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陶瓷,人们常形象地比喻为“泥与火的结晶”。本期介绍的3位陶瓷幕后英雄,他们中有泥料师傅,拉坯师傅和利坯师傅,他们的工作有个共同点,就是与泥有关。在瓷坯进入窑炉煅烧之前,他们的工作就已经完成。人们在欣赏一件陶瓷作品时,往往会忽视他们的功劳,然而正是他们为陶瓷创造了“骨架”,是其美的开始。
泥料师傅:“这工作很辛苦,压力大!”
对于陶瓷制作中工序的复杂性,很多人有所了解,但是当问起这些工序的源头时,很多人会认为是拉坯。其实不然,在陶瓷制作原料从矿中开采出来后,到能够被拉坯成型之前,还需要经过加工和提炼。
于荣军负责的就是这道工序,陶瓷圈内将他们称为“泥料师傅”。于荣军来景德镇已经很多年了,早年他负责泥料的销售工作。
几年前,凭借着在陶瓷圈多年的打拼,他和家人一起建立了现在这个泥料厂,自己也钻研起了配泥料的技术。在景德镇,泥料提供商并不多,除去个别几个规模比较大的之 外,其他的都和于荣军的厂差不多,不大的厂房,提炼泥料必备的一些机器设备、十几个工人。然而正是这样的工厂,为许多作坊,工厂提供着陶瓷泥料。
简单说来,陶瓷泥料的提炼工作就是将几种必备的原料按比例混合在一起,比如高岭土、长石、粘土等,然后经过去杂质、初炼、榨干、细炼等工序,便能生产出能使用的陶瓷泥料了。
当然,这只是简单来说,倘若仔细深究,泥料的配制工作和其他工序有着同样的复杂性。作为陶瓷制作的源头工序,泥料的提炼对陶瓷制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其后的工序基本都是在此基础上展开。因此泥料为陶瓷 作品奠定了大前提,陶瓷制作的成与败,好与坏,往往在泥料生产这个阶段就埋下了伏笔,而这其中有些问题,往往是等到陶瓷烧成后才能体现出来,连挽救的可能性都没有。
正因为这样,于荣军会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很大。要想将这份工作做好,需要考虑的因素繁多。每次有新的瓷土矿出现,于荣军需要做的就是去了解新矿中矿石的成分,不同的矿出产的矿石在成分上会有微小的差异,然而正是这点变化,都会在陶瓷上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尽管泥料的配方没有釉料那般神秘,但是它们的“娇气”程度却不相上下,不仅如此,即使是雨季,雨水对矿石成分的影响,以及不同季节,不同温度对晒坯造成的影响,于荣军都要在配置泥料的时候考虑进去。于荣军坦言,每年还是会出现几次泥料出现问题的事,这在泥料厂很常见,遇见这样的问题,只能从中找原因,解决问题,为所造成的损失负责。
谈起自己的工作,除了压力,于荣军说很辛苦。制瓷者都喜欢“新鲜”的泥料,这样在湿度,泥性上都能很好地掌握,这就需要泥料厂赶早制作,将泥料在作坊、工厂上班前就运送到。每天早上三四点,于荣军的泥料厂便开始生产,6点左右的时候,配制好的泥料便开始往外运。这么多年来,于荣军说他已经习惯了这样的作息时间,偶尔能睡晚点,他反而不习惯,还是会赶早到厂里面逛逛。
拉坯,力与美的结合
说起拉坯,不少人脑海中浮现的是电影《人鬼情未了》中的那经典画面,男女主人公拉坯时的缠绵,让人难以忘怀。正如画面所展示的,拉坯蕴含的,正是力与美。
“两根线条,相互缠绕,便有了各种造型。”这是占绍林对拉坯的解释,已经从事了20年拉坯工作的他继续解释道,两根线条,指的自然是双手拉坯时留下的轨迹。在占绍林看来,追根溯源,每个小孩子都有玩泥巴的喜好,而拉坯,正是这种喜好的升华。
当拉坯机开始运转,占绍林将双手放在旋转的泥上,只一会儿工夫,一个梅瓶造型的瓷坯便完工了。拉坯需要巧力,在拉坯的时候,力道的控制十分重要,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当然这只是基础。在不少人看来,拉坯是技术活,属于工艺的范畴,其实不然,拉坯同样需要一颗创作的心,这正是占绍林的看法。
拉坯这道工序,决定了一个陶瓷作品的器型,而器型,本身就是个没有界限的概念,只要你敢想,就能创作出各式各样的器型,器型的美,同样是陶瓷作品美的一部分。在占绍林的工作室,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陶瓷器型,表面施以白釉或影青釉,再加以一些极为简单的装饰,俨然已成为了艺术品。
在占绍林看来,拉坯不仅需要精湛的技艺,同时也需要想法。然而静观这几年陶瓷圈的变化,对于自己从事的工作,占绍林有些感慨。
