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艺术家:1910年至2010年

编者按:此文是作者为2012年9月19日在美国纽约华美促进社中国美术馆举行开幕式的“新瓷器(新中国):来自景德镇的现代陶艺(New “China”: Contemporary Porcelain Art from Jingdezhen)展”所写的前言。作者是这次展览的策展人,其从全球视野角度阐述了景德镇自请末民初以来的陶瓷艺术百年发展历程。文中的论点及论述方式,不乏新颖独到之处,对于认识景德镇现当代陶瓷艺术发展规律及潮流方向,更是不无裨益。故而,本报特地对该文相关要点予以节选刊载,以餮读者。

一、中国百年的蜕化与追求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中国遭遇了一场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巨大转型, 而类似景德镇这样古老的手工业城市,也花了一百余年时间从一个古老传统的城市蜕化成为一个新的现代化城市。在这个历史阶段的不同时期,人们对于传统与现代化的关系是具有不同的认识的,这导致了景德镇这座千年古镇的不同发展模式,甚至影响了不同时期的景德镇艺术的创作风格。
由华美促进社中国美术馆举办的《新瓷器——景德镇当代陶艺展》,就是希望通过不同时期的陶艺家们在景德镇当地所做的作品来展示这百余年的文化变迁。展览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民国时期(早期现代化)的景德镇文人艺人的作品,第二个部分是计划经济时期(中期现代化)传播现代化教育的陶瓷学院教授的作品,第三部分是改革开放以后,即后期现代化时期,来自国内不同城市和地区艺术家景德镇创作的作品,第四部分是来自不同国家的华裔或外国籍艺术家景德镇创作的作品。

二、以“传统”挑战“现代”

二十世纪初至中叶,也就是民国时期,景德镇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从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挑战,即由手工艺生产转向机械化生产,其意味着景德镇千百年积累下来的手工艺技术与经验一夜之间面临淘汰的危险。为了应对现代化的挑战,景德镇民间社会一方面害怕新的现代化技术和知识系统会取代自己传统的技艺与知识系统,但另一方面又意识到墨守成规是没有出路的,必须进行技艺方面的革新。于是,一部分艺人产生了强烈的自我意识。他们开始试图在瓷器上表达绘画艺术,同时也试图追求和画家同等的地位。

中国历史上,文人有群体,画家有画派;但陶瓷工匠由于地位低微,尽管景德镇瓷器誉满全球,但他们的名字却鲜为人知,身份只是受雇的工匠和劳动者。此时,他们聚集在一起结社形成群体。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群体是“月圆会”,于1928年由王琦等人发起成立,取花好月圆人寿之意,每逢农历十五日集会一次,成员轮流作东道主集会时,每人带一件新作到主人家共同欣赏观摩,同时饮酒吟诗作画。 经常参加的有:王琦(1884—1937)、王大凡(1888—1961) 、汪野亭(1884—1942) 、邓碧珊(1874一l930) 、毕伯涛(1886年—1961年、何许人(1882—1940) 、程意亭(1895—1 948) 、刘雨岑(1904年一1969年)、徐仲南(1872—1953) ,田鹤仙(1894年-1952年)。这个群体就是“珠山八友”,叫八友实则(因中途有人离散更新——编者注)为十人。

“珠山八友”虽然是陶瓷工匠,但大都受过一定教育,如邓碧珊、毕伯涛是清末秀才, 田鹤仙是 江西省瓷业公司夜校教员,汪野亭、刘雨岑毕业于鄱阳江西省甲种工业窑业学校饰瓷科。他们是当时景德镇民间艺人们中的改革先锋,是景德镇最早把自己的名字写在陶瓷作品上,最早把陶瓷作为一种艺术来创作的群体。

民国时期,一方面是景德镇陶瓷业的不景气,另一方面却是景德镇陶瓷美术创作最辉煌的时期。这些文人工匠的出现虽然没能把景德镇陶瓷业从萧条中拯救出来,但却传承和发展了景德镇陶瓷的手工技艺,并为今天的景德镇复兴,以及为景德镇从一个日用瓷制作的转化为一个艺术瓷的创作中心打下了基础。这次展览会上,选择了“珠山八友”10位艺术家的每人一件瓷板绘画作为展品。这些瓷板画基本是采用景德镇当时流行的传统粉彩瓷技艺画成。珠山八友们试图运用这一技法在陶瓷绘画上上追求中国画的效果与意境,这是当时景德镇的一个主要审美导向。

