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史的“缺环”和“空白”亟待填补

陶瓷研究:从文献到实践

李辉柄从事陶瓷研究已六十余年,曾跟随陶瓷研究家陈万里先生,几乎调查了全国所有的窑址,见过大部分出土的陶瓷器。他认为之前中国的陶瓷研究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上世纪30年代以前的“文献考证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文献到文献,几乎不与窑址考古相联系。代表作是1935年出版的《中国陶瓷史》,但陈万里先生批评其不是一部真正的陶瓷史。

第二个阶段是“考古发掘阶段”:以陈万里先生为首的一批学者对全国古窑址进行调查,对重点窑址还进行了发掘。代表作是1982年文物出版社的《中国陶瓷史》,这一部著作为陶瓷的断窑断代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但并没有与社会流传的陶器结合起来。

“陈万里等一批学者已经将考古发掘阶段做得比较全面细致了,所以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应该偏向于整理研究性的工作。”李辉柄说。那么,如何从“考古发掘阶段”过渡到“综合研究阶段”呢?李辉柄认为,填补陶瓷史上的“缺环”和“空白”是最迫切的工作。

所谓的“缺环”,就是指以往的陶瓷史研究存在“重宋”、“重明”而“轻元”的偏见。因为元代瓷器在“文革”以前很少出土,比较集中的是保定的一个窖藏和西安的一个窖藏,其他都是零星几件出土。“清宫旧藏里没有元青花,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元青花都是‘文革’以后甚至改革开放以后才陆续收购或藏家捐赠的,所以我们对元代瓷器的研究远远不够。”而“空白”,是指明宣德以后的正统、景泰时期,这两个朝代没有发现带年号款的瓷器,所以很多学者将其称为“空白”。

“一方面,我想这两个问题都需要新的考古材料出土来进行填补、充实;而另一方面我在推测是否专家学者对元、明瓷器的了解研究不够,使得错认、漏认了这些时期的瓷器?”李辉柄说。

元瓷鉴定:釉色今人难模仿

对于目前市场上真假共存的元代瓷器,李辉柄指出鉴定既要整体把握,也要抓住细节:


一重器型、看纹饰。“瓷器的造型是断代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对元代瓷器的器型特点心中有数;而每一个朝代的纹饰也有其特点,会偏好某些主题。”李辉柄强调。

二看原料。景德镇瓷器采用的是二元配方,即瓷土加高岭土,而宋代以前的青白瓷都是以单一的瓷土作为瓷胎。

三看釉色。景德镇的釉是瓷石加草木灰,现在发现用于制釉的瓷石矿已经挖到一百多米深,一般瓷石矿是最上面的一层风化程度高,质量最好,元代用的釉大多就是采用顶部的那层,其亮度、润度都是明清瓷器达不到的。“用这样的釉在胎上画花纹很有难度,因为它饱满油润,稍微一停顿,就会滴落,花纹很难成形,现代是很难达到当时的那种技艺去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