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创新 景德镇陶瓷振兴之路回眸(下篇)

  在1997年到2002年的5年间,景德镇市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不破不立,以退为进”的改革举措让陶瓷终于走出低谷,实现了恢复性增长。

  陶瓷解困只是阶段性发展的必经之路,全面振兴才是景德镇陶瓷的发展目标。

  2002年到2007年的5年间,景德镇陶瓷一鼓作气,乘势而上,又以实现翻番式增长的佳绩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5年翻番式发展实践磨出一“见”:景德镇陶瓷的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扩大开放主战略。通过调整结构、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民营经济、加大招商引资、大力建设陶瓷工业园区等措施,努力提升以高新技术陶瓷为核心的竞争力,使陶瓷行业呈现出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良好势头,在产业前沿领域占领制高点,尽快实现全市陶瓷产业规模在全国11个产瓷区跃居中上游水平,重振瓷都雄风。

  重振陶瓷雄风,做大做强自然是不二的选择。一张张振兴陶瓷的开放“王牌”迭出,一幕幕重振雄风的创新“大戏”拉开帷幕。

  实施扩大开放。回眸历史,景德镇陶瓷辉煌从来就离不开开放。“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汇各地良工之精华、集天下名窑之大成”的恢弘气度成就了昔日的景德镇。立足景德镇,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在陶瓷的新一轮发展中实现景德镇全新的陶瓷产业聚集,陶瓷振兴无疑要通过积极引进,让优势企业的集聚实现产业层次和产业规模的突破。

  世界最大的法蓝瓷生产企业台资海畅法蓝瓷公司来了。公司董事长许诺:近年内要把在大陆其他的生产企业陆续迁往景德镇

  美资企业、新都民营陶瓷科技园来了。“新都”落户在高新区工业园内,如今已成为全市梭式窑最集中的新基地。泰国独资企业、桂鹏陶瓷落户高新区珠山工业园。内资企业、湖南中华联公司也落户瓷都。

  市委市政府还紧紧抓住了广东佛山等国内发达产瓷区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让佛山陶瓷界响当当的企业接踵而至。

  ——“金意陶”来了。2007年6月15日上午,景德镇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在浮梁县三龙乡举行了盛大的奠基仪式。“金意陶”建设项目工程总投资10亿元,将建设12条现代化建陶生产线。首期工程总投资3亿元,完成三龙生产基地整体布局、2条国际一流建陶生产线及生活服务区建设。建成投产后,将年产精品饰釉仿古砖840万平方米。

  ——“乐华”来了。佛山市顺德区乐华陶瓷洁具有限公司也决定在浮梁投资建厂,乐华工业园与金意陶工业园毗邻。该项目总投资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亿元。整个项目年设计产能2600万平方米,其中高档仿古砖1300万平方米,瓷片700万平方米,外墙砖600万平方米,实现年产值15亿元,税金2000万元以上。

  ——“特地”来了。佛山欧瑞特集团也于2007年5月22日正式签约,落户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景德镇特地工业园项目总投资11.3亿元,占地1294亩,建设高档仿古砖、内墙砖、抛光砖生产线。项目选址在陶瓷工业园区桃园里、孙家山地域。一期工程投入2亿元,新建四条建筑陶瓷生产线,形成年产500万平方米内墙砖的生产能力。2008年底前完成2条仿古砖生产线建设,形成300万平方米仿古砖的生产能力。其余投资分别在5年内完成。项目建成投产后,年产高档墙地砖2600万平方米。

  精心打造园区。结合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市委市政府在大胆实施“退城进郊、退城进园”战略的同时,2002年着手建设1.5平方公里的高新区陶瓷园,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思路,打造一个崭新的陶瓷产业基地。两年之后,景德镇又开辟了新的陶瓷基地——总体规划达8.12平方公里的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吸引国内外陶瓷企业纷纷入驻。如今,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巳有台达、中美常青、台湾海畅、浙江三雄、潮州东富盈、澳资环球、清华大学新纪元等30多户高技术陶瓷企业相继加盟,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截至2007年12月,景德镇陶瓷工业园区共有新老企业60家,新入园企业43家,其中外资企业5家,高新技术陶瓷企业15家,高档日用瓷10家,建筑陶瓷企业2家,相关配套企业8家,其他企业8家。所有项目达产达标后,园区年工业总产值可达40多亿元。