这次展览还选择了当时被称为“青花王”的王步(1898年-1968年)的一对青花花鸟瓶和一件青花笔筒。王步和珠山八友是同时期的人。王步从小喜爱绘画,后得陶瓷名家吴霭生赏识而入瓷业美术社,朝夕临摹明清官窑名品。1926年吴霭生病逝,王步开始摆脱仿古瓷的制作,受同时期景德镇文人工匠的影响,采用水墨画的若干技法绘制青花,一洗晚清瓷画的繁琐陋习,在当时的艺术界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此次展出的王步的一对青花瓶,绘制的主题是芦苇和鸟,整个的色泽由深至浅,十分自然,让人感觉一笔而成,过渡十分自然,无复笔之嫌。所绘的飞鸟,细微之处胜过工笔,羽绒丰满,层次分明,达到这种效果需要非常高超的技艺。他的另一笔筒上面的画面被称为《文治武功图》,是王步晚年的作品,与其早年的工笔画法有很大的区别,追求 “泼墨青花”的效果,也就是中国绘画中的大写意。

从以上的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景德镇的部分文人艺人们,在追求艺术家的身份和地位,他们不仅在陶瓷上绘画,还包括文篆刻金石书法等一系列的文人画家的修养和技法。

三、现代教育的兴起从窑业学校到陶瓷学院

景德镇陶瓷艺人自古所受的教育都是师傅带徒弟,以经验传授为主。但自民国以后,政府采取了建立专科学校实行现代化的教育。在景德镇附近的鄱阳县建立了江西省甲种工业窑业学校。新中国于1958年在此基础上改为景德镇陶瓷学院,成为中国唯一的陶瓷高等学校。这所高校为中国培养了众多的具有现代视野的陶瓷设计师及陶瓷艺术家,为景德镇陶瓷艺术从传统向现代转型做出了贡献。

这次展览中选择了二位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教授的作品,一位是施于人教授,一位是周国祯教授,他们都是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创办者,既是中国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又是著名的陶瓷艺术教育家。他们长期从事陶瓷教育40余年,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人才。施于人教授这次参加展出的是系列的红绿彩挂盘,他很喜欢民间的陶瓷艺术,一生研究五彩与红绿彩。红绿彩产生于宋金时期( 1115年-1234年),明代在红绿彩的基础上产生了五彩。在这次展览中选择了施于人教授的两只绘有红绿彩“供石小鸟”的碗,作品将传统与现代装饰绘画相结合,别有一番情趣。施于人所创作的红绿彩和五彩,其作品和景德镇当地的陶瓷艺人完全不同风格。有着更强的装饰性及设计语言,同时也更具有现代感。

另一位周国祯教授(1931年-),195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雕塑系,毕业后到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工作,后来调入陶瓷学院美术系担任雕塑老师。景德镇有着深厚的陶瓷雕塑传统,但周国祯教授受现代美术教育的影响,将写生技巧融入到其雕塑创作中,并注重火与土的语言,为传统的景德镇陶瓷艺术带来了新的面貌。这次展出的两件动物雕塑“圣水牛”、“猴王”,都是徒手盘筑及泥片成型,能看出周国祯的动物雕塑有很强的写实功底。如果说施于人教授的贡献,主要是在陶瓷设计与装饰上,周国祯的贡献主要是在雕塑创作上。由于雕塑能直接与泥土与火打交道,因此,当中国的陶瓷艺术由传统向现代时,周国祯在帮助学生掌握泥性方面有其重要的贡献。

还有一位姚永康(1942.11—),是比施于人和周国祯晚一辈的陶瓷学院美术系的教授,于1966年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毕业,后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担任雕塑专业的教学工作。他自创现代泥片卷塑技法,使他的作品与景德镇的传统雕塑拉开距离,开了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教育先河。一方面他追求现代性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尊重景德镇的传统,在釉色的运用和造型上,有很浓重的景德镇民间色彩。同时又有很深的精英意识,追求恬静、自然、无为等道家意境。

