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陶瓷业大而不强的思索

  从1983年广东佛山耐酸陶瓷厂从意大利引进我国第一条全自动陶瓷墙地砖生产线开始,我国建筑陶瓷迈出了快速发展的步伐。而卫生陶瓷业也在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长足发展,不到10年时间,我国就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国和消费国。
  但我国陶瓷业存在这样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已雄踞世界陶瓷大国宝座十余年,但却是陶瓷弱国。这其中,一方面我们的陶瓷企业为数众多,产量居世界第一,连年名列世界前茅,有关信息显示,自1993年起,我国建筑和卫生陶瓷产量双双名列世界第一,建筑陶瓷产量近世界总产量的50%,卫浴产品比例超过30%,日用陶瓷产品更是占据绝对比例。另一方面,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陶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缺乏强劲市场竞争力,特别是由于缺乏国际知名品牌,许多陶瓷产品不能跻身高档市场。且由于我国的陶瓷行业原材料消耗比较高,利用率低,使得成本偏高,环境污染也比较严重,达不到国家的要求。在出口方面存在的问题是增长快,但是价格低,出口产品的价格仅相当于进口产品的1/3左右。
  大而不强是我国陶瓷业的真实写照,无论是产业规模,企业和品牌数量,还是产品个头,都是别人难以染指的强项。但是,这些指标都不在陶瓷强国的评价范围之内。强大,应该是由强到大,或许这样的跨越十分容易,而我国的陶瓷业却反其道而行之,先成就了大的目标,再向强的目标迈进。这似乎违背了某种规律,因而需要多走好多弯路。近几年来,陶瓷业继续在做大的文章上“泼墨如水”,圈地建厂、产业转移、新兴基地等,相当火热;但在做强的征途上却“惜墨如金”,在年产值规模、产品出口价格、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只能望洋兴叹。我们不禁要问:作为全球陶瓷生产基地,作为众多国际知名陶瓷品牌狮匍豹匐全力进攻的重点市场,中国陶瓷业,你该如何应对?
  阿喀琉斯是古希腊神话中最勇敢、最英俊的武士,年幼时他的母亲忒提斯曾把他倒浸在冥河水中,使他周身刀枪不入。但他的脚后跟因没沾有冥河水而成为他的致命之处。大而不强是深埋陶瓷业心中的痛,那么,中国陶瓷业不能实现由大到强的“阿喀琉斯脚踵”在哪里?
  差强人意的质量
  应该说,近年来我国陶瓷业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产品换代的进步中,随着设备的更新、技术的完善,产品质量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目前,已有众多国外客商来国内市场寻求合作伙伴或是搞贴牌加工。他们首先看重的是产品质量,这从侧面也说明我国陶瓷产品的质量水平已经有了很显著的提高,或者说可与国外知名品牌相媲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张守智谈论起中国日用瓷器的现状时曾说过,“我们是一个陶瓷大国,但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高级百货公司和商场,都见不到中国品牌瓷器。在最近举行的法兰克福秋季消费品博览会上,中国馆的瓷器价格最低。相反,一些由中国制作的瓷器一旦挂上外国品牌,立刻身价暴涨几十倍。”目前,世界十大卫浴品牌几乎全部在我国设厂和贴牌,产品已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中东、非洲等百余个国家和地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是,与世界上陶瓷强国的陶瓷产品相比,我们的产品质量还有待提高提高再提高。
  对陶瓷企业来说,有些时候我们在某些方面,比如压机、比如原材料、比如生产工艺等是优于陶瓷强国的,但是总体质量水平有差距的原因,往往是在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严重的“差不多就行”的观念和凑合心理,以及不能持之以恒地实行品质管理和认证标准,以致使产品质量屡屡出现问题,今天解决了这个质量问题,明天那个质量问题又出现了,反反复复,反复抓抓反复;以致使产品质量不能“高高兴兴”地达到某个标准和等级,忽上忽下时好时坏,差不多就行,能凑合就凑合;以致使产品质量不能稳定住,始终处于漂浮不定的空间和状态,也就不能实现由合格到优秀、由优秀到卓越的有效升级。从而严重制约了陶瓷产品的质量提升。我国有句成语叫“千锤百炼”,一个产品本来应该打1000锤,结果你就打了999锤,就差一锤,看上去差不多,但在使用中的问题往往就出现在这最后一锤上。