早些年的时候,常有陶艺家来到占绍林工作室,他们带着图纸,纸上画着一些器型的构图。他们希望占绍林能制作出相应的瓷坯。很多时候,占绍林还会和他们讨论,在拉坯的过 程中不断进行调整、修改,以期制作出陶艺家们最满意的器型。这个过程,就对拉坯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加入自己的想法,而不仅仅是依葫芦画瓢。还有些陶艺家只会给出比较抽象的要求,这就更需要拉坯者揣摩其中的意思,加入自己的创作。
然而近几年,来占绍林工作室提出类似要求的陶艺家越来越少。占绍林隐隐感觉到这变化所带来的危机。市面上陶瓷的器型也趋于单一,看来看去就是那么几种。尽管陶瓷艺术越来越热,但是拉坯似乎走的是另外一条曲线。
在占绍林看来,也许正是陶瓷艺术的大热,才造成了这样的局面。人们对陶瓷的喜爱都集中在画面上,难免对器型有些冷落。这样一来,整个行业对拉坯的要求自然有所降低,对于新器型的创造,便不如以前那般重要了。
利坯,对瓷坯的细加工
瓷坯在拉好之后,需要晾干。晾干之后的瓷坯并不能直接上釉或是绘画,这中间还需要一道工序—— —利坯。
拉坯为瓷器确定了造型和曲线,利坯则是对造型和曲线进行进一步的修整,类似于“精修”,而这个“精”字很好地概括了利坯这道工序,精巧细致。
将晾好的瓷坯置于旋转的机器上,江西省利坯大师许顺荣手执利坯刀具,在瓷坯上上下移动,此时泥屑飘飞,整个瓷胎表面变得圆润光滑,曲线也更加圆润饱满。他仔细打量着自己眼前的瓷坯,寻找着还需要修改的地方。
在许多人眼中,利坯的目的就是将瓷坯表面修整光滑。但是许顺荣告诉记者,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将表面修光滑只是最基本的要求。
回忆起自己参加利坯大赛时的情景,许顺荣向记者说起了这样一个花絮,当时分给每位参赛者一样的瓷坯,但是等大家利坯完成以后,瓷坯的变化差别很大,不仅仅是表面的平整,在曲线器型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在利坯这道工序中,需要做的不仅仅是瓷坯表面的修整,许顺荣说,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瓷器的手感,对于陶瓷作品来说,其给观者带来的手感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部分,这手感不仅包括表面的光滑平整,还包括重量。陶瓷作品应该有与其画面,大小相应的分量。而在利坯过程中,还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控制坯体的厚薄,这样就能很好地控制瓷器的重量。
控制瓷坯厚薄的作用远不止于此。在瓷器制作过程中,利坯是进窑前对瓷坯的最后一次修整,因此利坯与烧成的关联,是利坯师傅们必须考虑的问题。许顺荣告诉记者,在修整瓷坯厚薄的时候,烧成因素也是个很重要的考虑,这要考虑到烧成时的各种因素,如果坯体过厚,则可能会开裂。特别是一些曲线变化的拐点,往往需要特别注意,因为这部分承载着比较多的重量,如果厚度不恰当,则很容易变形。在烧成的时候,瓷坯的收缩比例也是利坯师傅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这之间关乎瓷坯烧成后的尺寸,特别是一些有盖的陶瓷,如果尺寸出现问题,则很容易造成盖不上或是不严合。
后记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这是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中关于陶瓷制作的记载。这句话很好概括了陶瓷制作工序的复杂繁多。随着科技的进步,尽管制作工序上有很大的精简,但是想要制作出一件精美的陶瓷,必须得经过长长的“生产线”,需经多人之手,集众人之力,非一人能独自完成。
这个《陶瓷幕后英雄系列》文章,主要介绍了一些在陶瓷制作中默默无闻,但同样付出着努力的人们,他们有填彩人、调釉师、烧窑师傅 以及本期文章中所介绍的几位。他们负责着陶瓷制作中一些重要的工序,在陶瓷制作中的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为了这系列文章的采访,我接触到了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给我最大的感觉,是他们的默默无闻的付出。在陶瓷艺术大热的今天,似乎有一张无形的幕布,将台前与台后区分开来。台前的人,享受着鲜花与掌声,而台后的他们,则默默无闻地努力着,之所以写这系列的文章,也是希望大众能关注到他们的努力。陶瓷这块“军功章”,也有他们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