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新闻网佛山四月二十九日电 (辛述之、李星)“藏宝于民石湾陶艺珍品展”,二十九日上午在石湾美术陶瓷厂内的珍陶馆揭幕,吸引省内及港澳台近二百名专家和陶艺收藏爱好者前来观展。
本次展出了四十多位石湾陶艺收藏家所收藏的近百件石湾陶艺珍品,包括人物、动物、器皿及部分日用品,均为明、清至文革时期的作品。这些作品沉睡于民间多年,其中清朝咸丰七年的《人物琉璃脊》为石湾独有的制作,清代的绿釉人物像、民国的三彩大鳌鱼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石湾艺术珍陶。
俗称“石湾公仔”的石湾美术陶瓷,其产生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有五千年历史,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支奇葩。石湾陶民以岭南人的兼容性,学习北方名窑的优点,形成“石湾公仔”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是民窑生产,创作方式不受约束,构思不拘一格,题材广泛,并充分吸收了国画写意笔法的精髓,强调概括和夸张,具有造型生动传神、釉彩浑厚朴实的特点和具浓厚的乡土生活气息。
十七、八世纪时期,荷兰人和英国东印度公司大量购买石湾公仔运抵欧洲,现英国、美国、德国、丹麦、葡萄牙等多个国家的美术馆和博物馆仍收藏着不少石湾陶艺珍品。美国人施钦仁不仅收藏了四百多件石湾公仔,还把这种爱好传给了女儿施丽姬,她的博士论文就是《石湾陶器研究》。在国内及港澳东南亚一带,更有不少石湾陶艺收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