  有专家学者把质量比喻成核糖核酸,而核糖核酸是构成生命最基本的物质,因此便有了“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提法和认识。足见质量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目前,我国许多陶瓷企业不断引入国外先进质量管理标准和理念,从6西格玛质量管理模式到卓越绩效质量管理理念,从追求产品质量“零缺陷”及质量前置管理的管理方法到实行大质量经营的管理手段,从制定高于国家标准乃至国际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到推行质量细节管理与控制,目的就是提高质量促进产品升级。因为无数事例已说明一个事实:产品质量如果一次做不到位,就可能面临没完没了、永无休止的补救,既增加成本,又浪费人力,最终的效果就像“烤红薯”:一次烤熟,二次烤糊,也就是“烤红薯理论”。因此,面对国际化浪潮的涌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国际化的现实,如果我们依旧停留在自己与自己竞争的水平上,依然不能持续实现国产陶瓷的国际化质量标准与品质要求,我们将无以应对国际知名企业和品牌的竞争,陶瓷业将依旧是数量简单累加的大,而与强无缘……
  差距明显的创新
  近年来,我国陶瓷业在技术与产品创新方面成绩斐然,许多新技术新产品获得省级或市级技术成果鉴定,也极大地促进了我国陶瓷业的向前发展,推进了技术升级产品换代。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理性地看待存在的差距,尤其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等方面。
  有资料显示,美国一项最新调查表明,90%的欧美跨国公司都已经把创新融入了他们的企业战略,80%都建立了全公司的研发中心,大多数企业至少都把利润的10%投入到研发当中。有55%的创新来自于大学、研究机构和与其他企业的合作交流。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研发投入很少,很多中小企业甚至没有研发。我国规定的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应为3%-5%。按照国际标准,该比值为1%的企业是难以生存的,该比值为2%的企业可以简单维护生存,只有该比值达到5%以上的企业才有竞争力,企业的发展后劲才会强劲。可见,对于那些国际大公司来说,创新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投入是相当可观的。但对于国内陶瓷企业而言,投入却是捉襟见肘,由此带动的创新也是苦涩的,更是一种难言的隐痛。
  投入少是隐痛之一。由于受经济效益的制约,众多陶瓷企业对研发投入力不从心,即使上规模、有档次的陶瓷企业,其研发经费也不会太多,达到百分之一二就已经相当不错了。由于研发投入少,使真正高档次、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和技术难以问世,企业间相互模仿、低价竞争,更难有可观的收成去投入研发去提升质量,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中而难以自拔。研发投入的“短腿”制约了我国陶瓷企业的“长跑”。
  仿制风是隐痛之二。作为陶瓷业一道独有风景的仿制风,在陶瓷业已是人所共知的秘密。个别企业投入相当的人财物力研发成功的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申请国家专利保护,或独树一帜与众不同的产品,时日不多就会有貌合神离的赝品出现在市场上,生产设备的均好性与相关生产技术的普及为陶瓷产品的仿制提供了便利条件,但这也成为陶业的痈疽。如果陶瓷业不能在创新方面求得解放、寻得突破,独有风景将成为末日独白。
