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的“主板攻略”


----基本垄断了全球芯片和芯片组市场的英特尔在中国又发起了对主板的冲击,这会不会对整个PC行业带来一场结构性的变化?
----百无聊赖的高海涛站在柜台前打盹。

----黄金时间的中关村海龙大厦里人声鼎沸,可是高海涛却“视而不见”,偶尔有人上前询问,他便指指桌上花花绿绿的英特尔主板包装盒说:“缺货了,这些都是空盒子。”

----高海涛是北京数百家英特尔产品的指定经销商之一,盒子里本应装的是各个型号的原装英特尔电脑主板。

----200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英特尔原装主板价格的下调,其在DIY市场的销量一路飚升,甚至经常出现断货的情况。

----多年以来,在人们的印象中英特尔是靠CPU和芯片组包打天下的,其主板的表现一直都没有惊人之处,无论是在OEM还是DIY市场,英特尔主板均不是主流的选择。

----但是现在不同了。2003年11月5日,英特尔渠道内的前200名首选提供商(IPP)齐集湖南长沙的国际影视会展中心酒店,这也是原英特尔中国区渠道总经理佘晖升迁至亚太区渠道总经理后的第一次渠道会议。

----经销商们十分兴奋,因为他们听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目标,就是在2004年成为中国主板市场的NO.1。

----是什么让英特尔又打起了主板市场的主意,整个PC行业又会发生哪些结构性的变化? 

----反常的增长

----早在1995年,英特尔就开始自己的主板和显卡业务了。不过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英特尔做主板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卖主板,而是通过主板展示和发布最新的技术标准。

----每当英特尔发布最新的CPU或者芯片组时,一定先在自己的主板上安装使用。而后,华硕、微星、技嘉等一线主板厂商才开始群起跟随。

----“小批量的生产和投放市场,是一种告诉第三方主板生产商‘什么是最好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某英特尔主板代理商认为,英特尔之所以在实际销量远远不及一线主板大厂的情况下还保留着主板业务,就是为了刺激其他主板生产商和经销商接受英特尔主导的CPU和芯片组技术标准,其最终目的还是为了卖出更多的CPU芯片。

----多年来,英特尔原装主板的价格一直比主流主板厂商的同档次主板高出20%~30%左右,加上在优化设计上也没有投入太多精力,因此一直显得“沉默寡言”。英特尔并不在乎自己主板的竞争力是不是足够高,它只要能够在CPU和芯片组上赚钱就可以了。因此,英特尔还愿意让所有支持自己的主板厂商都能赚到钱。实际上,英特尔一直在CPU上死死压住AMD,就是因为背后有绝大部分主板厂商的支持,在主板这个层次把AMD“边缘化”了。

----但在2003年的中国市场上,多年来一直小心翼翼维持着这种微妙关系的英特尔却在悄悄地改变自己的策略。

----2003年下半年,英特尔的各类原装主板集体跳水,原来高高在上的价格直线下落。根据记者实地调查,英特尔原装主板的报价竟然已经比同类的华硕主板低近300元人民币。

----虽然英特尔官方对自己在中国的主板业务数据一直“秘而不宣”,但是根据英特尔上海经销商提供的数据,2003年第三季度,英特尔仅在华东地区的销售量就达到3.7万片,而全国的销量已经超过了11万片。据英特尔的渠道估测,2003年中国市场英特尔原装主板的总出货量将突破50万片。

----这已经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了,要知道,英特尔主板进入中国内地才两年的时间。台湾的四大一线主板厂商华硕、微星、技嘉、精英在接受采访时都声称2002年在内地的出货量高于100万片,看上去英特尔原装主板的销量还只有他们的一半。但是,如果考虑到映泰、升技、友通、磐英等二线主板厂商在内地的年出货量均不到30万片,主板厂家就能够感受到一丝寒意了。 

----渠道顺风车

----现在和将来支撑着英特尔原装主板在中国高速增长的不仅仅是价格,还有铁桶一般坚固的渠道。

----今年升任英特尔亚太区渠道总经理的佘晖曾经是英特尔中国区的渠道负责人,对于英特尔在中国的渠道工作,他说起来就很兴奋:“英特尔从1995年就在中国开始了渠道的建设工作。目前,我们不仅仅把持着数量庞大的DIY渠道、在全国拥有2000多家专卖店(GID),并已制定了旨在提供营销、销售和技术支持的经销渠道成员计划,以便确保这些公司能向其终端用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系统和解决方案。”

----5年前英特尔开始实施的“卓越经销商计划”,今天已经在全球为英特尔培养了1400余位首选提供商。而在中国市场这部分“铁杆”的成长,以及对二三级城市的渗透,已经让英特尔获益匪浅,目前通过经销渠道销售的处理器数量已经超过其总销售量的1/3以上。

----“没有一个渠道的凝聚力能够超越英特尔。”这是英特尔中国区总代理之一镭射电脑公司的判断。英特尔的渠道多年来主要精力在于CPU产品,其战斗力来自英特尔源源不断的资金支持。英特尔为渠道伙伴设立了专门的支持基金,英特尔四大中国区总代理每过一段时间便会统计渠道伙伴的业绩,并按CPU的实际销量统计出该代理商应该获得的奖励。但是巨额的英特尔奖励基金不是立即兑现,所有奖励的获得必须通过广告费用的方式逐一报销。英特尔采用利益粘合的方式,令期望获得日积月累的资金支持的渠道商长久地投入英特尔的怀抱。

