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工艺美术界评审“大师”面面观

  日前,陆续传来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99人被省政府授予荣誉证书、第五届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比尚在公示中、有59名第五届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已授牌的消息,艺术陶瓷类“大师”自然在三省均占相当比例。

  据说这次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比,将各种职称、奖励、奖状和税收都作为记分、加分的主体;“特别是税收方面,没有税票就不行、不管是机关还是部门开具的任何证明都无效。这样政府积极引导,必将很好地刺激艺术家们积极缴纳税款。”广东省第三届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一波三折,则是“当今工艺美术大师鱼龙混杂”,各类“大师”满天飞,近年来其公信力不断受到质疑。

  众所周知,目前真正拥有国家授权、经过官方认可的“大师”仅工艺美术这一项而已。但有些‘大师’是舆论冠之,有的却由民间行业机构评定,区别这些的唯一标准是政府权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是国务院授予;过去由轻工部来主管、前几年因机构调整撤销了轻工部,现在归国家发改委组织评审,荣誉证书上并有国徽。各省的“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则由省政府或各省的主管部门来评。而广东省99人为了这一称号已足足等待8年之久,原本每4年评审一次的历经数次难产终出炉。之所以会有“大师”满天飞,一个重要原因是称谓与工艺美术品的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称谓越高,获得的利益就越大。在利益推动下,市场对“大师”、甚至职称的称谓就越来越追捧,为了追求高价值、用一些模糊概念混淆视听者也有了。

  为此,紫砂闻名的江苏宜兴市人事局曾按国务院办公厅2007年下发的有关《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通知》要求,针对某行业协会的名义在该市设班组织陶艺类职称培训和“发证”活动强调:陶艺类职称评定只能由国家人事职称部门组织申报、培训、评审、考核和发证;并根据群众举报,市有关部门会同丁蜀镇政府在摸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工商、物价、教育、人事等部门联合对其非法主办职称培训班的行为进行了制止。为有效规范陶艺职称评定秩序,宜兴市人事局目前通过“中国宜兴网”、“宜兴人才网”公示了每位已获陶艺职称者的姓名、职称评定时间、等级等详情,供全社会查询。

  广东鉴于工艺美术行业“大师”混杂,2004年底,省长黄华华签署第94号政府令,《广东省传统工艺美术保护规定》开始施行。按照规定:必须长年从事工艺美术设计、制作并且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人,才可能申请成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要求更为严格了,所以第三届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经历了难产。据了解,此次评出的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每人将得到政府一次性津贴1万元,还有可能获得必要的支持,建立相应的个人艺术工作室。

  另外,艺术家、工艺美术工作者逃税现象的也时有耳闻,他们在商业活动中积累了财富,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但作为纳税人,应该也有必要积极先行才对。而“德艺双馨”既是对全体工艺美术工作者的高要求,又是艺术家们实现自我的重要条件。新时代的艺术家应该是德艺并重、德艺双修,在创作出无愧于时代艺术精品的同时,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和参与公益事业,可我们现在看到艺术家们积极公益的形象实是不多,艺术家能够耸立在艺术之林不仅仅依靠工艺、更重要的是公益这个标杆!所以,笔者赞同评审“大师”资格除了优秀作品外,应将个人积极纳税、公益回报列为一个硬性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