饱满雄健的元青花 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为国人所识不过20年,却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三千宠爱在一身”,一件扁壶曾经拍出4700余万元人民币天价。1999年夏,专家马广彦教授为求一块碎片做研究,被索价万元,而在当时,古窑碎瓷数百元一片已属高价。马广彦至今念念不忘。

  它就是元青花,中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

  人们把青花瓷比作瓷器舞台的青衣,素雅高洁、蓝色纯净。这是一种用钴料在瓷胎上作画,盖上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蓝色的花纹与洁白的胎体交相映衬,宛若一幅传统的水墨画。

  “伊人”来自何方?唐、宋,还是元?我国瓷学一代宗师陈万里先生曾将其列为“中国瓷器史上十五大难题之一”。唯一可以定论的是,青花自元朝至正年间臻于成熟。

  元青花的出现成为我国制瓷工艺划时代的事件,不仅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也使景德镇一跃成为中世纪世界制瓷业的中心。

  中国陶瓷学会副会长、国家博物馆研究员李知宴老先生告诉记者:“元青花最突出的特点是气势宏大、饱满雄健,从器物造型到装饰都有一种阳刚之美,其独特的品类、造型、纹饰具有浓郁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元瓷工艺从原料、制作、绘画到烧成的完美程度。”

  “元青花大器有一种震撼力,景德镇陶瓷馆的专家第一次看到它时都被迫得往后退。”中国古陶瓷学会常务理事、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欧阳世彬回忆道。

  从缠枝牡丹、龙凤麒麟,到“萧何月下追韩信”、“昭君出塞”……元青花可谓无所不画。李知宴先生认为,与后代青花瓷器相比,元青花的绘画笔法最令人震撼。它挥洒自如,有时锋芒太露、不究细节,一笔点化往往越出边线。尤其是人物,运笔急速,但求神似。但其沉着痛快、爽利劲健却为后世青花远远不及。

  元青花另一奇为“纹饰繁密”,却繁而有序、层次清晰。“元代的画工在这类青花瓷上真是费尽心思。假如把一件元青花大盘上遍布的装饰花纹拿下来,重新组装后再贴上去,肯定做不到那么恰到好处”,李知宴先生说。

  元青花的器型有多美?李知宴先生举玉壶春瓶为例:“那个瓶胆就像一滴摇摇欲坠的水滴,肩收得非常大气,仿佛铁线游丝顺势弯下,弹性、自然的线条,增一分则多,减一分则少。你再看道光以后的玉壶春瓶,肩脖臃肿,毫无高雅端庄的气质。”

  景德镇虽然成功烧制出元青花,但由于史籍缺载,又缺乏有明确纪年的实物佐证,600年多间,世人对它的认识与了解一片空白。中国到底有没有元青花?它的艺术特征是什么?这些历史之谜直到半个世纪前才刚刚揭开。

  1929年,英国人霍布逊在《东方陶瓷》上率先披露了一对带有“至正十一年”(1351年)铭的青花云龙纹象耳瓶。瓶颈上用青花书了长达62字的题记。至正十一年为元朝末代皇帝元惠宗的年号之一。在元代以前,中国瓷器还没有形成书写纪年款识的惯例,这件青花瓷第一次向世人宣称,中国元代景德镇烧造过青花瓷器

  由于霍氏的报道过于简单,当时并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直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一位博物馆馆长波普博士以这对带款青花瓷为标准器进行对照研究,得出一个令世界文博界震惊的消息:伊朗阿特别尔寺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旧皇宫托普卡比博物馆秘藏着上百件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中国元代青花瓷精品,正名曰“至正型”器。波普这本32开的黑白图集,一举改写了世界陶瓷史。到了上世纪80年代,英国、日本也先后出版了土耳其所藏中国瓷器著作。

  已故的原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长冯先铭曾说:“亲自到土耳其考察中国早期青花瓷,对中国陶瓷史至关重要,我的老师陈万里老先生曾怀有这样的梦想,对此我也朝思暮想。”冯先铭最终没能实现夙愿。

  社会科学报社长兼总编辑,赴土耳其托普卡比博物馆考察的专家之一许明告诉记者:“那些元青花都是土耳其国宝,赴托普卡比之路漫其修远。从1992年到2000年,在土耳其三任驻华大使的努力下,特别是当时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问土耳其后,为增进双方的文化交流,土耳其才将考察提上日程。”

  2001年3月底,在土耳其总理特批下,托普卡比博物馆迎来了费伯良、李辉柄、汪庆正、刘新园、许明等7位陶瓷专家。据说一连三天,大展厅旁的临时库房中,荷枪实弹的土耳其军警站立一旁,早已由其他秘藏地点转来的大批国宝被一件件小心翼翼地打开。

  这些藏品中元青花达40件,其器型硕大、通体满绘、色泽艳丽浓翠,堪称世界之最,为国内出土器罕见。中国专家们纷纷忘了不能上手的约定。追寻元青花大半辈子的老收藏家费伯良不胜感慨:“初看再看咽声细,一抚再抚赞不停。”

  在艺术价值为世人所识后,这些曾经两三百元就可以从古玩市场淘到的元青花,紧接而来的就是经济价值的飙升。

  80年代中期以后,元青花逐步为大陆私人收藏家青睐。到了90年代初期,元青花瓷器的热度在小圈子内不断上升。许明自述在京的20余年,“收藏界朋友均以收得一件元青花为荣、为珍宝。一件元青花高足杯,有冲(指修补过),私下转让也要10万、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