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艺术大师和台湾陶瓷艺术的一次对话

访谈背景: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宣传江西广交朋友、增进共识,促进两岸和平发展。由省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景德镇市人民政府、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联合主办,景德镇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中国电信景德镇市分公司、景德镇画院、景德镇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等承办的大型笔会“海峡两岸陶瓷艺术家交流笔会”,于去年7月7日上午,在景德镇开门子大酒店举行开幕式。

  在笔会活动现场,台湾艺术家黄光男、罗振贤,张伸熙、朱振南、蔡友与最德镇陶瓷艺术家王锡良大师、周围桢教授、王隆夫大师等景德镇陶瓷名家进行了面对面的艺术交流。

  台湾艺术家黄光男告诉记者,以前研究古陶瓷的时候,经常提到“御窑”,而提到“御窑”,自然就会想起景德镇。两岸文化同根同源,不管是台湾的收藏者。还是艺术家,对景德镇都很向往。

  2008年年底,在江西省台办.景德镇电信分公司的组织下,我市的几位陶瓷艺术大师、陶瓷艺术家、企业家前往台湾回访。他们回访归来后,记者埘他们进行了一饮集中采访。

  记者请问各位大师、艺术家景德镇电信这次组织你们去台湾回访,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景德镇和台湾的陶瓷艺术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隆夫:我是第二次被邀请去台湾考察台湾陶瓷艺术的。这次去台湾与第一次去台湾的感受截然不同。

  1997年,我与李进、刘远长、王恩怀、章文超、曹木林、王安维、王淑凝等去台湾展出陶瓷作品。那一年。我记得台湾莺歌镇(号称台湾的景德镇)几乎街面上的家家户户都在做仿古瓷器,整条街道上都摆满了瓷器,好不热闹,感觉好像回到了解放前景德镇的老瓷器街。

  我仔细看了看这些瓷器,感觉台湾确实和大陆是同根同源。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在这里得到了传承和发展。这些仿古瓷器无论是在构图、线条、设色上,还是在器型、颜料、釉色上,不管是在装饰技法上还是在装饰风格上,都仿制得非常逼真,做工非常地道。

  后来我一想,当时中国古代留下的许多景德镇官窑瓷器,辗转到了台湾,台北故宫藏有的中国古代陶瓷为莺歌镇制瓷工匠提供了很多真实的器物,所以。他们才能仿制得很像、很真。

  回想起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由于在很长的时间内无法看到古代陶瓷实物,所以在仿制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这次去台湾考察,再去莺歌镇时,我发现这里已经变成了一条商品街。昔日风光已经是过去的记忆了。

  我在莺歌镇,看到了许多科技创新成分比较高的陶瓷作品。比如,他们的陶瓷绘画用的多是水料,而且在颜料、釉料的配方上确实下了一番功夫,证明他们的陶瓷艺术科技含量和工艺技术水平和我们拉开了距离。仅从外观上看,就比景德镇陶瓷做得更规范、更精致。

  两次去台湾,感觉到台湾人对景德镇陶瓷是很喜欢和尊重的,这在他们对我们的接待规格和报道密度上就可以感觉到。

  记者景德镇陶瓷应该向台湾陶瓷学什么?怎么学?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育贤:我也是第二次去台湾。上一次是2005年由陶院组织的,由省文化厅带队以文化交流性质过去考察。那时候,我看的是:台湾瓷器景德镇瓷器确实有很多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那次交流,我带了一件雕塑去,我们的作品在台北最大的百货公司展出,我的作品属于非买品,放在最醒目的位置。我还看到了台北故宫收藏的一件很有名的国宝瓷雕《翡翠白菜》,随后,我看到了一些台湾陶瓷艺术家的仿品《翡翠白菜》,和我们景德镇做的陶瓷白菜相比,感觉到在工艺上还是比不上景德镇,但是在材料运用上比我们做得好。

  当时,我看到了刘远长的作品在台湾市场上有展卖,那是在台湾很受欢迎的景德镇陶瓷雕塑。

  这次去台北故宫,我又看到了许多中国陶瓷文物,和我去欧洲时看到中国陶瓷文物时的心情大不一样。因为,台湾和大陆在文化上是血脉相连的。看到这些文物,感觉和在自己家里没有什么区别,很亲切。