  陶瓷工业园根据国家科技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陶瓷科技城,打造陶瓷产业、教育、科研、交流四大基地的思路。引进了许多日用陶瓷、建筑陶瓷、特种陶瓷等各类生产企业。在已投产企业中,高科技陶瓷和高档日用瓷、艺术瓷的销售收入占园区工业销售收入的比重已达到80%以上。

  依托体制和科技创新。2003年4月15日上午,在北京香山。时任景德镇市长的许爱民在国家科技部举行的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工作会议上,率先提出了“建设景德镇陶瓷科技城,提升区域创新竞争力”的构想。早在2002年,景德镇就开始了国家陶瓷工程中心的申报和筹建。从省委书记、省长到市委书记、市长,都对这项工作给予了极大的重视和关注。2003年12月5日,国家科技部正式下文,同意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为依托单位组建“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投资高达6900万元。该中心的申建填补了江西省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空白。好消息接踵而至,20多天后,国家科技部正式回函江西省人民政府:同意关于江西省和国家科技部共建景德镇国家陶瓷科技城的设想。

  在省市的极力争取下,江西省第一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景德镇落地,并依托景德镇陶瓷学院开展陶瓷前沿科学的研究。如今,工程中心研究的部分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科技攻关引导项目”,得到国家创新基金的支持,多个成果已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大提升了景德镇陶瓷产业在国际上的核心竞争力。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中心4年来累计投入固定资产1.2亿元,建立和完善了国家陶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等4个国家级中心,建设了以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业陶瓷陶瓷艺术设计等6个研究室和4个中试基地,先后承担了196个对行业技术进步有较大影响的国家、部、省科技项目,为全国陶瓷业直接和间接创造经济效益达10亿多元。

  整合资源,盘活存量就是打响体制创新的第一炮。1996年底,由中国景德镇瓷厂等5家陶瓷技改生产线组建而成的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为景德镇陶瓷的龙头企业。这是景德镇将列入国家陶瓷“八五”技改的5条技术改造生产线,全部作为原来老企业的股份,发起组建了总资产达到5亿元、人均装备投入达到40万元的一户现代企业。

  自2000年以来,景德镇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红叶”高档日用细瓷先后进入钓鱼台国宾馆。重登中南海这方大雅之堂,荣为人民大会堂专用瓷,2002年亮相上海APEC会议。高档釉中彩瓷、抗菌日用瓷在国内同行独领风骚。“古典园林”、“吉祥如意”、“富贵牡丹”、“双丽花”等瓷申骄子声名远扬,畅销陶瓷市场。在成功生产出2004雅典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专用瓷之后,公司又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生产企业的成员。  

  大力招商引资。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从盘活国有陶瓷存量资源到吸引境内外陶瓷客商来投资兴业,从建设陶瓷专业市场到吸引陶瓷燃料供应企业,陶瓷人的心愿都通过招商引资这个平台如愿以偿。2007年,仅陶瓷工业园区招商引资签约协议资金18.3亿元,实际利用内资外资分别为3.5亿元、500万美元,内资已经超额完成预定目标。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

  发展民营经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民营陶瓷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和举措,使得鹏飞建陶、佳洋陶瓷、望龙陶瓷、南光陶瓷等一批民营陶瓷企业脱颖而出,成为非公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2002年以来,全市民营陶瓷以年均17%的速度递增,同时还逐步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的陶瓷生产集聚区域,形成了几个陶瓷生产集聚区域:樊家井以生产中低档仿古瓷为主;笤箕坞以生产中、高档仿古瓷为主;李家坳以高档仿古瓷为主;里村以大件仿古、陈设瓷为主;凤凰山以白胎、陈设瓷为主;石岭、洪源、官庄以日用瓷为主;湖田、三宝篷以高档大件花瓶、艺术瓷为主,呈现出一派百花争艳春满园的新气象。在国有陶瓷企业艰难发展之时,景德镇民营陶瓷已由“拾遗补缺”发展为“主体支撑,成为瓷都振兴陶瓷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在2004年全市20.5亿元陶瓷产值中,民营陶瓷产值达13.4亿元,所占比重由1990年的23%上升为64%.全市现有大大小小民营陶瓷企业2400余家,从业人员4.5万人。如今,民营陶瓷企业的产值已占据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半壁江山。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们有理由相信,饱经风雨坎坷,历经凤凰涅槃般考验的景德镇陶瓷定会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新一轮陶瓷发展中浴火重生,重振瓷都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