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青县县城向东10余公里,是五湖陶瓷生产基地及总部,这是2008年该县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当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由香港典典(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独资建设,总投资4.8亿元。公开资料显示,五湖陶瓷建立了目前华北最大的生产基地,营销中心设在淄博中国陶瓷科技城,公司全线引进了5条国内最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每条生产线斥资1亿。
11月3日上午,五湖陶瓷厂厂区,工人们仍在忙碌,与周边农村的寂静和萧条相比,这里热闹许多。“高青县陶瓷产业依靠丰富的天然气等资源优势,现在发展到初具规模,已成为高青县新兴的支柱产业。”高青县政府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高青县目前现有各类陶瓷企业17家,总投资30亿元,目前高青经济开发区内的“陶瓷工业园”正在建设中,一期规划2平方公里。
据高青县招商局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中韩合资投资1209万美元的淄博邦德陶瓷有限公司、中国制釉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的山东大鸿制釉有限公司、香港典典集团投资5.38亿元的五湖陶瓷科技项目已进园运营;福建厦门鹏飞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的财富陶瓷工业园项目正在建设;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投资的高档地面砖项目、马来西亚陶业有限公司投资的高档卫生洁具项目、香港百陶(控股)集团投资的华伦天奴高档陶瓷项目、广东新珠江集团投资的陶瓷机械制造项目顺利签约。而在当地政府官员看来,中国制釉集团投资3000万美元的山东大鸿制釉有限公司、香港典典集团投资5.38亿元的五湖陶瓷更是让高青县今后大力培植陶瓷产业具有了更为突出的优势条件。
上述当地政府人士介绍,陶瓷产业是高青县继纺织服装产业之后招商引资工作中强力推进、集中突破的第二大产业集群,借助县域独特的土地、天然气、水、电、劳动力等资源优势,成功引进了一批知名陶瓷企业和项目,已初步形成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工艺陶瓷\高档釉料等4大类几十个品种,成为高青县新兴产业。
借机“南陶北移”
“黄河三角洲大开发是大背景,高青县的招商引资也是相当火爆。”淄博邦德陶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德陶瓷)总经理吕学回忆当时的决定时介绍。邦德陶瓷随之成为高青县第一家陶瓷企业。
这仅是高青县发展陶瓷产业的开始。也就在此时,高清县迎来了发展陶瓷业的“南瓷北移”的大环境。广东、福建等南方陶瓷产区许多企业已经拥有自己的知名品牌,正加快资本优势扩张步伐,但南方主产区的陶瓷企业基于当地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发展空间也受到一定制约,需要走出去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而北方地区广阔的市场将促使南方陶瓷企业北移。截止至2007年,中国陶瓷产业北移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据高青县有关人士介绍,当时高青县的地价每亩不超过6000元,且多为平原,又是国家“西气东输”工程中“沧(州)-淄(博)高压天然气管线”的必经之地,天然气为0.35元/m3,在当地政策鼓励陶企投资情况下,许多陶瓷企业及相关产业前往高青。而已看好这一产业的高青县便顺势与陶瓷产业进行了大范围接触。“我们当时与临淄区已经谈妥所有条件,就在看到高青县的优惠政策时,还是选择了高青。”五湖陶瓷一负责人介绍,2007年10月,五湖陶瓷开始在高青建厂。这也印证了高青县发展陶瓷产业的决心。
“主要是当地受到追求经济效益的驱使。”高青县一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分析,高青是一个农业大县,经济实力排名处在淄博市最后,招商引资一度成为该县各部门及乡镇的重要任务,而作为利润大、见效快的陶瓷产业被当地政府看重也成为理所当然。
但无论如何,高青为了自己的陶瓷梦已经迈开了步伐。
蓝图规划 谨小慎微
即便如此,怀揣陶瓷梦想的高青县优势在哪里?
“对发展陶瓷产业,高青县拥有区位交通、土地供给、税收扶持、收费政策、园区配套等优势,其中主要的是陶瓷原料配套优势及能源配套优势。”高青县政府有关人士介绍。淄博市是一个传统陶瓷生产出口基地,产业基础好,为高青县发展陶瓷产业在人才、技术、物流、产业配套等方面有明显优势。而高青县拥有独特的天然气资源优势,探明储量15亿m3,同时国家“西气东输”工程过境,可以为外商提供低成本、高纯度、高燃值、高稳定性的天然气。而常用墙地砖原料在山东省范围内可解决70%。
上述人士说,水资源也是高青县发展陶瓷产业的一个优势,北依黄河、南靠小清河,年均水资源总量为4亿m3。作为农业大县的高青,拥有36万人口,其中31万人为农业人口,这意味着劳动力资源丰富。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当地政府部门官员对陶瓷产业发展曾多次召开“陶瓷产业发展座谈会”,并确立了“三看四不引”的工作思路,确保企业环保达标生产。在当地官员看来,高青县陶瓷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而且没有陶瓷产业遗留问题,具有后发优势。因此,为确保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取得双赢,高青县要求各有关部门在继续抓好陶瓷企业引进、扶持和培育工作,加快陶瓷工业园建设的同时,坚持做到“三看四不引”:看产业政策与环保,看技术含量与附加值,看财税贡献与配套成本;国家明令禁止的项目不引,污染严重、破坏资源的项目不引,淘汰设备、落后工艺不引,影响公共安全、损害群众利益的项目不引。
尴尬的“农业”标签和“工业”梦想
2007年11月,高青县委县政府在“高青发展陶瓷产业有关情况说明会”上,对当地陶瓷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及措施。高青县有关人士向记者介绍,当地政府将充分借鉴淄博市陶瓷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整合现有陶瓷企业,避免重复建设,严格控制低档陶瓷企业发展,借助优势,大力引进国内外知名的高档陶瓷生产企业,着力培植陶瓷产业发展;用传统陶瓷文化打造高青陶瓷品牌;在高青县经济开发区建设“陶瓷工业园”,发挥园区招商平台作用,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发展。
然而,外界的质疑声并没有因政府的热情而停止。农业县发展陶瓷产业?一片“净土”是否又将遭到工业破坏?这一举动也引起了淄博市主要领导的格外关注。一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透露,其实早在2006年7月,高青县曾对“高青县陶瓷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进行过讨论与研究,并形成了讨论稿。“这一讨论稿最后也没有发出去,更没有宣传出去。”上述官员介绍,政府虽然对发展陶瓷产业非常热情,但直到现在也是很少对外宣传。该人士还透露,前文所述的几家陶瓷签约项目最后也变成了空头支票。“现在市里主要领导对县里的这一政策也不满意,县里不得不更加低调。”上述人士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目前高青县陶瓷整体现状也让人怀疑它的陶瓷梦想之路。该人士分析介绍,高青县陶瓷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产品档次较低、附加值小,甚至多家小陶瓷企业经营状况一度不理想,还远远形不成产业;目前陶瓷业仍基本处于“高产量、高消耗、低效益”的状况,淄博市的环保风暴愈来愈严厉,这都成为高青发展陶瓷行业无法回避的严峻形势。11月4日,淄博市相关部门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对此更是明确表示:“不可能。”该负责人解释,淄博市本身是一个重工业城市,深受污染之痛,而高青县农业资源优势独特,淄博市绝对不可能让其重蹈覆辙,失去唯一一块“净土”。
对拥有优质环境优势的农业大县高青而言,发展陶瓷业的梦想“做”得并不舒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