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来,中国建陶产业面临着世界金融危机和低碳经济所带来的双重压力,对于前者,经过业界同仁的共同努力,克服了重重困难,整个产业在虚惊一场之后仍旧一路狂奔,和中国经济一道,呈现出逆势飘红的可喜局面。而后者所带来的压力却是愈来愈大,特别是整个产业目前仍停留于重增长、轻治理的发展阶段,导致社会公众一提起陶瓷企业,就不由自主想到白烟蔽日、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生产场景。在低碳概念大行其道的今天,超短的产业链,致使建陶企业始终需要直面原料、能源、环保等问题,并因此背负了沉重的“原罪”。
在与同行交流时,不少人尤其是“老板级”人士,虽然对今后的发展仍然信心满怀,但隐约之间却对陶瓷产业的未来感到忧虑和迷茫:我们的原料还能用多久?越来越稀缺的能源能支持行业的长久发展吗?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我们的产业每次都能过关吗?这些都是记者们每次必问的问题。联想到意大利、西班牙等建陶强国,当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建陶制造业就会每况愈下,或不同程度的萎缩或外迁转移到东欧等相对落后国家。以此类比,我国陶瓷产业将来也会遭遇压缩、迁移甚至消亡的境地吗?这确实让人感到担忧!而笔者更担忧的是,企业家对产业前景的悲观预期,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甚至会让有些人产生“赚快钱、短钱”的想法,从而影响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觉得非常有必要就此谈谈自己的看法。
企业的发展是为了不断满足市场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消耗一定的资源和能源是不可避免的。其实陶瓷的制造和钢铁制造是同一个概念,对材料和能源的消耗由它的生产工艺决定的,就如同人饿了就要吃饭一样,合理的消耗是必须的,也是正常的。而且我们生产所用的大部分材料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其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小;另外,就目前来看,陶瓷行业对资源的消耗并未影响到其高速发展的势头,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建陶产品的普遍需要,并折射出建陶产品对社会的价值和意义。鉴于以上几点,行业人士对于所从事的行业应当有充分的信心和定力,而不应该有“原罪”感。
笔者与陶瓷结缘已三十多个春秋,对行业的变迁感触颇深,也一直坚持认为,陶瓷产业是传统产业而非落后淘汰产业。千百年来,陶瓷一直在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不仅日用瓷、建筑陶瓷是人类日常生活所需,陈设瓷、艺术瓷更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奇葩珍粹。当众多材质湮没在浩瀚历史长河中渺无影踪,陶瓷依旧在岁月流转中华彩依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于陶瓷的需求还在不断地巩固提升,陶瓷依然是人类生活、文明发展的基本必需品,陶瓷产业仍将长盛不衰。
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以陶瓷中耗能较大的瓷砖与天然石材、木地板、塑胶地板等系列替代品进行对比,预测一下陶瓷的发展前景。天然石材本身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瓷砖本来就是石材的理想替代品;木地板消耗森林资源,树木虽可再生但有一定的生长周期,而瓷砖采用自然界储量丰富的现成泥土、沙石烧制,采料简单直接。塑胶地板属于有机化工产品,与以无机材料为原料的陶瓷相比,有机化工污染的后果将更为不堪。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干脆不使用瓷砖,也不使用石材或木地板,甚至不用塑胶地板,回到水泥铺地、三合土筑地的过去呢?正如人类不可能再回到石器时代一样,这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各种材质相比之下,陶瓷产品仍然具有原料丰富、取材简单、材质性能好、使用范围广等难以比拟的优势。纵然科技发展至今,几千年前发明的陶瓷,其地位依然无可撼动,并且还在不断巩固和提升。
那么中国经济强大之后,陶瓷产业会否效法欧洲陶瓷强国将生产转移到周边相对落后的国家吗?笔者认为也不大可能。首先,中国是地域大国,幅员辽阔,原矿资源丰富,产业转移在国内基本可以实现,无需兴师动众跨国生产徒增成本;其次中国是人口大国,陶瓷需求量非常巨大,世界上哪一个国家有如此雄厚的原矿资源?又能承受如此巨大的产能?再者陶瓷运输量大直接导致成本水涨船高,从市场角度来说也不太现实。
既然我们没有原罪,陶瓷产业也无可替代、难以外迁,更不会走向消亡,是否就意味着陶瓷产业前景一片光明、我们这些陶业人士就可以高枕无忧呢?
绝对不是!我们必须警醒的是,陶瓷的原料构成和生产工艺决定了它必然要大量消耗自然资源与能源,陶瓷产业也必然无法回避原料、能源、环保这三大问题,而此前三十年建筑陶瓷产业的粗放式发展,更让这三大问题成为陶瓷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死穴”,使陶瓷产业的未来蒙上了浓重的阴影。鉴于此,我们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更要强化危机意识,真正积极行动起来,即便已不能防范于未然,也务必做到亡羊补牢。
首先是在宏观上,陶瓷产业在宏观上要合理规范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合理规划产业布局,从发达地区向欠不发达地区梯度转移发展,形成营造腾挪的空间。其次是具体到各个陶瓷企业,要积极降低能耗、节约能源。陶瓷产业的之所以多年来形成高污染的社会形象,并不是技术上不能治理,而是需要企业认真踏实地对环境污染予以整治。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不仅是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而且是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