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企业品牌建设浮躁症表现日益显著

    说起陶瓷业中的品牌,让人不胜枚举。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市场上运作的陶瓷品牌超过6000个,可谓泱泱大国。单就品牌个数而言,透视出两个显性现象:一是陶瓷业竞争可谓相当激烈,二是陶瓷业还没有达到成熟程度,市场尚需整合,行业亟待规范。

    品牌的作用日益突现,品牌将成为市场竞争的重要焦点和胜负筹码,已成为众多陶瓷企业的共识,因而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纷纷启动品牌建设、提升战略,以求短平快地打造出享誉市场的知名品牌。但品牌建设非一日之功,也非一蹴而就,许多陶瓷企业愈发表现出在品牌建设中的浮躁症。

    一些陶瓷企业随着规模的扩张,以及市场竞争的需要,推出了多品牌战略,几个品牌、甚至十几个品牌的现象屡见不鲜。“多子多福”的品牌理念,让陶瓷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了更多的市场和利益,但品牌间的市场定位有冲突,系出同门却为争夺市场而反目,多品牌稀释了企业的有限资源。虽能带给企业短期的利益收获,但从长远来说,并不利于陶瓷品牌的持续发展甚至打造国际知名品牌。多品牌战略,只是让陶瓷业在热闹的华丽背景下,获得昙花一现的荣誉,多路出击,跑马圈地,反映出陶瓷企业在品牌建设中的浮躁心理。

    近几年中,越来越多的陶瓷卫浴企业把品牌打造与建设提上议事日程,明星代言之风在陶瓷卫浴业愈刮愈烈,越来越多的陶瓷卫浴企业选择明星代言作为提升品牌的突破口。通过明星的人气和影响力,带动并提升陶瓷品牌的市场知名度和美誉度,也是双赢之举。但问题是,明星代言成风,折射出陶瓷品牌建设的浮躁,更反映出越来越多的陶瓷企业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和重要性,这对行业发展是一个可喜的进步。明星代言是一柄双刃剑,且只是一种表象,更多的还需要陶瓷企业在品牌建设的其他方面,如品质、创新、管理、营销等方面倾注更多的心血。

    各式各样的品牌评选,既为陶企品牌建设工作推波助澜,更映射出陶企的品牌浮躁症。各种品牌称号与荣誉满天飞,品牌价值更是水涨船高,与时俱进。陶瓷业中的中国驰名商标日益增多,中国名牌却遭遇尴尬,其他各类评选、评比从未间断。评选机构的不规范,“周瑜打黄盖”的游戏规则,更令陶瓷企业无奈和彷徨,以致让企业发出“品牌是什么?神马都是浮云”的慨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并不是哪家机构评选出来的,而是消费者的认可、认知,陶企或许有难言的苦衷,但品牌不是评选出来的,这是真理。

    陶瓷企业为推进品牌建设,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品牌营销上更是煞费苦心,积极创新。从大展厅营销到品牌形象店建设,从创新品牌形象店到体验馆、生活馆、时尚馆的升级版,从下沉营销渠道到拓展二三级市场,实施陶瓷下乡的深营销,从创新营销模式到实施体育营销、广告植入营销、节日促销的具体行动,不仅反映出行业竞争之激烈,让陶瓷企业不得不挖空心思,全力以赴扩大营销提升品牌,更说明品牌建设的不容易和浮躁心态。品牌究竟在哪儿?

    品牌是企业和产品的综合体现,品牌竞争是市场竞争的至高阶段。陶瓷企业应祛除浮躁,丢掉浮华,扎实推进品牌大厦一砖一瓦的建设和打造。品牌需要时间的积淀,持之以恒是不变的信念;品牌需要营销的增值,日积月累是不变的追求;品牌需要创新的推进,基业长青也是品牌的梦想;品牌需要管理的提升,管理出效益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更是品牌得以持续发展,走向知名、走向国际市场、走向百年的有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