  思想不重视、思路不清晰是隐痛病因。由于许多陶瓷企业没有清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因此对创新轻视加漠视,与其投入相当的人财物搞研发创新,不如仿制见效快、收益大,并不考虑企业的长远打算,因而为国内陶瓷业的创新乏力埋下了祸根。缺乏战略思想和发展思路,致使陶瓷企业陷入一种逐利的本能需求,且这种逐利本能的发挥是不正确的,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和危害也是深远的。如果我们不能在思想上提起对创新的认识,在思路上辨析创新的意义,那么创新将成为一块毫无价值和意义的招牌,更会成为陶瓷业健康、持续发展,由大渐强的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坚持推进自主创新,与时俱进,用新思想适应新要求,用新思路分析新情况,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才会促进整个陶瓷行业、企业的科学持续、又好又快发展。
  客观环境在不断发展变化,市场在不断更新变化,变化是自然规律,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创新是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必然要求。因此陶瓷企业既要加强管理创新,跟紧世界前进的步伐,扣紧时代律动的脉搏,以新思想、新思维、新理念不断探索、与时俱进;还要加速技术创新,掌控引领市场潮流的技术和产品,打造核心技术与竞争优势。管理与技术是企业腾飞的双翅,如果陶瓷不能对这两个基础环节实施有效的创新,那么就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企业拥有一流的设备,生产二流的产品,卖三流的价格。
  竞争优势亟待磨砺
  我国陶瓷业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是什么?面对这样的提问,或许业内人士会寻思良久却无从言起。因为30年的发展,成就了中国陶瓷业的繁荣与大,众多陶瓷产区的兴起轰托出繁荣,简单数字累加汇集出“大”,却不是强,而且真正的市场竞争优势尚未形成。目前,我国已诞生了世界最大的瓷砖生产企业,也有生产规模跻身国际卫生陶瓷产量十强的卫陶企业,但是,我们仅做大了,但尚未作强。衡量企业成长的标志,一个是“大”,一个是“强”。所谓“大”是指企业的规模大,一般用产品销售额、资产总额、企业员工数和产品市场占有率等指标表示;而“强”的内涵比企业“大”要复杂些,所谓“强”是指企业具有强大的竞争力,或者具有别人拿不走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抵御市场风险。我国的陶瓷企业,在“恋大”情结的怂恿下,不断膨胀自己,跻身国际规模前列,但经营绩效和市场竞争力却与国际知名公司相去甚远,在营业额、利润等指标方面更是差距明显。这说明,我们的陶瓷企业不仅离真正的“大”有相当的差距,离“强”更是相差甚远。
  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主要产品陶瓷墙地砖的花色、品种、规格达上千种,卫生陶瓷的造型、款式、功能有上百种,国际上目前拥有的主要产品,我国应有尽有,瓷质砖产品系列及大尺寸墙地砖具有特色甚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是,一旦追究起我国陶瓷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却囊中羞涩。目前,国际上的三大陶瓷强国意大利、西班牙、日本都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核心竞争优势。如意大利以“设计”、“科技”加上“品质”的竞争优势,建立了以玻化石、仿古地砖、时尚墙砖为主流的配套产品;西班牙在全世界首创高亮水晶修边砖,以利益基点为切入的核心战略;日本在“小而美”的马赛克市场上一枝独秀,走马赛克加上“生态科技产品”之路。而我国陶瓷业,或许可以在简单数字累加组建的“大”中找到并不十分豪壮的竞争优势。目前,我们仍在沿袭着劳动密集型加资源密集型的老路,仍在标榜产品的“巨大”,仍在炫耀OEM的产品,仍在热衷出口的价格竞争,仍在痴迷品牌的“多子多福”,仍在无休止地依靠老祖宗留下的资源维持生计,如果长期以往,陶瓷业的明天将会如何?恐怕每个人都不敢去想。
