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有范:谁来跟我学做陶瓷?

年近古稀的陈有范老人是个地道的农民,家住义亭镇缸窑村。老人这辈子最拿手的是做陶瓷,最钟情的是书法,一个是父辈祖传手艺,一个是从小未曾间断的爱好,两者在他心里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去年11月,老人先后收到两份荣誉,一是义乌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评定其为“义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制作’代表性传承人”的证书,不久,又收到获得书画大赛金奖的证书。不过,两本证书在手的陈有范却一脸担忧:“书画人才一直层出不穷,可惜的是父亲传给我的手艺却后继无人。”

跟着父亲做陶瓷 一做就是半辈子

陈有范居住的村子是个自然村,缸窑村的名字里包含着这个村子从无到有的历史故事。听陈有范说,大约在南宋时期,义亭一带就开始了陶器生产,而现今的缸窑村正是当时出产陶土的地方。几百年来,家住义亭的制陶工人就往来于义亭和缸窑村之间,晚上住在义亭,白天则到缸窑村取土制作陶器,慢慢地就有人舍弃了往来于两端的生活,选择留在这个有陶土的地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的缸窑村。

陈有范的手艺是从父辈手上继承而来的。陈有范的父亲陈泽法是个陶器工人,在“义乌陶瓷厂”上班,因为制陶手艺好,在当地小有名气。陈有范还在读小学时,父亲被派往村里支援农业,从镇上的陶瓷厂来到了缸窑村的陶瓷厂,父亲仍旧日夜从事陶器制作工作。

初中毕业后,陈有范随家人一起在村里干活,跟着父亲耳濡目染十多年,陈有范早就对制陶有所钟情,因此,他毫不犹豫地选择跟父亲到村里的陶瓷厂做学徒。

“刚开始都是干挑土和帮忙搬东西的活,一段时间以后才让我学和泥和做土坯。”陈有范就在父亲的指导下,从最简单的茶杯盖做起。“我们做陶瓷没有模具也没有机器,就拿着陶土照着成品捏。”十多天过去了,陈有范才做成了第一个盖子。

往后的三年时间,陈有范随着父亲一起寒来暑往,渐渐学会了上百种日用瓷器的制作。大到盛水用的缸子,小到各种瓶瓶罐罐,他都能徒手捏出来。陈有范就这样一直做着陶瓷,一做就是半辈子。

徒弟和儿子谁也不愿接“衣钵”

因为是“读书人”身子弱,陈有范大多被安排做一些细致精巧的活,“做一些坛子和花瓶什么的,我最拿手的是做造型精美的东西。”陈有范试着在水缸上画老虎和花鸟,结果十分受欢迎,他还擅长做贴花工艺,即便是一只普通的陶瓷瓶子,在他手里也能变成精美的摆设。“根据图案不同,我还设计出了动物系列和花卉系列的各种产品。”

最让老人骄傲的是,他设计的香炉销量惊人。根据老人的描述,有一天他闲来无聊,想起给家里烧一个香炉,便把香炉原本的镂空部分设计成“忠”字等字样。谁知亲戚朋友都称赞这东西精巧,香炉制成成品后在市面上也十分畅销。随后,手巧的陈有范还照着毛主席的照片捏出了陶瓷半身像和全身像,很受欢迎。

“做陶瓷没那么多讲究,想捏什么就捏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在老人眼里趣味横生的手艺,却并不受年轻人待见。“现在缸窑村的陶土没了,这门手艺也没人惦记了。三个徒弟跟了我好些年,说改行就改行了,儿子也不愿意学这个手艺。”老人的眼里尽是无奈。

“冬天要给做好的泥坯盖上东西保暖,夏天怕太阳把它们晒裂,要经常给它们翻个面,转动一下。”虽然老人仍旧嫌弃模子里压出来的水缸,说它们又厚又重,浪费材料,造型古板,一点儿也不好看,可是老人的生活却再也不能因为做陶瓷而充实和忙碌。

老人说,他的愿望是办一个陶艺班,好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