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在中法文化年的交流展上,来自江西高安的两件元代青花瓷让法国人震惊了,法国总统、总理夫人、劳工部部长等当地名流也兴致勃勃地与这两件元代青花瓷合影。近日,记者走访了它的拥有单位高安博物馆,了解到它们背后的一些故事。
窖藏文物装满了六箩筐
元代青花瓷由于其年代久远,保存不易,加之生产初期产量的限制,存世总数极少,所以,元代青花瓷历来被公认为价值连城之国宝。而在江西高安博物馆藏有23件元青花,使它成为目前国内馆藏元青花最多的一个博物馆。众所周知元青花产于江西景德镇,可为何高安却发现这么多元青花呢?在高安博物馆内,馆长刘金成回忆说,1980年11月29日下午,江西高安原江西第二电机厂基建工地上,几位民工手中的锹镐挖出了一圆形地窖。出于对文物的保护,这些厚道的民工停止了挖掘,并慎重地向公安部门汇报。正是他们当初的这点
慎重,给中国,给高安留下了一批价值连城的珍宝,让240件精美的瓷器得以重见天日,尤其是23件元青花瓷器,其价值已超亿元。
刘金成说,当年,原高安博物馆馆长刘裕黑接到汇报后当即赶到现场,尽管搞革命文物出身的刘裕黑对历史文物了解还不多,但是,眼前的这些精美的瓷器还是让他眼睛一亮。当日,刘裕黑便组织博物馆考古组熊琳和刘玲琳连夜清理发掘这些文物,一件件地编号登记。共发掘出瓷器239件、铜器4件、铁器2件。第二天刘裕黑等3人便将所有的文物用箩筐装好,200多件文物整整装了六个箩筐,3人一人一担将这些文物运回了博物馆。在刘裕黑的一篇考古文章中,他清晰地记录了当时这些宝藏的位置和堆放现状。“窖穴在靠锦江南岸的斜坡上,后因建民房将斜坡填平,民房早已废除,但残存墙基从窖穴上部通过。窖穴顶端距地表1.6米,高度0.6米,窖穴呈圆形,较规整,直径1.3米,高度0.8米。窖穴内整齐堆叠放着一批瓷器和少量铜、铁器。按瓶、罐、盘、碗分类重叠放置,薄胎的小件器物则放在罐内。窖穴顶端覆盖着锡皮,已腐蚀成残片。”
初步鉴定让考古队员难以自控
在高安挖掘出这批文物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它们的年代给予鉴定。刘金成说,由于发掘这些文物属于抢救性的,所以,开始考古队注重的是文物器皿的完整性,可随着考古队对这些文物研究的逐渐深入,可能是元青花的结论让考古队员们难以自控。考古队员们知道元代青花瓷在全世界的出土量还不足200件,青花釉里红瓷更为稀少,总共不足20件。而在高安出土的这239件瓷
器中,就有元代青花瓷19件,青花釉里红4件,这能不让他们激动吗?
刘裕黑馆长回忆起当年鉴定这批国宝的经历时说,将这批文物运回博物馆后,他和其他两位考古队员一方面清理文物表面的泥土斑迹,一方面查找资料图片,进行目测对比鉴定。开始,真不知道它们就是价值连城的元代青花瓷,所以,也没有立即向上级文物考古部门汇报。12月1日,考古队员熊琳突然指着一本资料对他惊呼“不得了,出土的是元代青花釉里红。”他们才仔细与资料对比起来,结果越比较越像,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真难以形容,端着这些瓷器的手都开始颤抖了。
刘裕黑馆长说,随着对这批窖藏的逐渐认识,他们知道这将是全国考古的重大发现,消息一旦公之于众,必然震惊世界。12月4日,他来到原高安县县委书记家,向这位扛过枪、打过仗的南下老干部做了简短的汇报,并简要介绍了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发掘报告的公布令世界震惊
经过反复鉴定和与保定、南京、合肥等地出土的元代瓷器定级的比较,这些发掘出土的器具中,定位国家一级文物的共42件,23件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全在其列,其中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釉里红堆塑蟠龙高足转杯定为国宝性一级文物。其他器具均定为国家二级文物。
一次性地发掘出土20多件珍贵的元代青花瓷的消息不胫而走,1981年8月,时任景德镇陶瓷研究所所长的钟起煌和景德镇陶瓷历史研究所所长刘新园等人来到高安参观鉴赏,认为这将是中国陶瓷考古史上的一件大喜事,一经发表公布,必将震惊世界。于是,高安考古队立即向江西省文化厅做了汇报。省文化厅也将发掘情况汇报到国家文物局。10月16日,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著名陶瓷考古专家李辉炳在省文化厅等部门的陪同下,带领全国各地的文物考古专家一行60多人来到高安,对这批出土的器物进行考察鉴赏。
刘金成馆长告诉记者,当60余位专家们跨入高安博物馆仓库大门,看见那一大批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陈列在文物大橱内,他们都震惊地停止了脚步。考古学家李辉炳说:“我刚跨进门槛,心就砰砰跳动,我震惊了!在国外考察了30多个国家,国内也跑遍了,都没有看过这么多这么好的元青花、釉里红瓷器。就是世界闻名的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也没有这么丰富。我做梦也没想到高安能发掘出这么多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它是我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我敢肯定发掘报告一经发表,必将震惊世界。”