  再如我们难以启齿的产品设计。有专家指出,一些外国公司直接将他们的陶瓷设计所办到中国来,如北欧一些国家的知名大公司最近就在广州设立了陶瓷设计研究所。这些外国陶瓷设计研究所的设计人员大多是中国艺术院校培养的。外国公司除了要求这些中国设计人员在设计上出类拔萃外,还着力培养他们的市场感觉。比如要他们专门研究美国的瓷器市场、美国瓷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专门派他们去美国考察当地的陶瓷市场。这就使这些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非常有针对性。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游宇认为,中国日用瓷器虽然在材质和制作方面丝毫不逊色于外国产品,但是在设计上还是有差距的。现在,真正既懂陶瓷设计又有市场意识的设计师可以说奇缺。同样,我们建筑瓷砖与卫浴产品的设计,也存在这样的严重“软肋”。而且这种差距导致的竞争优势乏力是长期性的,严重点儿说也是致命的。
  市场竞争优势,不仅关系陶瓷业的发展,更关系陶瓷企业的命运。我国与其他陶瓷强国相比,在竞争优势方面还逊色许多,但是,我国一些知名陶瓷企业和品牌,洞察市场竞争的变幻,已开始锤炼自己独具特色的竞争优势。如广东东鹏陶瓷对自己的品牌精心打造,努力追求自己的中国风格,其大规格瓷质抛光砖生产技术领先世界;江苏昆山的冠军瓷砖追求绿色环保、与人贴近的自然生存理念;上海亚细亚追求人性化的设计风格,广东唯美陶瓷把形式美带入企业,将瓷砖与服装的美学特性结合起来,倡导瓷砖的人性美;广东蒙娜丽莎追求瓷砖的艺术美,唐山惠达卫浴把节水作为追求的目标,等等,为促进企业的发展,扩大品牌影响,增强竞争优势,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总体而言,我国陶瓷业包括陶瓷企业的竞争优势,并不十分明显和突出,仍亟待磨砺和增强。培育竞争优势,不仅需要陶瓷企业抛弃单纯意义上的“恋大”情结,更需要精耕细作,做强品牌
  品牌差距,急需强健的“软肋”
  实践证明,品牌提企业形象的集中表现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一个企业的成功就是一个品牌的成功,一个品牌的成功就是整个企业价值链的成功。伴随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壮大历程,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国内知名度较高的品牌。但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国外一些知名陶瓷品牌登陆国内市场,我们有了面对面与之比较的机会。通过品牌的横向对比,我们发现,品牌竞争力缺乏是最大差距。在品牌塑造方面,国外企业的最大特点是突出强势品牌,把品牌看作是企业的生命线,在品牌价值创造方面,差距也较大。
  最简单的例子,目前我国是世界建筑卫生陶瓷生产大国,世界十大卫浴品牌几乎全在中国设厂和贴牌,单论贴牌,说明国内生产的陶瓷产品在质量方面是得到国际市场认可的,但大量的出口产品都身标异国品牌,身价也因此陡然上升,不能不说明我国陶瓷业在品牌方面还是差距明显,要走的路还很长。
  然而,伴随着陶瓷品牌发展的,却是挥之不去的、热热闹闹的多品牌情结和洋品牌心理。多品牌现象在国内陶瓷企业中已成为一道极具特色的风景线,多子多福的多品牌情结,使陶瓷企业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增加收益,但不容忽视的多品牌双刃剑同样带给陶瓷业稀释有限资源、分散企业精气神等难以治愈、不显表象的硬内伤。而时下的陶瓷业却依旧在为多品牌获取的丰收而欢呼雀跃,依旧在为多品牌的发展而呕心沥血,是喜还是忧?!同样,洋品牌心理使得漫步陶瓷市场仿佛置身异国他乡。品牌理念的差距,是导致品牌差距的最主要原因,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在崇洋心理作祟下,洋品牌泛滥。品牌塑造理念的差距,忽视品牌的深远意义和影响,依旧痴迷于卖产品。品牌经营理念的差距,往往导致品牌短命,一些有生命潜能和价值的品牌过早夭亡。
  国内陶瓷业的发展离不开品牌的塑造,陶瓷强国的奠基离不开国际知名品牌的涌现,而品牌竞争时代的主角更需要品牌尤其是国际知名品牌来担纲。面对急需强健的软肋,面对国际众多知名陶瓷企业和品牌的登陆,我们已经别无选择。近几年来,我国陶瓷业在品牌征途上的努力还是卓有成效的。从中国驰名商标到中国名牌再到国家免检产品等一些国家级的奖项中已不乏陶瓷品牌的身影,已经涌现出了诸如惠达、鹰牌、东鹏、新中源、新中源、亚细亚、冠珠、马可波罗、蒙娜丽莎、箭牌、斯米克等国内陶瓷一线品牌。目前,众多陶瓷品牌正在努力向国际知名品牌的阵营中前进。而实现陶瓷强国的梦想,更是建立在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基础之上。
  遍地开花,大而不强的“自然灾害”?