陶瓷院校的教育打破陶瓷工匠师傅教徒弟的教育方式。现代教育改变了新一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的知识背景与知识结构,也造就了许多新的陶瓷设计师与陶瓷艺术家。可以说是中国现代陶瓷艺术发展的温床。与此同时,也改变了景德镇本地的陶瓷手艺人们的知识结构和创作方式。王锡良是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的侄子,从小跟随叔父学艺。新中国成立后,在景德镇建立了轻工业部陶瓷工业科学研究所,1954年王锡良入所从事陶瓷美术创作、研究。在这里王锡良受当代美术的影响,开始了他中年的变法,从绘画基础入手,练素描画速写,深入生活,师法自然,博采众长。因此,他的作品一方面继承了珠山八友的风格及表现手法,又加入了新的现代绘画写生因素。由于展览的空间太小,这次就仅选了王锡良的作品作为一个时代的代表。

四、后现代语境中对传统的重新认识

中国的现代陶艺发展也经历过从对传统的排斥到相融这样一个过程。从上世纪的80年代末开始,随着国门的打开及全球化的发展,加快了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速度。年轻一代的中国陶瓷艺术家经受了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形式的全面洗礼,出现了以“现代陶艺”冠名的年轻群体,其关键词就是反叛和个性。所谓的反叛就是将陶瓷艺术从传统的实用性中,从工艺美术的范畴中解放出来,并用“现代陶艺”这样的词,重新界定陶瓷艺术的概念,同时 建立一种表现性的,个人标识性的,以形式的创新为主要目标的新的陶瓷语言。

他们打破传统陶瓷艺术中的装饰风格和造型观念,把讨论的焦点放在观念的形成,对材料的关注,以及装置的抽象形式等方面。由于陶瓷材料的特殊性,还有表现手法的丰富性,使其与现代主义艺术形式有许多不谋而合的地方,为此,也成为现代艺术的新的实验场地。 现代陶艺扩充了传统陶艺的审美范畴,把粗砺、残缺、破碎带入到陶艺,把非烧制的其它材料引入到陶艺,把各种切、划痕、刻刮等肌理表现引入到陶艺。 同时,把丑、怪、不协调、等趣味引入到陶艺,把更具有个人特点的视觉符号引入陶艺。还将陶瓷艺术引入到城市的环境和建筑空间中,拓宽了陶瓷艺术的表现空间和范围。

2000年以后,在学习西方和反叛传统的过程中,陶艺家们又开始意识到了其实不用抛弃传统,可以用现代方式去重构传统,传统的符号在重构中展示出了新的魅力。于是,景德镇开始成为新艺术的试验地,不仅是景德镇陶瓷学院,还有全国各大美术院校的毕业生以及各地对陶瓷媒材感兴趣的,包括许多国外国的陶艺家们也都往景德镇集中。景德镇吸引大家的不仅是它的陶瓷历史和文化,它品种众多的釉料和瓷泥,更重要地是它有许多廉价的劳动力和技艺高超的陶瓷工匠。废弃了的景德镇十大国营瓷厂,开始吸纳了众多的艺术家和艺术机构、艺术工作室。以此,形成了类似北京798的现代陶艺中心。也就是说景德镇的传统不再是一种束缚,而成为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的资源。

景德镇传统的陶瓷器主要是日常用瓷,即使从民国开始,景德镇的艺人们就试图向艺术靠拢,在陶瓷装饰上做了许多的努力,但这种努力主要是表现在瓷器上绘画。而新的一代成长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现代陶艺家们,他们不仅在观念上,在对材质及火的认识上超越了前辈。就是在表现的空间和内容上,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以朱乐耕的作品为例,朱乐耕是1988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的首届硕士生,师从施于人教授,2003年被调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虽然在北京工作,但他在景德镇宋代著名的陶瓷遗址湖田村建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为韩国首尔麦粒音乐厅做作的系列陶艺装置壁画《时间与空间的畅想》、《生命之光》、《山岚·月色》;为上海浦东机场所做《惠风和畅》;为九江市民广场做的《莲》等。他的作品大都进入公共的环境建筑空间,体量非常大,除做装置壁画外,他也做雕塑,这次展出的是他的作品《禅意》的局部,表现的是一组手持莲花,沉思冥想的男士,头的顶部是敞开的, 整个的色泽都是白色的,只是在敞开的头的内部被涂成了金色。作者试图表达的是人思想的空灵与自由,而金色代表了这种空灵与自由的珍贵性。莲花是佛教的象征符号,手持莲花沉思冥想从某种程度来讲也是暗喻东方人的内敛和内视的思维方式。他还有一件作品是《漂浮的云》,与《禅意》有某种关联性,表达的都是一种是人的思绪,一种是物的浮动的思绪在这里形成呼应。另一件作品《涅槃》,表达的是沉思冥想的人的精神世界在宇宙和时空中的涌动、飞舞,最后终于超越宇宙,达到一种新的境界,涅槃即是超越和新生的意思。