1982年,当《文物》杂志发表了“高安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窖藏”的发掘报告后,立即在国内外产生重大影响。紧接着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文汇报、光明日报等全国30余家媒体记者纷至而来,对高安元代青花、釉里红窖藏的发掘给予报道。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等国新闻单位也先后转载宣传这次重大的考古发掘。无数的考古专家纷纷慕名而来。期间,邀请展览的信函也不断飞来。去年,中法文化交流年中,高安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就代表中国的项目之一,在法国举行了《燃烧的辉煌》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动,参观人次超过2万人。一时间,高安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在全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考古界也引起重大轰动。
一件被窃的国宝回到博物馆
高安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的发掘以及它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这与发现它们的民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那个年代,如果这些民工不向有关部门汇报,而是挥舞着手中的锹镐继续野蛮施工的话,那么这批令世界震撼的国宝将永无天日。
刘金成馆长告诉记者,当时的高安博物馆资金很紧张,但还是将保护这批窖藏文物的8位名工请到了博物馆,召开了一个简朴的茶话会,并给这几位民工们留下了一张合影照片,给予了一定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嘉奖。可是,他们还不知道此前已经有一位民工将一件“卵白釉云雁纹印花大碗”偷偷藏进怀里,溜出了现场。
如果这一件瓷器放到现在,其市场价值不可低估。刘金成馆长说,在发现窖藏后20天,一位而立之年的男子怀揣着一个拎包,敲开了刘裕黑馆长办公室的大门。男子说,他家住高安农村珠湖村,前不久村里人做新房挖出了一件东西,所以送来博物馆鉴定一下,顺便卖给国家。刘裕黑馆长接过男子递来的瓷器一看,发现是一件内壁上模有“福禄”印的高档宫廷用瓷,与这次窖藏出土的瓷器相似,都属景德镇官窑烧制的高档宫廷用瓷。于是刘裕黑馆长直言相对,慌乱中男子才将自己趁机在发掘现场拿走这只大碗的经过说了出来。并表示愿意上交国家,只要不追究他的责任就可以。至此,窖藏文物一件不缺地收归国家,瓷器数量也增至240件整。
谁是当年埋下窖藏的人?
世界上馆藏元代青花最多的是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40件,其次是原伊朗阿特别尔寺32件,第三就是高安博物馆藏的23件了。高安博物馆刘金成告诉记者,目前,这批高安出土的窖藏元代青花、釉里红瓷器用价值连城来说一点也不为过。去年在“首届中国民间元青花藏品研讨会”上展出的一只元代的釉里红龙纹贴朔四魑虎大扁壶的香港起拍价,就高达5000万港币。以此类比,高安的馆藏元代青花其价值超亿元。
那么当年是谁在高安埋藏了这些价值连城的珍宝?为何一直没有取走而留藏至今?这些疑问曾经一直困扰着考古队员们,但是随着对窖藏文物研究的深入,以上谜团才逐渐在考古队员的思绪中清晰起来。刘金成馆长告诉记者,这些窖藏文物都是实用器物,且多为大件,不易携带。因此,在战乱中下窖埋藏是最好的保护手段。在元代晚期,高安发生过5起较大的农民军攻夺高安事件,且延续的时间长达11年之久。连年的战争,使得高安几乎化为灰烬。在农民起义军到来之际,当地的一些官僚、豪绅极可能将这些易碎且不易携带的瓷器埋藏保护。
从出土的这批窖藏器物来看,多为湖田、枢府、龙泉等著名的瓷窑品,根据元代民间严禁使用五爪龙纹器物的禁令,可以得出结论是拥有者必定是权力相当的上层人物。于是,元代中晚期在窖藏附近的高安城区上泉伍家人伍先辅与伍良臣父子开始露出水面。
刘金成馆长说,伍先辅官位元驸马都尉,为皇室近侍官,且从事商业运输,获利甚多。伍良臣于元晚期为官,父子二人在政治上有权势,能自由出入皇室,有条件接触和使用皇宫器物。伍先辅父子在元朝将灭亡前,将瓷器运回高安,储存下来,并在高安战事频繁之际埋下地窖,是完全有可能的。此外,伍良臣崇尚《周礼》、《礼记》等儒学,通晓中庸之道,这与窖藏出土的器具中,一些器底所书的“礼、乐、书、御、中和”等字的伦理思想是一致的。此外,伍氏父子的上泉伍家村,在清代以前非城区街坊,而是居民村落,这一带只有伍氏家族具有高贵的身份和富有的财产,因此,断定藏宝之人只有伍氏家族。
釉里红彩斑堆塑蜥蜴蚊高足杯
青花云龙纹带盖梅瓶
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
青花云龙纹兽耳衔环盖罐
青花云龙纹荷叶盖罐
青釉条纹荷叶盖罐
青白釉印花荔枝纹高足杯
卵白釉戗金行龙纹玉壶春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