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减排政策下的行业洗牌 福建陶瓷发展论坛

  12月3日,由福建省陶瓷行业协会等主办的第二届福建陶瓷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泉州举行。国内多位陶瓷产业的资深专家,与福建的陶瓷企业老总们齐聚一堂,就福建陶瓷企业如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调整和提升,进行了热烈探讨。

  在与国内其他陶瓷产区尤其是佛山的对比中,以泉州为主的福建产区,多年来由于历史的发展原因,企业规模、品牌实力与之差距较大。而且福建陶瓷企业一直专于外墙砖领域,受技术、资金等限制难以向内墙砖、地板砖等领域突破。在目前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等大幅上涨,以及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实施大背景下,福建陶瓷企业如何突围、如何提升品牌,已经是摆在企业家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本次论坛即是围绕这些话题而展开。

  要在人才引进上突破

  邱东波(陶瓷行业资深专家、联硕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顾问)

  举一个诺贝尔瓷砖的例子。诺贝尔的前身叫“金达”,也是1999年底才开始改革,导入品牌战略体系。但是,不到10年的时间,诺贝尔已经发展成目前国内陶瓷产业的领头羊了。这其中的本质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主要是人才的因素。

  其实,福建的很多陶瓷企业也想做高品质的产品,做高端的品牌,也很想从外墙砖向内墙砖、地板砖发展,可是为什么这些年来却一直难以逾越呢?一些在尝试做的企业,也往往只是去做做批发市场,没有人敢去拼品牌、拼终端,这就是限制。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福建人狭隘的地域观念,限制了福建企业的人才引进。比如,在其他产区的一些企业,年薪50万以上的职业经理人比比皆是,但是福建这边有吗?

  所以,我认为,福建的陶瓷企业要进一步发展和提升,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从思想上创新,要屏弃狭隘的地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人才引进上实现突破,进而在企业的发展上突破。福建的企业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广纳贤才,走向全国。

  开拓干挂式 外墙砖市场

  叶辉(房地产行销专家、深圳市建筑装饰市场研究会会长)

  随着目前国内市场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陶瓷产业的需求量在不断增大。但是,从市场的具体情况来看,福建企业主要在做的粘贴式外墙砖,却是处在市场逐渐萎缩的状况。粘贴式外墙砖主要使用在经济型商品房,在这块市场,有外墙涂料可以替代。相比之下,外墙涂料具有保温、节能等诸多优点。从国外的形势来看,外墙涂料替代外墙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现在的高楼越来越多,干挂式的外墙砖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相比干挂石材、玻璃它有着许多优点。但是,福建的陶瓷企业却疏于对这个市场的研究,还没有挖掘和开拓这块市场。

  另一方面,福建的陶瓷企业往往把眼光放到商品房市尝装饰市场,忽略了一些大型建筑如机尝酒店的公装市场。你做一千个家装客户,可能还抵不过一个公装客户。公装市场往往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但陶瓷企业对这块做得比较差。

  随着节能减排等国家政策的颁布实施,未来陶瓷产业面临

  着大洗牌,对很多企业来说,未来可能是关闭,可能是搬迁。所以我也建议,福建的企业要及早做准备,企业要走向联合,实现各自的优势互补,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的损失最小。此外,像对市场的研究、营销手段的创新等等,福建企业做得也还不够,应该对此不断加强和提升。

  向上向专两极发展

  张璐(知名陶瓷品牌管理专家、广州风和日丽企业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陶瓷企业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上游的生产成本在涨,但是下游的终端市场又难以提价。所以,外墙砖要突围就更加困难了。泉州陶瓷产业过去“无为而治”的发展,造就了今天市场无序、相互压价、竞争混乱的局面。其实,这就需要行业的大佬们联合起来,引导行业走向自律和规范。

  福建的外墙砖产业发展,从市场定位和挖掘的角度来说,我觉得跟广东的抛光砖很像。那就是,今后外墙砖的市场会走向两个极端,一个向上、一个向下,而中间则肯定是断层的。

  向上,就是说一些实力比较雄厚的企业,做强品质、做大品牌,用专业的营销模式来打造,有配套完善的渠道建设,专注于高端市场。而另一种向下的,则是要靠规模,靠数量生存,比如,一条窑线就只做一种砖。定位于低端市场,利润不高,但是量大仍然可以达到营利。

  其实,对陶瓷企业来说,最核心的仍然是产品的创新。比如说,现在的大楼越盖越高,几百米外都能远远看见,但是你看到的是什么?是色彩,而不可能是外墙砖纹路等等。所以,除了过去保护建筑的功能外,外墙砖还多了项功能就是美化城市,那么陶瓷企业是不是就应该从色彩的角度去多琢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