此次展还选择了来自南京大学 陆斌的作品,他和80年代的大多数艺术青年一样,曾在现代主义的集体狂欢中反叛传统。但通过大量的探索,在吸取了西方现代陶艺的基础上,他又在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中找到了灵感。他近期的所有作品都有非常强烈的中国文化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感。这次展出选择了他一组被称为《化石》的作品,这是一组古代的和现代的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盘碎片,是他对历史场景的一种“模拟”,他试图让人们看到:所有过去的和现代的都会凝固成过去的和未来的历史,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对于历史的思考。

五、从“工匠来四方”到“艺术家来四方”

景德镇在历史上就是“工匠来四方,器成天下走”的城市,这次展览的景德镇当代陶艺展也正是体现了这样的一种景况,不同的是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来到景德镇的不再仅仅是四方的工匠,而是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们。

如郑祎是从香港来到景德镇艺术家,她曾在美国受教育。她把香港的乐天陶社带到了景德镇。乐天陶社1985年创办于香港,已成为香港最大的陶艺中心。2002年乐天陶社在上海泰康路艺术街创立了新的工作室和展示 厅;2005年在瓷都景德镇雕塑瓷厂成立了景德镇乐天陶社。

现被称为陶瓷“798”的前身是景德镇雕塑瓷厂,这家有52年历史、曾辉煌一时的国营老厂原有的厂房被民营企业和私人租用,成为名人工作室和各类小作坊的聚集地。现在是约有近80家名人工作室、艺术家工作室和机构设立的陶瓷创作基地,每年都要接待不少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在这里进行陶瓷艺术创作。

景德镇分工细致的陶瓷匠人对艺术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乐天陶社的驻厂陶艺家奥地利的玛蒂娜说:“在这里你可以找到任何你需要的手艺人,他们对自己的领域非常精通,从拉坯、修坯,到上釉、勾花,他们可以帮助艺术家将最初的设想转变为成形的作品。”她还说“ 景德镇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拥有我前所未见的陶瓷技术。我真庆幸自己可以来到这里。” 美国狄更生学院的芭芭拉在景德镇101个画师的帮助下完成了作品蓝色风景线,她说:“如果不是在景德镇,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乐天陶社社长郑祎说,“陶艺家是有想法没办法,而景德镇陶瓷工匠是有办法没想法。”

最有代表性的是这次展出的郑祎的作品——《蝴蝶衣》,这是是一件点缀有几千或几万只瓷塑小蝴蝶的大型汉服,小蝴蝶均由景德镇当地女工手工捏制而成,任何一只都独一无二。 每件用瓷蝶 5000只到25000只不等。这样的精湛手工技艺只有景德镇的工匠才能拥有,如果离开景德镇工匠的陶瓷技艺,这样的作品是不可能制作得出来的。

如旅澳陶艺家阿仙,他的作品特点的是以真人翻模的半身胸像作为主体造型,打破了中国传统雕塑陶瓷中人物造型的完整性,全身满绘传统的粉彩、青花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或山水绘画,使得人物的五官变得模糊难辨,用二维的平面图案破坏三维的空间,消除了传统装饰图案的原始意义,让人觉得既传统又现代,既熟悉又古怪,“十分唯美,也十分观念”。各种技巧和各种文化元素的混杂,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在这里,整个作品的理念和雕塑的造型是由他自己完成的,但装饰在雕塑上的各种青花的,粉彩的装饰画面及图案却是由景德镇的工匠们完成的,工匠传统精湛手艺给作品增添了许多历史性的想象空间。

