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压力大 湖南陶瓷企业忙着进行突围

伴随着中国出口贸易回暖的声音,68家湖南日用陶瓷企业从113届广交会上带着成交18340万美元,比上届增长6.3%的“成绩单”回到了湖南。

虽然订单都增长了,但成本上升,人民币不断升值……“重重大山”仍然压在湖南陶瓷企业的肩膀上,“未来几年,出口市场越来越难做了。”在共同的判断下,湖南陶瓷企业想尽了突围的办法。

缩短报价时限,应对人民币升值

“我们公司在人民币升值这一块,控制得好一些,就是选美元的高点尽快兑换成人民币。”4月26日上午,广交会日用陶瓷展馆湖南港鹏实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港鹏实业”)的特装展位上,总经理肖杨对记者说。就在当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比前一天升值92个基点。而5月2日,人民币又涨了126个基点,逼近6.20关口。

“有些时候汇率只相差几分钱,但是一年下来,就是几十万亏损。”人民币升值为刚刚恢复一点元气的中小出口企业又是沉重的一击。而用“人民币结算”的方式并不能解决企业遇到的困境,一大阻碍就是不为境外采购商所接受。“境外客户都不习惯按人民币价格购买产品,也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了就降低价格。”醴陵陶润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营销总监邓惺说,“原来的报价有效期是3-6个月,而现在一般都是2个月。”记者又询问了几家陶瓷企业,都纷纷表示,现在的报价仅持续2个月时间。

自动化流水线,化解人力成本

“所有的工厂都要研究怎么降低人力成本。”华联瓷业和港鹏实业都将采购自动化流水线加入到了计划中。据了解,现在陶瓷工厂里,普通工人年薪上涨到了近3万,如果是釉下五彩的老师傅,年薪要到十几万到二十万元,加上泰国、越南等国陶瓷业的兴起,给湖南陶企带来不小的威胁。

不过,作为劳动力占据较大比重的传统工艺行业,许多精美的陶瓷并不是机器就能做出来的,“我会考虑未来采用自动化设备,但专业行业仍然比较困难,人工的比重很大。”邓惺说。

“现在的困难是国内设备做出来的瓷器合格率不高,而国外的价格又偏贵。”肖杨计划5年内购进一套瓷器自动化成型的流水线设备。肖杨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购买一套日本的先进设备需要200万元,但是购进之后可以节约一半的人力成本。按照减少300人,每人年薪6万计算(按照五年收入翻番来算),一年就能节约1800万元。

电商逐渐成为下一步扩张目标

虽然多家陶瓷企业表示,一年两次到广交会来展示产品依然是如同“例行公事”一般,但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对以广交会为代表的传统出口方式造成了一定冲击,他们也意识到,网上交易无疑是给产品的出口多了一种渠道。几乎大型的湖南陶瓷企业都在阿里巴巴上开设了店铺,向外推荐产品。

2011年年底,华联瓷业进驻阿里巴巴B2B平台,现在每年的交易额就已经达到了700万-800万美金,占据了华联全部出口总量的十分之一。在这些陶瓷企业看来,如果不把握电商的机遇,可能就会错失转型的机会。“我已经看好了几家国外的电子商务的平台,到时候直接到国外电商市场中分一杯羹。”肖杨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