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在商业链中的位置
常常听到创业者宣布他庞大的商业计划,比如说做一个大的电子商务规划,所有XtoX的model都有,他会做很多行业和产品。实际上这种什么都想做的表面下,是他没有清楚自己在商业链里面到底做什么的体现。
其实任何一个成熟的商业,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商业链。在这个商业链里面应该说不是每个公司都一定会处在链条里面最亮的环节。举个例子来讲,比如说,e-business和e-commerce实际上在中国是IBM打了一年很虚的广告先谈起来的,可是大家可能并没有知道IBM也办了网上书店,或者是IBM也办了一个门户,那么对IBM来讲,在电子商务的产业链里面他的定位很明确,实际上是希望为这些厂商,为.COM的公司,为这些传统公司提供解决的方案。微软也提他的电子商务策略,他实际上也是希望推广它的解决方案。
像国外通常的定义,商业链可以简单地分成上下两个层面,一个是e-market,就是中国有很多的企业希望在e-market领域里面大放光彩,e-market 的概念就是自己在互联网上提供一个市场或自己做这种销售,但是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层面就是info structure, 就是基础设施。这里面的基础设施并不仅仅简单的是指网络的IP层以下的这种中国电信搞的集成网络设施,实际上涵盖了从操作系统到网络应用,到各种软件,特别是软件。这些东西它都可以成为info structure。所以在美国我们可能被媒体宣传所左右。就像在舞台上,聚光灯永远只打在e-market上几个最耀眼的明星,比如Amazon, eBay。 但是大家不要忽视了,在它们背后同样有比它们可能更有价值的公司,比如现在大家都知道了Cisco, 都知道了Intel,但是大家不太熟悉的有Commerce One,这些公司都是把自己定位在info structure上面。在目前中国Internet刚刚起步的时候,如果你把自己的定位在info structure领域内,我想你成功的机率要比简单地忽视自己掌握的资源去做market要多得多。从两个角度来说,第一, 中国info structure本来就很缺乏。这是由市场所决定的。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每天基本上有四十家做e-market的网站基本上都是雷同,比如说都去做拍卖,都去做网上商城,都去做BtoB电子商务社区,可是95%的电子商务网站都是架构在NT,用ASP加SQL Server 这种根本无法应用在Internet这种高强度工业环境下的解决方案。反过来说,中国的info structure有非常大的市场需求。如果中国没有建立很好的info structure,这种e-commerce没有办法建立起来。最后真正的收入实际上都还是到了国外的厂商这里面。
前一段纳斯达克泡沫在不断挤压的时候,我正好去了一趟硅谷,接触了很多公司。我觉得硅谷的很多公司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我的定位应该是发挥我们的技术特长,在技术和产品上进行创新,然后成为info structure的一个环节来为这些电子商务网站服务。所以从这一点来讲,我的建议是从info structure切入会比较合适一些。
在中国,很多公司之所以遇到一些不能快速发展的原因,也就是它把自己的商业链条想得太宽。Internet有句话,只做老大,不做老二。这个意思不是大家把新浪砍掉,然后自己来做老大。新浪只是门户网站的老大。你完全可以找到别人没有做的链条,然后在这里面把你的价值做出来,同样可以成为老大。这里我想强调的就是你一定要找准自己公司的定位:在整个链条当中你的上家和下家是谁,你怎样跟别人合作。从链条的角度来说,中国的公司比较喜欢炒概念,今年可能炒BtoC的概念,明天可能炒一个拍卖的概念,引来很多创业公司盲目追逐。而反观美国,所有成功的公司最重要的一个字就是focus,就是把你的创意集中在一个环节,不是把一个概念炒出来让别人知道你在做这样的事情,而是把它扎扎实实做成一个公司日常商业的操作。你会把它变成一个不断往前走的商业。只要能把这个链条做成你的价值,虽然在整个行业来看你可能不是最耀眼的一个环,但是作为公司将会获得很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