这里年龄最大的是台湾旅法画家朱德群的陶瓷艺术,他是一位将中国水墨画的意境融入到西方抽象绘画中的油画家,所以有人称他为“把东方艺术的细腻与西方绘画的浓烈融汇得最成功的画家”。这次展出的他的四件陶瓷艺术——“金雪蓝霁”系列,是他晚年在法国赛芙尔国家陶瓷厂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该陶瓷厂于公元1760年路易十四朝(在位期1715-1774)建立,瓷器制造技术最早是来自中国的景德镇,尤其是青花技艺。朱德群在他近九十岁的高龄,走近陶瓷艺术的创作,是他晚年回归中国文化的体现。他用青花色料在陶瓷上绘画,意味着是将内心语言转述于一种不能犹豫和多次涂抹修改的苛求材料上。他的陶瓷作品以青花色料的表现为主,画法以变化多端、溶化、消逝的 斑块与锐速、衍生、整合的线条为中心,最后再点缀以金色,形成一种灿烂而明丽的色彩。通过朱德群的陶瓷艺术,我们看到了景德镇陶瓷艺术在世界各地的衍生,尤其是在欧洲。

这次展览还选择了美国陶艺家温·海格比的作品, 他是纽约阿尔佛雷德陶瓷学院的教授,是最早到景德镇做学术交流及陶艺创作的外国陶艺家之一。1992年,应邀到景德镇陶瓷学院举办学术讲座,受到陶院师生的欢迎。这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以后屡屡往返于美国和景德镇之间,他甚至认为自己前生就是景德镇人。之前,他一直用陶土做作品,到景德镇以后,他发现了高温瓷泥所独具的魅力,还特地多次到高岭土的原产地高岭村做考察。开始用高岭土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是在美国完成的,但他追求的却是景德镇宋代影青瓷的效果。如他这次参展的作品《EarthCloud的素描》和《十月天的雨》。

挪威陶艺家乌拉喜欢做巨大的瓷板壁画,来到景德镇后他如鱼得水,并说:“我非常尊重景德镇的历史,他拥有的技艺,是世界上任何其它地方都没有的,它做得出几米高的瓷瓶,几米长的瓷板。而我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景德镇当地的艺术家没有好好地利用这些好的技艺,很少有人有新的想法,而一直都是在重复昨天的历史。”

不过,这些重复也是需要的,因为如果没有这些工匠们的重复劳动及将传统的技艺推到极致,这些外来的艺术家们的许多新的创作就难以实现。

策展人曾采访过来自韩国弘益大学的教授李仁政,问他为什么要带学生来景德镇创作?他说,年轻时曾在日本留学,认为日本陶艺的技艺和釉料最丰富,后来到了景德镇才知道,景德镇的技艺和釉料才全世界最丰富的地方。他认为,如果问任何一个国家的陶艺家,他们最想去的地方是哪里?90%的人都会说是“景德镇”,景德镇已成为世界陶艺家的“圣地”。

六、年轻人们的梦想之地

随着社会的发展,景德镇当地工匠的成分正在迅速地发生变化,一部分仍然是来自于传统,另一部分则是来自于全国各个艺术院校的毕业生和艺术家(即如“北漂”一样现在流行于陶艺界的“景漂族”:他们来到景德镇寻找着自己新的梦想)。他们来到景德镇,在这里建立自己的工作室,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和要发展的方向:乐天陶社每个星期五晚上都有来自不同国家的著名陶艺家做讲座;在三宝陶艺村聚集着不同国家的陶艺家们在那里做陶艺景德镇市政府每年举办一次的陶瓷博览会和国际陶艺展等,让他们即使在景德镇也有了国际性的视野和国际的文化氛围。同时景德镇的历史和传统,景德镇的瓷土和技艺给了他们许多的营养,最重要的是他们的作品在中国新的经济和新的城市生活中具有广阔的市场,他们为艺术而做陶瓷,也为新的生活方式及新的城市建设而做陶瓷,因此,他们是景德镇最有希望的新生代。

就像北京“798”艺术区已成为众多当代中国思想新锐、个性鲜明的艺术家的聚集地,古老瓷都景德镇也为云集于此的海内外陶瓷艺术家提供了一个“孵化”灵感与梦想的空间”,而这种灵感与梦想的空间是由外来艺术家和当地的工匠们共同创造的。这种现象在历史上从未发生过,因为这是一种新的文化现象,这是全球化时代文化和艺术重构的一个部分。(撰稿/方李莉(中国艺术研究院人类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