑惑。

  “熊猫”下一步的命运也是可以预见的。尽管汉高粘合剂有限公司中国及香港地区总经理夏阳表示,“熊猫”加盟汉高后,将借助汉高全球性的品牌推广资源和产品技术创新能力,从地方性品牌发展成全国性强势品牌。然而在很大程度上,这只是说辞而已,汉高一直对自己进入中国市场15年后却仍然屈居人后而耿耿于怀,如今它已经将以前的老对手收归己有,身居世界500强的它还会允许汉高与“熊猫”两个品牌共存吗?“熊猫”此举无异于选择了一条退出市场的路。

  一次性收回投资的同时,也意味着一次性地放弃了原有的市场优势。在国内市场还占有相当市场份额的民族品牌,此时急于变现,是否可视为一种短视行为?这样的国资变现,意义又在何处?

  外资逐步渗透到我国各个产业链的环节中,大多采取并购或者合资等资本渗透的方式进入,然后以各种方式使得本土品牌的影响力削弱,甚至销声匿迹。在日化产品领域,这种手法更是常用。

  在别的领域,我们也能辨认出相似的方式。有学者曾经提醒,我国非转基因大豆在全球优势明显,但某些外资在我国大肆并购一些非转基因大豆加工厂,试图以控制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加工,来限制我国非转基因大豆的生产经营的产业优势。

  可见如此的国资变现“新途径”,所谓专家学者为之鼓吹有混淆视听之嫌,将之大力推广更有导致民族品牌消亡之虞,实在应该值得警惕。

  目前,全球80%以上的跨国直接投资是通过跨国并购完成的,而在外商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中跨国并购的比例还只占到5%左右。与此同时,仅上海一市,国有资产总量就超过5000亿元,在此背景下进行的国有资产存量的调整,将为跨国并购提供很大的空间,可谓一场盛宴。在这一点上,地方政府特别是视引资为政绩的地方政府,勿入国资变现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