  在参观台湾瓷业发展时,我发现,现在台湾注重吸收西方和日本陶瓷艺术元素比较多甚至欧美、日本陶瓷艺术的影响更多一点。 

  从而,我想到了现在陶院的学生在造型、装饰风格上越来越西化,传统的东西丢得太多、太快。我不赞成这样做!偶尔做个一两件西化的作品还行,如果跟在别人后面,做多了,就变了味道了,容易把民族传统的东西丢弃掉,这就像用惯了电剪理发,再用手推剪理发就难了。而手推剪理发是要技艺的,都用电气化。那传统的手工艺可能就要失传了。  

  参观完台湾的瓷业后,我心里沉甸甸的,看了看台湾,再看景德镇。我发现,景德镇现在对原材料的浪费和手工艺的轻视是越来越严重了。台湾陶瓷界对于原材料非常重视,而我们景德镇现在甚至可以说是在卖泥巴。器型越做越大,胎子越来越重,我们不能这样做!不能把瓷器当成泥巴去卖,而是应该重视制作质量和艺术品位。

  景德镇瓷器所用的材料,在烧制上非常容易变形,而台湾所用的材料,想怎么样摆就怎么样,不会倒也不会变形。看来,我们真的要经常走出去看一看,时刻坐下来想一想:景德镇陶瓷艺术应该如何发展?我们的传统工艺如何在和国际接轨中既向外学习又对内保留,在保持传统中力求创新。

  记者那么,景德镇怎么样才能在保持传统中去力求创新呢?

  知名陶瓷艺术家乐穹:从发展景德镇陶瓷艺术这个角度看,我还是比较赞同保持原汁原味的传统陶瓷工艺特点的,要多挖掘一些濒临灭亡的传统工艺,加以传承,使之发扬光大。比如说,景德镇可以在周边乡镇专门开辟出几个山头来,专门种植适合柴窑烧成的松树,按照古代陶瓷工艺和装饰技法,烧制仿古柴窑器皿。从练泥、拉坯、利坯、上釉、装饰等各个工序。依据古代烧制瓷器的工序,去仿烧仿古瓷器。这样做,还可以作为旅游开发项目去运作。政府在这方面要加大投资和扶助的力度,我认为,这就是在打陶瓷文化牌!打好了,景德镇的传统工艺就能够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创造出文化效益、社会效益来。

  我这次去台湾莺歌镇,看到了许多新鲜的陶瓷制作方法。台湾陶艺工作者用水颜料画上瓷器,再用水颜色覆盖,然后进窑烧制,如同在宣纸上画国画一般得心应手。

  可见,他们在颜料方面下了一番功夫,有了很大的进步。还有台湾的仿卉、仿生陶瓷做得非常精美,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

  记者景德镇艺术陶瓷陶瓷生产、经营方式和台湾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景德镇乐辉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亚溯:我认为,台湾和内地之间的陶瓷工艺和运作方式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 首先,景德镇有许多绘瓷的能工巧匠,有32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49名省级大师,还有许多陶瓷美术教授、副教授。这么多的人才资源是台湾所不能比拟的。其次,景德镇千年瓷都这块招牌,至今仍有国际影响力,这一点不可否认。

  台湾陶瓷发展得非常快,用高科技来武装陶瓷产业,在工艺上,在釉料的科学配方上,在创新手段上,比我们更有优势。

  台湾的陶瓷艺术附加值比较高,一件酒具,高的可以买到几千美元甚至更多。他们的营销方式和我们的差不多,但是具有很强的外向性。

  由于台湾通航条件好,有些台湾陶瓷艺术家常常带上几件陶瓷作品,来回台湾和欧美。他们的作品在美国可以卖出较高的价钱,一年下来,只要卖几件作品就够一年的开销。所以,我认为景德镇艺术陶瓷要创造更高的附加值,就要减少资源浪费,要大发展,就离不开与大城市、港澳台地区,美英等国保持频繁而紧密的商贸联系。建议政府部门尽快打造畅通顺达的陶瓷商贸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