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全国陶瓷艺术教授、大师精品展”,正在首都图书馆举办,并将持续到11月16日。本次展览汇集了全国主要陶瓷产区100位教授、陶艺大师的800件作品,其中80%是从未展览过的绝品、孤品。然而,就在这样一个规模盛大的陶艺展上,策展人和部分参展的陶艺家,却当场痛斥当前陶艺“大师”泛滥。
风格现代的陶艺作品近来受到收藏界追捧
“教授”排在“大师”之前
走入位于首都图书馆二层的展览大厅,右手边玻璃展柜中,摆放着一块大约30厘米见方的水墨瓷板画,很容易被参观者一眼掠过。但是细看之下,即使不懂陶瓷和绘画艺术的人,也能体会到上面寥寥数笔勾勒出的那一片悲凉、孤寂、空旷的芦苇荡风光。这块瓷板画是著名画家林风眠于1964年在景德镇绘制的,价值60万元。类似的展品还有著名画家唐云的瓷盘画《石上小鸟》、朱屺瞻瓷板画《葫芦》、王个移瓷盘画《赤玉》等。
著名陶艺评论家、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陈烈汉介绍,展览筹备了1年时间,展出的已故陶瓷巨匠施于人的《青花斗彩吉庆瓶》、《青花斗彩多子多福瓶》;已故陶艺家许兴泰的建白瓷雕《渡海观音》、《挑袋弥勒》等,都是国宝级的珍品和孤品。
细心的观众不难发现,本次展览的名称,把“教授”排在了“大师”之前,为什么这样做呢?陈烈汉表示,目前总体来讲,“教授”的陶艺作品比“大师”的作品艺术含量更高,更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陶艺界和资深收藏家都了解这种现状,如果在办展览时还拼命炒作大师概念的话,是对收藏者不负责任,也会被业内人士笑话。
大师数量猛增
郭文连、舒惠娟现场表演陶艺创作
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郭文连和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舒惠娟正在展览现场创作准备赠送给奥组委的陶艺作品,郭文连创作的是他擅长的孩童系列;而舒惠娟创作的,则是她拿手的仕女形象,应用了她20年苦研出来的“无光粉彩”技法。
他们二人介绍,近两年,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各级陶瓷艺术大师每年的评选数量也比往年多了,一批原本具有很高艺术修养的陶艺家,拥有了大师称号。陶艺界的国家级大师称号主要有两个来源:由国家发改委评选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由中国轻工总会评选的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各个省的发改委也在评选省级的工艺美术大师。
以景德镇为例,2005年度的评选规模超过往年,有10位陶艺从业者荣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有30人荣获江西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这样一来,景德镇就拥有了31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和60位省级大师。
在大师数量猛增的时候,教授的数量变化不大,因为教授是由教育系统评定的,与大师的评选不是一个系统。教授的评选有着严格的名额限制,只有老人退休,新人才可能被选上来。景德镇各大学的陶瓷教授都从事艺术理论研究和艺术创作两项工作,所以他们的作品艺术品质都比较高。
爆炒大师概念愚弄收藏界
陈烈汉说,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大师评选活动的广泛开展,各种组织、各种名目的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接踵而来,例如“××民间艺术大师”、“最受收藏家喜爱的陶艺大师”等等,这些活动动辄评选数十位“大师”,而且有些当选者的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郭文连介绍,很多人在被评选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之前,作品大约2000元一件,当选后,很快涨价到1万元左右一件,平均涨价4至5倍,最少也要涨3倍。更多的人在当选大师前,作品根本无人问津,当选后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种显著的经济效益,使得某些人肆意爆炒大师概念,以期牟取暴利:拼命设法挤入国家级大师和省级大师的行列、搞各种名目的陶瓷艺术大师评选、拔高各种身份的大师的作品价格等等。
陈烈汉透露,他有几个北京朋友,喜欢收藏当代陶艺家的作品,有大师称号的人,总要收上几件。近两年,这几位朋友的开销激增——因为大师突然一下子多了起来。而且,几位朋友反映有些看不懂,有些人的水平明明不怎么高啊,怎么成大师了?难道是自己的眼力有问题?
有人称20万能买省级大师
郭文连透露,他有个搞陶艺的朋友,水平不错,今年参加了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参评后,有人找到他说,要是真想当大师,就出20万元费用,保证能让他获得大师称号。这位朋友没有同意。这种宣称大师称号可以买卖的做法,本身就是对陶艺大师称号的亵渎,这种行为多了,就会减弱大师称号的含金量,使得收藏界不再信任大师。目前,陶艺大师的作品每年有10%至20%的升值空间,但是如果大师称号继续泛滥,随着“大师”人数的增加和一些艺术水准低劣者混入大师队伍,这种升值空间将不复存在。
二十几岁就能当大师
舒惠娟本人就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但是她同样认为,大师称号现在“不值钱”了,因为景德镇现在遍街是“大师”,有各种名目的“大师”。舒惠娟说,有一次,一个二十几岁的女陶艺师申请加入景德镇女陶艺家协会,协会在研究了她的作品后,认为不具备加入协会的艺术品质,就拒绝了她。结果没多长时间,这位女陶艺师就获得了某种称号的陶艺大师,令人感到惊讶。
多少年历练才能具备大师素质?
一般来讲,一个陶艺师需要多少年的努力,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拥有传统意义上的大师级别的艺术素质呢?
舒惠娟介绍,陶艺家在艺术传承上一般都是比较保守的,一些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油料、色彩的配比技术,特殊效果的呈现方式等,不会轻易教给学生。因为这是他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无数次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比如,一个看似简单的调色就非常复杂:樟脑油调出的颜料比较稀,易流动;煤油调出的比较稠;汽油调出的颜料挥发快,还有香蕉水、乳香油等等……用不同的油料调不同的颜色,达到自己想要的艺术效果,需要20年至30年的摸索。
除了这20年至30年的基本功外,想成为传统意义上的陶艺大师,还要有鲜明的艺术风格,这个就要看天赋和悟性了,并不是每一个从事陶艺的人最终都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陶艺大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