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商为何不缴费?

  陶瓷已经卖了1/3

  3月17日,本报记者再次来到西昌市月城广场时看到,陶瓷已经卖了许多,高高的架子上摆放的陶瓷已经卖“低”了,陶瓷展场上人来人往,买陶瓷的市民络绎不绝,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陶瓷商陈典中告诉记者:“自从开始大甩卖陶瓷以来,我们卖的陶瓷也越来越便宜,运到西昌来的陶瓷大约已经卖了1/3。”他还说:“亏本都亏定了,我们也只有继续甩卖陶瓷,卖了之后好早点回家。”

  原来不认识组织者

  当记者向陈典中提到现在部分市民认为,“陶瓷商与组织者是恶意串通”时,陈典中及在场的陶瓷商非常气愤。在向记者陈述事情经过时,陈典中声音有些颤抖,他说:“怎么可能是恶意串通?我们所有的陶瓷商在跟他商量来西昌搞陶瓷展销之前,根本就不认识他。”

  随后,他向记者介绍了来西昌搞陶瓷展销时的一些情况。他说,陶瓷商们一般情况下都是在全国各地搞陶瓷展销,觉得哪儿生意不错,就到哪里去卖。

  他回忆说:“今年1月份左右,陈齐堂、聂新华等几位陶瓷商来到景德镇市一条集中了许多陶瓷商贩的‘招商街’寻找组织者,并认识了余智华。经余智华说,西昌有个月城广场可以搞陶瓷展销,生意一定不错。余智华还向我们出示了当时西昌市月城广场给他们发出的邀请函。”

  “不过,那张邀请函上没有加盖公章,所以,我们还是不信任他说的话。后来,余智华又给了我们一张月城广场物管办经理丁彤的名片,我们几位又跟丁彤通了电话,确认了西昌有个月城广场,并且可以搞陶瓷展销,我们才来到西昌的。”

  月城广场物业管理办公室的经理丁彤证实,他们确实发了一张没有加盖公章的“邀请函”过去,在陶瓷商来之前,陶瓷商曾经给他打过电话,并且询问了有关事宜。“不过,当时我们是发的传真给他们。”

  为什么丁彤的名片会出现在余智华的手上呢?丁彤告诉记者:“在今年过年前,余智华来到月城广场物管办,并介绍了相关情况,所以我才给他名片的。”

  缴了税费给组织者

  既然搞陶瓷展销,那肯定要缴纳相关税费,但瓷商们为什么抗税费呢?“我们缴钱给余智华了,余智华是组织者,肯定要由他缴纳相关税费。”

  据陶瓷商陈典中回忆说:“我们是2月18日从家出发,21日下午来到西昌的。在来到西昌之前,我们28家陶瓷商就预先支付给了余智华2.2万元。2月22日晚11点左右,我们又缴纳了2万元的现金给余智华。”说着,陈典中向记者出示了一张收款收据。收据上这样写到:“全部展位费4.2万元,现已收2.2万元整,下车之前余款一次性付清。收款人:余智华”。不过,2月22日晚11点左右,几位陶瓷商在缴2万元钱给组织者余智华时,余智华并没有开收据给陶瓷商。

  在月城广场管理办公室,丁彤向记者出示了一份家园物管与景德镇市佳艺瓷厂签署的《协议》。《协议》中提到:佳艺瓷厂在2月24日—3月5日的陶瓷展览期间,共计缴纳1.6万元管理费。丁彤也告诉记者,“1.6万元钱已经如数缴纳。”

  那么,剩余的2.6万元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个问题可能只有‘人间蒸发’了的余智华最清楚了。”丁彤如是说。

  对于陶瓷商是否是下岗职工的问题,陈典中、聂新华等陶瓷商自始至终都没有向记者出示“下岗证”。不过,陈典中气愤地说:“我原来是江西省景德镇市古城瓷厂的下岗职工,而旁边的聂文勇是原来九江市都昌县食品公司的下岗职工,信不信随便你们。”他还说:“难道下岗职工一定要办下岗证吗?办了下岗证,卖陶瓷也不一定会有多大好处,为什么我们要办呢?”

  陶瓷商们住的房间拥挤

  3月17日中午11点,记者来到陶瓷商们住的地方———西昌月城饭店。据月城饭店总台的蒋成燕告诉记者,他们一共50来人,却只住了7个房间,每间房的价格是30元/晚。

  “他们住的房间内人比较多,经常超过规定的标准,多住了一些人。”该饭店的权建平告诉记者:“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一般外地来昌的人身上都装有钱,但他们却没有钱。”

  当记者问饭店为什么允许他们这样住时,权建平说:“我们也叫他们不能这样住,但他们说,他们没有钱,后来我们也就等他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