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川区陶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思路

  近年来,平川区大力实施陶瓷产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着力撬动区内民间资本参与陶瓷产业开发,盘活现有资源;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区内陶瓷产业的扩充和技术进步。新乐雅陶瓷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三条地砖生产线,年产值8000万元。盈耀、盈胜陶瓷厂通过产权改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陇烨陶瓷由企业改制再到民资收购,产品达60多个品种,年产值5000多万元。温州客商投资5000多万元兴建白银华顺陶瓷有限公司,创造了当年投资开工、当年建成投产的“平川速度”。2009年,投资5000多万元的华顺陶瓷三期建成投产,日生产高档地砖10000余平方米,填补了西北地区生产高档地砖的空白。

  众多民营陶瓷企业快速发展,平川形成了4大门类、100多个品种的陶瓷大产业,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带动关联产业蓬勃发展,从事陶瓷运输、销售等个体工商户达3000户,从业人员5000余人。

  白银市进入全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市委市政府将陶瓷产业作为全市培育的“八大支柱产业”之一,为平川发展带来了机遇。平川区乘势而上,提出了做大做强陶瓷产业,打造“西部陶都”的发展战略。近期将通过举办陶瓷节会,邀请专家定位平川陶瓷产业发展方向,搭建平川陶瓷研发、人才、技术支撑平台,拓展招商引资渠道,对外宣传推介平川,提升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商机。

  今后一个时期,重点从以下五个方面推动陶瓷产业发展:

  (一)着力推动陶瓷产业集群化、园区化发展。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平川陶瓷建材工业园,强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理顺陶瓷园管理体制,建立部门协作联动机制,形成建设合力。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引进20-30条生产线,墙地砖年生产能力达到1亿平方米以上,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加快白银市八大支柱产业第一家专业配套市场国泰陶瓷建材城建设步伐,加大对新乐雅、华顺、陇烨等骨干陶瓷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联合、重组、兼并等途径,提高资源的有效配置,发展集团化、规模化经营,形成几个核心竞争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不断推动陶瓷产业向集群化园区化发展。

  (二)加快技术改造步伐,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加大技术革新力度,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推进陇烨、新乐雅、华顺等企业的技术改造提升,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在保证中低档产品的同时,大力开发中高档产品,开发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功能性产品的研究,促进资源、原材料的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带动产业升级,实现产品系列化、品种多样化、市场多元化、效益最大化。

  (三)强化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开展技术工艺创新,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强化新乐雅、华顺、陇烨等骨干企业的研发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平川陶瓷研究院这一平台,加强研发、合作和交流,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鼓励企业在引进技术项目时,捆绑式引进人才。依托甘肃省煤炭职工学校,开设陶瓷专业培训班,为企业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

  (四)强化品牌意识,大力培育产品销售市场。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更新设计观念,在配套、器型、花面设计、包装等方面不断创新,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创立有平川陶瓷文化特色的陶瓷品牌。重视营销能力的培养,建立集销售、宣传、信息、服务于一体的营销网络,大力培育市场,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

  (五)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招商引资。立足资源优势,抓住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机遇,进一步高起点规划建设平川经济开发区,尽快配套完善物流、信息和生活服务设施,降低产业发展成本,积极做好承接产业转移的各项准备工作。以提升城市承载产业服务功能和集聚人气、商气为重点,打造生态宜居环境,为客商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加强与淄博、佛山、景德镇、夹江、宜兴等陶瓷发达地区企业的交流合作,强力推进会展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和自主招商。严格落实各项产业优惠政策,强化项目跟踪服务,优化政务环境,争取更多的企业入驻平川,推动陶瓷产业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