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佛山陶博会在2008行业情绪最低迷的时期开场,但媒体一贯挑剔的眼光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宽容。《南方都市报》以“金融风暴吹走海外客户佛山陶交会生意惨淡”为题,显然还是从大环境的角度看问题。而一些行业媒体实地监测得出的判断似乎更专业、更有说服力。据《陶瓷视界》记者的监测,会展头三天华夏陶瓷城主会场的人流为两万人次左右,中国陶瓷城的总人流为3万人次左右。笔者在现场也看到,华夏陶瓷城会展中心一楼展位约有四分之一没有售出,过去撑场的几家南庄大企业今年也不见踪影,这不免再次引发人们对展会前景的忧虑。面对如此离谱的招展成绩,相信前来助威的世界拳王霍利非尔德也会觉得尴尬。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华夏陶瓷城会展中心的最大软肋是战场面积有限,其次是中国陶瓷城的直接的竞争,导致资源和注意力分散(虽然最近两届双城在开幕式上携手,且宣传一致对外,但运作基本还是各自为政)。但从2007年第九届陶博会佛亚接手以来的总业绩看,即使撇开今年大环境的因素,佛山陶瓷会展业请“洋管家”来运作的体制改革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的。佛亚失败的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定位始终不清晰。在中国最大的陶瓷产区办展要办给谁看?佛山陶博会目前有限的展位要租给谁?佛山企业凭什么参加家门口的展览?佛山陶博会是否可以漠视本土企业的存在,把眼睛朝外?在定位方面,尤其要解决“谁来看”的问题。如果佛亚在专业采购商资源上不下工夫,光靠吃广交会剩下的“冷饭”,佛山的参展商肯定是不满意的。比较之下,佛山参展商当然会选择直接参加广交会———而且广交会一直在扩容,参展变得越来越容易。
二是会展中心第二期的建设不到位。二期工程建设一直可谓“光打雷,不下雨”。现有的展位都卖不完,第二期何来信心?反过来,看不到第二期,政府、企业对佛亚的信心又从何而来?信心一旦缺乏,恶性循环也就难免。
三是双城整合策略的失误。两城是各自为政好,还是整合对外好?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在早期(2002至2006)由佛山政府主导的时候,行业人士普遍都呼吁双城不要恶性竞争、浪费资源,要携起手来,形成合力,共创佛山陶瓷展会品牌。但是,佛亚作为一家专业的具有国际资本背景的展览公司在接手陶博会后,如果还是仅停留在整合双城资源的层面,显然低估了本土企业的期待。事实上,以中国陶瓷城目前的定位,它已经是中国陶瓷行业一个永不落幕的展览,对接广交会的春秋两届的陶瓷交易会对中国陶瓷城来说只是顺手牵羊的事情。佛亚要主办好佛山陶博会恰恰需要跳出中国陶瓷城既有的定式或者说广交会的模式,在“专业性”上下工夫,而且“专业性”还不仅仅是组织专业采购商的问题,还包括通过国际性高峰论坛、研讨会、产品趋势发布会、厂商联谊会等打造高端的专业化、国际化的会展形象。
四是对政府资源的整合不力。在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行业协会是整合行业资源、推动行业自律的重要力量,因而会展也基本上是在行业协会的操控之下。在国内目前的准市场机制下,政府依然是经济活动的主导力量。在这种情势下,外资背景的佛亚想以一个专业会展公司的力量,整合利益关系犬牙交错的佛山陶瓷行业决非易事。从逻辑上讲,佛山陶瓷行业的提升,会展业也是重要的一个抓手,打造一个顶级的国际水平的会展也会是政府政绩的诉求点。问题的关键是作为“老外”的佛亚要看懂这一点并找到寻求政府支持的有效路径。
经过去年和今年的强力整治,禅城区石湾和南庄的陶瓷企业已经关、停、转了一大批,而留下来的只有一个悬念:总部经济能否真的做起来?尤其是撕下这个美丽的标签,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信息中心、研发中心等能否继续发展起来?但从区域竞争的角度看,大量的企业关、停、转后,“空心化”使得传统南庄产区正在被逐步边缘化,相反随着中国陶瓷城二期、瓷海国际的建成,以及即将在塘头、沙岗地段开工的全国最大的家居博览城未来的崛起,一个档次和规模都可观的“石湾—季华路陶瓷商圈”正在快速形成。小环境变化了,主场地在南庄的佛山陶博会怎么办?变化是机遇还是新的挑战?这显然值得佛亚以及南庄往上各级政府部门认真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