  目前,我国建筑卫生陶瓷业有众多产区,已经基本形成“三山一海夹两江”(即:“三山”指广东佛山、山东博山、河北唐山;“一海”指上海,包括江浙地区;“两江”一指四川夹江,包括川渝地区,二指福建晋江,泛指福建省)的版图。此外辽宁法库、广东潮州、江西景德镇、高安,河北高邑、山西阳泉、广西北流等,尤其近来江西高安被中国建材联合会命名为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更为陶瓷新兴产区树立一个标杆和榜样。
  产区之多,形成产量之大;产量之大,形成陶瓷大国。是否可以说,恰是形成了这种“遍地开花”式的产区格局,才造就了一个陶瓷大国,但却背离了陶瓷强国的坦途?就如同在中国这个陶瓷“大企业”中,滋生了众多诸如佛山、唐山、上海及江浙、福建、四川等众多品牌一样?为生存、为发展,在同一个市场中相互拼杀,从而导致“中国陶瓷”大而不强?
  不容否认,各陶瓷产区陶瓷业的蓬勃发展,为繁荣我国陶瓷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恰是这种遍地开花的模式,造就了一个世界瞩目的陶瓷大国,而且这种模式仍在无休止地自我复制。某地发现利于陶瓷业发展的原材料,利用当地在土地、水、电、税等方面提供的优厚条件,便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重复建设,生产线在复制中增长,产量在复制中呈几何级数膨胀,陶瓷大国的地位固若金汤,更加无人能及。但资源优势在复制中缩水,能源优势在复制中减弱,环境在复制中不堪重负,竞争在复制中更加白热化。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都是价格战惹得祸?如果没有众多陶瓷企业选手的参赛,哪里会打得如此昏天黑地?如果不是众多陶瓷产区的兴起,哪里会有如此众多的陶瓷企业?如果不是“有水便养鱼”的思想主导,哪里会有众多陶瓷产区的兴起?如果……
  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生产经营格局,曾制约了企业走向强企的脚步,同样,大而全、小而全的产业格局,亦会阻碍我们迈向陶瓷强国的步履。具有某种陶瓷生产优势尤其是资源优势而招商引资,大家一哄而上,重复建设,目光就盯在有陶瓷原料就得建生产线上面,而不去考虑是否避开陶瓷产品竞争激烈的市场,而形成独具先天优势的、生产陶瓷产业链中的上游产品—— —陶瓷原料的产业格局,一味投身产品的竞争,也由此形成了陶瓷产区众多、陶瓷企业众多、市场竞争激烈的局面,缺乏一种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的优势资源配置的良好的产业格局。陶瓷业属于资源密集型产业,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是有相应的资源供给,一旦资源供给亮起红灯那陶瓷业将逐步走向没落。而陶瓷原料中的许多品种都是不可再生的,其终有枯竭的一天,如果产业格局不合理,造成资源配置浪费,亦将缩短陶瓷业的寿命。而众多陶瓷产区中的众多陶瓷企业却都在蚕食着有限的资源,众多国外企业也纷纷来国内贴牌,更有甚者,个别陶瓷原料企业在进行着宝贵原料的出口贸易,赚取今生消费的资金,却有可能断送明天的生计。资源危机的红灯已在个别产区亮起,由此推而广之至整个国内陶瓷产区,将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已开始令今人“杞人忧天”了。
  或者说,遍地开花的陶瓷业发展模式,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铸就了一个无可匹敌、不可逾越的陶瓷大国,但也是这种遍地开花的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陶瓷业的资源和优势,更可以说在浪费着有限的资源。目前,在个别省市不断有适于陶瓷业生产的原材料被发现,是招商引资,再建陶瓷生产基地,卷入滚滚红尘的陶瓷大战之中,还是独辟蹊径,发展陶瓷相关产业?这不仅是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行业协会需要关注的问题。站在全球化的角度和高度,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陶瓷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不仅关系着陶瓷业的现在,更影响着陶瓷业的未来。
  因此,遍地开花的陶瓷业发展模式,或许是造成我国陶瓷业大而不强的“自然灾害”,这其中人为因素又占据了相当的比重。企业走向“百年老店”需要科学发展观作指导,而行业的持续发展同样需要遵循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同样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近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已由中央到地方风声水起,作为陶瓷行业的发展方向,陶瓷企业的追求目标,做大做强是共同的梦想。伴随改革开放30年的奋斗历程,中国陶瓷业成就了做大的目标,下一步中国陶瓷业在由大图强的迈进中,如何实现由“量增”到“质变”的飞跃,首先在解放思想、科学发展,思路决定出路,思路比资源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