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西市区枫树山蟠龙岗,占地面积达15万平方米。馆内竹木青翠,溪湖鱼跃,古建筑错落有致,瓷文化绚丽多彩。幽雅的自然环境与古朴的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
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创建于上世纪70年代末,是集明清建筑保护、文物收藏、瓷业习俗研究与展示、旅游接待为一体的园林式国家三级博物馆。
目前,该馆不仅保存着极具地方特色的11栋明、清世俗建筑,还收藏有一批弥足珍贵的五代至民国时期景德镇民俗用瓷、生产和生活器具、古代碑刻、石造像以及当代名人陶瓷书画作品,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该馆结合自身的藏品特点,举办了瓷业习俗、民俗用瓷、古代制瓷图、古今名人陶瓷书法艺术及瓷乐演奏等展演活动。
如今,历经30多年来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该馆已发展成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
老建筑重焕青春
上世纪80年代初,经国家文物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建筑协会有关专家鉴定,景德镇明代建筑是继我国安徽徽州、江苏洞庭东山、山西丁村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夏鼐等在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上提案,呼吁把 “这些重要的明代建筑在原地完整保存下来,并保持它们原来的环境气氛,建成一个别具风格的露天博物馆”。之后,景德镇市人民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保护了11栋明、清世俗建筑。它们均从景德镇附近乡村迁建于此,以浮北古村落的坐落方式进行布局,形成了“明园”“清园”两大建筑群,具有显著的地方建筑特色。
其中,“明园”由夏田闾门、五股祠堂、汪柏故居、金达故居等7栋明代建筑组成,1987年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田闾门是“明园”的出入口。其制作精巧,形制简洁,是我国罕见的明代闾门建筑遗存。
五股祠堂,为六柱五开间,分门厅、享堂和后寝三进。门厅高大雄壮,装饰瑰丽。后寝是两层楼房,享堂右侧边门上镶嵌着“嘉靖甲申年建德县岁贡汪楷立”字样的木质匾额,该木匾铭文佐证了其营造年代不晚于明嘉靖年间。享堂后部设有“夹室”,夹室是宗族用来关押触犯族规者的班房。夹室的建造,说明了当时除国法之外还有不可侵犯的宗法制度来严格规范和束缚着人们的言行。因此,五股祠堂的铭文和夹室具有很高的地方史研究价值。
汪柏故居是明嘉靖年间浮梁兴田夏田村人、广东道副使汪柏致仕返乡后建造的宅院。其建筑两进两层,三间五架穿枋式结构,装饰精美,多采用砖雕、石雕、木雕手法,并出现了超法规的风纹和罕见的海怪戏水纹。
金达故居是明嘉靖年间浮梁峙滩英溪乡探花、翰林院编修、国子监司业金达的出生地,其建筑为三间五架两层穿斗抬梁混合式结构,外观简略而屋内却大量运用牡丹、卷草、荷叶、凤凰等木雕装饰,显得极其华丽,金达是景德镇地区历史上唯一的一名探花,也是景德镇地区古代科举考试中学位最高的儒士。
清园,有玉华堂、大夫第、华七公大宅等4栋清代建筑,1987年,其被公布为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玉华堂为清代嘉庆年间宗族祠堂,原名“通议大夫祠”。它由照壁、门厅、享堂和后寝组成。其建筑平面开阔,空间高大,梁柱用材粗犷壮观,砖雕、石雕和木雕装饰图案富丽堂皇,现已开辟成景德镇瓷业习俗陈列的主展厅。
大夫第是清道光年间浮梁庄湾进士黄中理的宅院。它由两栋全封闭式的住宅、书房并列组合而成。其中,书房厅前设有祭台和石栏水池,两旁是槅扇厢廊,门外有一小花园,形成一处闲静幽雅的小天地。
华七公大宅是清道光年间浮梁礼芳村首富华七公私宅。华七公主要经营木材与烧瓷窑柴,生意近在景德镇,远达江、浙各地。其私宅为半封闭式,由门楼、门厅、前堂、中堂和后堂五大部分组成。其建筑规模宏大,用材精良,多选用白果树营造,而且木雕图案丰富华丽,门楼前檐柱还用青石作柱身,门坎高,门厅至前堂的台阶更高,这就充分反映了屋主的雄厚资产以及在当地的显赫社会地位。
在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中,还收藏着一大批五代至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民俗文物,其中有饭具、酒具、茶具、文具、陈设器、盛器、祭器、冥器以及制瓷工具。它们不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同时,馆内还收藏着一批古代石质文物,如目前发现的江西省最大的两尊明代石质人物立像以及北宋镇压西南少数民族起义的黔南路马步军总管、官至“知二广经略安抚史”的程璘及其妻、妾的墓志铭等。这些石质文物是研究景德镇地方史乃至中国古代史的珍贵实物资料。
陈列、演奏带活展览
除了各具特色的藏品,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还按照不同的主题陈列让展示更为生动。
“景德镇瓷业习俗陈列”,分成主展区、古代窑炉模型展区及水碓棚展区三大块,展示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它以实物、图片、模型、场景、硅胶人物像以及动态的高科技幻影成像等陈展形式,全面地反映了古代景德镇制瓷业中的产销、行帮、行规、祭祀和行业语言等民俗文化。它是目前景德镇市陈列内容最丰富、展示形式最新颖的陈列,备受观众喜爱。
“景德镇民俗用瓷陈列”,由景德镇的千年窑火烧造出无数的陶瓷精品组成,以器物用途分类为方块,为观众搭建了文物鉴赏、文化交流的平台。民俗用瓷的门类繁杂、品种多样,主要分为饭具、酒具、茶具、文具、洁具、盛贮器、陈设器、冥器、祭器等民俗用瓷。这些瓷器具有极强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不论在皇宫大内还是在寻常百姓家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给予人们极大的物质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它承载着厚重的民俗文化,是人类文明进程的历史见证,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此外,博物馆内长期展出名为“瓷都赞”的中国古今名人陶瓷书法艺术展。该展览共展示了45块高112厘米、宽57厘米的大型书法瓷板。其内容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给景德镇的题词、题诗;书画名家书写的唐代以来文人墨客咏颂景德镇或景德镇瓷器的诗词等。诗词书法,莹莹玉瓷,荟萃一廊,交相辉映。
“景德镇古代制瓷图展”是根据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和清代唐英《陶冶图说》的记载,并考察传统制瓷的实际生产工艺,运用42块青花图文瓷板,在仿古长廊形成了展线为120米长的一个独具特色的展览。观众看图阅文,可以全面了解景德镇古代制瓷的生产工艺,作为展品本身的青花瓷板也让观众赏心悦目。
瓷乐演奏是博物馆的另一亮点。瓷乐乐器,早在中国古代就颇为盛行,如陶埙、石磬、土鼓、瓷瓯等。它们有的用于民间,有的用于宫廷礼仪,但多已失传。1985年,景德镇首次成功研制出以瓷盘为主要材料的新型民族打击乐器“瓷瓯”,至1999年8月,又成功研制出瓷磬、瓷笛、瓷箫、瓷埙、瓷管钟、瓷编钟、瓷长鼓、瓷唢呐、瓷二胡等,已初步形成一整套瓷质乐器。瓷乐演奏清新悦耳,美妙动听,是景德镇瓷器“声如磬”的完美体现。2010年,景德镇陶瓷民俗博物馆瓷乐演奏在上海“世博会”上一展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