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州庞大的收藏大军里,相对于玉器、书画、家具、明清瓷器等门类来说,高古陶瓷的爱好者就显得孤掌难鸣了。然而,在其他很多城市的收藏队伍中,高古陶瓷的收藏人群往往起着领导地位。那么,苏州是否没有这方面的收藏者呢?据我了解,苏州投资高古陶瓷的人群还是蛮多的。有人经常到海外淘宝然后转辗到全国各大拍卖公司,甚至把几年前10万元卖出去的一把秘色瓷执壶再花100万元买回来;有人把自己珍藏的古陶瓷藏品开了一家博物馆;有人花了数百万专门收藏古陶瓷,周长120厘米以上的汉瓶汉罐就藏了近百个。事实上苏州收藏高古瓷的人,或者说想收藏的人正在逐渐增加,只是由于种种因素这些人群没有走在一起,他们基本上都是在孤军奋战,或者说在自己很小的范围内独自欣赏。
在古陶瓷领域里,苏州没有一个可以交流可以学习的组织,也没有一位在全国有足够影响的古陶瓷专家(玉器方面,苏州有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震华老师)。古陶瓷这样一个被众多藏家看好的潜力股,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始终掀不起热潮。然而我们翻开苏州的历史,会发现古陶瓷与苏州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澄湖、张陵山、草鞋山出土的精美的良渚黑陶,狮子山出土的造型生动的西晋越窑青瓷,虎丘塔、七子山发掘出的五代越窑秘色瓷;还有一直被国内众多专家关注的南宋 “平江府官窑”,只是苦于窑址至今未被发现,成了古陶瓷史上的一大悬案。作为古陶瓷爱好者,这里有丰厚的养料。
如今收藏各门类似乎均在一夜骤涨,唯独高古陶在徘徊缓进,阻碍其快速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包括目前的法规、一些所谓专家的误导、大量现代仿品面世等等。如前阶段我一位老师在《收藏快报》上写了一篇《南京上演“天价古瓷”闹剧》的文章后,引发一场轰动全国的官司,有幸的是,法院最近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原告向家林的诉讼请求。然而它带来的负面影响足以让众多古陶瓷爱好者心有余悸。人人都知道投资高古陶瓷的潜力很大,人人却为之嗟叹,不敢轻易下手。
在目前的苏州古玩市场上偶然还能看到一些高古陶瓷的。今年我一位朋友花50元淘到一只宋代梅瓶,这种拾漏的情况也会发生,但需要你有足够的眼力。当然,作为一名古陶瓷爱好者也不要总希望这种童话般的故事会时时降临。我们必须先从古陶瓷散片开始,只有它们才是最好的老师。要做有心人,如看到不同时期的散片,我们一定要把它拾回家,它才是真正的可供学习研究的宝贝。
收藏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尤其在古陶瓷领域里。精品意识是一种共识,也是收藏人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宋代的五大名窑当然是我们最终的追求,但切记不要让这种奢望冲昏我们的头脑。我们还应当关注其他一些窑口,如龙泉窑、建窑、吉州窑、耀州窑、临汝窑等,它们中的精品毫不逊色于官窑,而且价位在拍卖市场上也占据一席之地,其中龙泉窑的产品这两年也被浙商炒得如火如荼了,以前几百几千元可以买到的龙泉窑碗,现在行交价也不低于万元了,稍微好一些的都要数万元以上。我们可以关注一些目前还没有被市场彻底炒足的产品,如唐朝的长沙窑、寿州窑等,宋朝的吉州窑、耀州窑等,以及景德镇一些制作精美的青白瓷。它们的价位应该说只是刚刚起步,存在着很大的空间。
这几年古陶瓷的藏品正悄悄按每年翻倍的价位上升,因此,当你遇到一件心动的老窑器时,价格贵一些只要东西好还是应当咬牙买下,否则带给你的会是一生的遗憾。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不与时俱进也会让一些外地商贩对苏州的古陶瓷市场失去信心的,导致很多好的藏品也不流入苏州市场。
收藏需要良好的心态也需要良好的交流环境,我相信苏州古陶瓷收藏一定会步入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尽管身处寒冬,春天的萌芽终会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