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捧红”了陶瓷大师?

  自1979年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以下简称大师)评选以来,大师队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有国家级大师,有省级大师,有市级大师。而大师创作的作品价格,近年来也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那么人们不禁要问,是谁‘捧红’了大师?

  一、“大师”何其多?

  自1979年以来的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中,共有包括紫砂、瓷器、漆艺等在内365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诞生。除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的工艺工作者还能为自己争取很多和“大师”相关的荣誉称号,比如某些机构推出的“世界陶艺大师”、 “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高级工艺美术师”、“民间工艺大师”,甚至在某一个单项作品展上也可以获得某某工艺大师的称谓,比如2008 年6月份某部门推出的“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评选暨精品展”,就有多名工艺师成为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

  以景德镇为例。据吴爱华了解,目前,景德镇有多名世界陶瓷艺术大师,1名亚太工艺美术大师, 23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9名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多名收藏家喜爱的工艺美术大师,以及49名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而2009年景德镇市级大师的首次评选,就有26人上榜。

  如此众多的“大师”评选,一时间使得大师如“老板、总经理”称号一样满天飞,“大师”含金量,大打折扣。

  二、为何“大师”满天飞?

  据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某负责人介绍,之所以现在“大师”满天飞,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称谓与经济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称谓越高,获得的利益就越大。“一个紫砂工艺师处在省级大师的地位时,他的一把壶可能卖两万,但是获得国家级大师的时候立刻就能卖到4万甚至6万”。

  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资深陶艺名家周国桢教授也证实了此种观点。据他反映,景德镇一名“省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在评定“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后,其同样等级的一件作品价格要上涨2-4倍;而一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在评定为“中国级”工艺美术大师后,其同样等级的一件作品价格要上涨5-10倍。

  在这种利益的推动下,市场对大师的称谓也就越来越追捧。导致了现在的艺术家把大师的名号看得比本身的技艺重得多,常常争这个大师,那个大师,而不注重修养自己的“内功”,甚至天天这边送礼,那边送钱。有需求就有市场,导致“大师”越来越多。

  三、谁“捧红”了大师?

  我国,目前“大师”只是一种荣誉称号,它并不是职称,它是中国工艺美术行业的最高荣誉,是国家对个人的工艺美术水平的认可。

  吴爱华分析认为,当前,对大师名头的盲目推崇,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大机构和大企业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艺术品爱好者、收藏者们并不具备较高的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机械地认为“大师”的级别越高,作品艺术价值越高。如在山西的一次工艺美术展卖会上,一位煤老板就像点白菜一样只挑国家级大师的作品一一收入囊中,却不管这些艺术作品的制作工艺、绘制难度和装饰效果。

  眼下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为了请人办事都会选择用艺术品来送礼,这不仅因为艺术品的价格模糊,更主要是送艺术品显得高雅、有品位。接受方往往容易接受。相反,如果送钱,往往会被拒绝;如果送保健品之类的,接受方不一定喜欢。而送礼者送“大师”作品,送者有面子,收者也高兴,这也导致“大师”作品价格“水涨船高”。

  此外,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喜欢选择艺术陶瓷来装点居室,被人们称之为代表“中华文化精髓”、“纯自然艺术”以及“心和手完美结合”的陶瓷艺术品,逐渐进入了中产家庭。同样,“大师”的作品,成为了既爱面子、又缺乏鉴赏能力的家庭的首选。

  无疑,是这些不成熟、不理性的投资家、收藏家及请客送礼、美化家庭等群体“捧红”了大师。

  四、解决“大师满天飞”之道?

  “懂陶瓷的人买不起瓷器,不懂陶瓷的人,看到是某大师的东西,就以为捡到了宝,而一些画面装饰效果好的瓷器,却很难得到不懂陶瓷的人的欣赏。”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评委、资深陶艺名家周国桢教授分析说:“这种只重大师称号,不重真实水平的情况,的“怪圈”对于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肯定是没有好处的。”

  而要彻底改变,目前市场上只重大师称号,不重真实水平的“怪圈”现状,吴爱华认为,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国家要设立一个权威机构,制定工艺美术品的艺术价值标准和商品价格档次、等级,并对“大师”作品进行鉴定,评定价值等级和价格档次,以规范艺术品市场。

  其次,对评定“大师”的部门,国家要进行规范和整合,不能政出多门,建议由学术部门,如国家级的文化、艺术研究机构来评定。

  第三,“大师”称号不能搞终生制,而应该进行合理流动。要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机制,定期对已评定的“大师”的作品及人品进行评审,对已不符合“大师”称号者坚决取缔。

  第四,传媒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报纸、电视对大师的称谓一定要准确,应该完全按照国家所评授的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来称谓。是省级的,也一定讲清楚是人事厅或者省行业学会评授的哪一个荣誉称号。而不能人云亦云用“大师”一带而过,以免误导消费者。

  最后,要培育理性、健康的收藏、投资文化市场。政府、美术院校、行业协会及艺术品经纪机构,要加大对艺术品市场的正确引导,积极培育理性的、健康的收藏、投资文化,将学术性的投资、收藏,做大、做深、做广,并坚持不懈地为消费者发掘出一批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及高格调、高品位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