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经过近20年特别是近10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建筑卫生陶瓷产量连续几年保持了“世界第一”的位置,而且这个“世界第一”在目前仍被快速的放大着。迄今,我国共有建筑陶瓷企业1000余家,卫生陶瓷企业近1000家。据预测,2006年建筑陶瓷产量将达35亿平方米,卫生陶瓷产量也将直逼1亿件。早在10年前,我国国内的建筑卫生陶瓷市场就已经出现饱和状态,并由此引发了国内建筑卫生陶瓷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然而在这10年当中,饱和的市场和日益激烈的竞争并没有让对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投资望而却步,阻挡住进军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步伐,相反,伴随着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对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投资的热情却在一步步的升温,形成了目前对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投资过热的局面。对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忧虑。用钱钟书先生《围城》里那段著名的经典名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形容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10年来的发展也许并不过分。10年来建筑卫生陶瓷市场明显产大于销、供大于求,竞争硝烟四起,特别是随着国外品牌企业的涌入,使得竞争更加加剧。身在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圈中已经叫苦不迭的企业,以扩大生产规模抢占一席生存之地和以惨痛的价格战谋求死里逃生的同时,身在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圈外的企业和地方政府为发挥“技术、资源”等优势,抱定所谓快速占领国内和国际市场的希望,重复建设的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和一座座陶瓷工业园、工业城如雨后春笋,不断地加入到早已白热化的竞争中,犹如火上浇油。当前在我国一些陶瓷主要产区和陶瓷原料主要产区,新的投资热潮仍在持续和蔓延,一座座陶瓷工业园、工业城仍在拔地而起。在建的陶瓷工业园、工业城和陶瓷工业园城招商的信息屡见报端。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没有竞争就没有建筑卫生陶瓷产业的迅猛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发展是第一要务”,但是我们更应注重可持续发展,违背经济规律,盲目重复建设和投资过热,导致的将是一个产业畸形的发展。
“洗牌”也是一场革命
“重新洗牌”就是市场经济的“优胜劣汰”。对于有着过度规模的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来讲,“洗牌”也许不可避免。可是,我们应该看到“洗牌”是一场革命,“洗牌”就意味着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存与亡,“洗牌”将要付出惨重的代价。缺少规划、毫无约束的重复建设和投资过热造成的后果,最终要靠“洗牌”来修正,不得不说是一场悲剧。国家将是这场悲剧的主角,因为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任何产业的发展,任何企业的创建和成长,可以说都不可或缺地得到金融信贷的支持和服务。“洗牌”蒙受重大损失的将是国家。谁又将是这场悲剧的导演,又该如何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呢?
我国卫生建筑陶瓷由于缺泛“品牌效应”,仍处于同质化的竞争。同时,更重要的由于建筑卫生陶瓷产业产能的日益过剩和供求矛盾的日益突出,所以价格竞争已经成为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占领市场的法宝,无论建筑卫生陶瓷的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出口贸易,价格战已经成为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