----既然有这么坚不可摧的渠道,与CPU相关性极强的主板又怎么会错过搭“顺风车”的机会呢?英特尔的一位内部人员透露,虽然渠道并不是专为销售主板而做的,但是显然在主板的销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一线的台湾四大主板厂商就没有那么好的心情了,主板几乎是他们唯一的产品,这使得他们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像英特尔那样,通过销售CPU产生的巨额利润来维持坚固的渠道并用于主板的销售。 

----为什么是主板

----大部分的台湾主板厂商虽然对英特尔号称“2004年要做中国渠道主板第一品牌”的口号一笑置之,但是都对英特尔突然在主板市场大举发力感到不理解。

----四大主板巨头之一的华硕中国业务事业群总经理许佑嘉似乎看得更清楚一些:“虽然主板收入多年来仅占英特尔收入的很小一部分,但就英特尔的工业成本和研发成本而言,无论是CPU还是主板芯片都是等同的。”他认为,实际上所有电脑芯片有关的业务都将是英特尔的核心业务,英特尔都会毫不犹豫地投入。

----不可否认的是,PC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今天的英特尔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只靠提升CPU的速度就活得舒舒服服了。

----如果把平淡的PC市场看作是存量,那么新兴的无线市场可以被看作是增量。从英特尔今年力推无线技术的“迅驰”芯片和在手机芯片等领域的加大投资就可以看出,英特尔对于存量和增量的态度是“一个都不能少”。

----由于增量市场的高风险和高投入,英特尔必须巩固自己的存量市场。

----从目前来看,英特尔在存量市场上的地位相当稳固。在CPU领域,英特尔占据着全球PC市场超过70%的份额,压得AMD抬不起头;在芯片组领域,英特尔与威盛之间的一系列诉讼使得后者不得不抽出大量时间进行重新研发,以至于半年都没有新品面世,至今也没有研制出P4双通道芯片组。

----依靠在CPU和芯片组市场上的绝对领先地位,向相关的领域比如主板拓展就成了英特尔合乎逻辑的选择。况且,中国市场还是一个诱人的大蛋糕。根据IDC的报告,中国PC市场可望在2003年达到1300万台,从而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PC市场。因此,英特尔选择中国市场、选择主板率先发难,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但是,这里还有另一种可能。随着PC在中国的普及和电脑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考虑在品牌之外的性价比问题了,这就给了AMD这种实力有限、不能像英特尔那样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来建立品牌的企业新的机会。

----在主板以及主机厂商中,一些对英特尔不利的苗头也开始出现。今年,主板巨头华硕加强了与AMD的合作,其支持AMD的主板品种和产量都有了不小的增长。华硕中国业务事业群总经理许佑嘉解释说:“加强与AMD的合作,是因为我们所看重的学生攒机市场更倾向于价格低廉的AMD产品。”

----毕竟,什么最好卖企业就会生产什么,利益才是企业这种经济动物最关键的驱动力量。在这种情况下,主板厂商中英特尔原来的支持者阵营不是没有松动的可能。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如果DIY市场失守,OEM市场还能够独善其身吗?

----也许英特尔已经意识到了这种潜在的危险,意识到了自己在主板领域多年谨慎维系的合作体系总会有失去控制的一天。那么,自己跳出来成为最强大的主板厂商,也许是唯一的选择。对于英特尔这种常年穿梭于IT巨头之间的“聪明人”,这也许不过是为了维护其CPU核心业务所采取的反守为攻的最新手段而已。 

----无尽的余波

----无论是出于什么目的,英特尔在中国主板市场上的发力已经成为现实。而这个巨人从遥控下游到自己赤膊上阵,其带来的震动是不能被忽视的。

----2003年一线主板厂商还没有感受到来自英特尔的强大压力,这是因为英特尔还没有开始抢夺高端市场。不过对于其他靠低成本过活的二三线主板厂商来说就没有那么幸运了。由于产品缺乏差异性,又被英特尔在价格上狠狠“捅了一刀”,今年二三线厂商几乎是全线溃败,有数家台湾厂商甚至失去了自己近50%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主板厂商中,联想旗下的QDI可算是少数较具规模的自有品牌之一。尽管联想对主板业务一直很扶持,QDI仍然很难在过度饱和的竞争中立足。

----2003年12月11日,联想集团(HK,0992)发布公告,宣布将其主要从事主板业务的全资子公司Ultimate Legend Limited 50%的股权出售给中国内地最大的记忆体通路厂商记忆科技(Ramaxel Technology),据说以后新公司的运营也将由记忆科技主导。显然,联想最终退出主板市场已经成为定局。

----事实上,联想在自有品牌主板市场铩羽而归并非业界首例,给英特尔代工的鸿海也曾在主板领域无功而返——鸿海旗下的主板品牌半路夭折,最终还是退到了给英特尔代工的地步。而那个时候,英特尔这个巨人还没有真正在主板市场上出场呢。

----虽然2003年英特尔还仅仅只是在DIY领域一试身手,但杀入整机市场OEM领域恐怕也就是个时间问题。可以预见的是,已经是如此惨烈的主板市场中又加入了英特尔这样一个“大玩家”,更大规模的整合不可避免。

----而跳出主板市场来看,如果英特尔果真在中国市场上成为新的主板霸主,那么这个手握芯片、芯片组和主板业务的巨人将进一步压缩原本已经很小的PC整机厂商的腾挪空间。也许,PC行业又要面临一场“血雨腥风”的结构性变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