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藉天然方显本色 记釉上彩根雕瓷画开拓者——徐雪勇

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

有的人眸子像秋,有的人风神像秋。

比如徐雪勇。在他那棱角分明的脸上有着秋的冷峻又有着秋的飘逸。那份气定神闲、不疾不徐的风度,让人很自然觉得他又像某种植物,比如他喜欢的树根。内敛、含蓄、深沉。他师古而又不泥古,将大自然的根雕艺术运用到陶瓷绘画创作中,营造出一份自然真趣、古朴大气的意境。

徐雪勇说:“在我身上确实具有树根般的韧性,我就立在这里,既不张望也不漂移。我在这思考在这瞭望。也许你会觉得我很无趣,但我觉得人总要有所坚守。”正是这样的高度自我认同和树根般的韧性,让徐雪勇能在自我创作的道路上坚守着,他既不在乎别人对他的赞誉也不介意独行时的孤寂。他就站在那里,兀自芬芳。

1972年出生的徐雪勇,曾经是中学的美术教师。1993年开始从事陶瓷艺术创作,那时他主攻青花山水。凭借良好的绘画理论和实践经验,他的作品很快受到市场的欢迎和认可。但是他却一直苦恼着,这位艺术家总是脱离不了教师对教育、教化的追求。在他看来作品如果没有喻世价值就等于没有灵魂的画布。可是如何才能将这种意义通过陶瓷来承载呢?这个内敛的男人,将苦闷与挣扎深埋内心。只到有一天,他在野外写生,看到了那些树根沧桑的容颜,庄重古朴的风貌,他不觉怔住了。多么顽强的生命啊,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钟灵毓秀让这些不起眼的树根焕发出昂扬的生命力!一种强烈的创作激情在他心底燃烧!“这就是我要寻找的艺术生命啊!”徐雪勇说:“我用了近10年的时间来寻找方向,我终于找到了!”


仙缘飞香

激情在经过多年的压抑后终于喷薄而出。他的“釉上根雕”陶瓷作品一经推出,惊艳四方。许多人在看过他的作品后纷纷赞扬,圈外的人说:“太神奇了,在陶瓷上竟然可以创作出根雕,不简单!”而圈内的人对他的这种探索创新的模式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他不仅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陶瓷工艺,而且也引领了更多的人向他一样去创新去学习。

釉上根雕工艺的复杂,相信很多人都能想象。单是烧制就是创作其他陶瓷艺术的两倍。堆白、补色、烧制,任何一道工序的失误,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因此经常会有人不解的问他:“凭你的水平画青花山水财源也是滚滚,干嘛去弄那个费时费劲,烧制容易失败的釉上根雕啊?”但徐雪勇不是这样想的。他说:“人活着,赚钱不是唯一。我们总要做点有意义的事情。人生在世有所舍才能有所得,艺术太过功利就失去了艺术的本色。”

徐雪勇的“釉上根雕陶瓷创作”分为两大主题。一类是呼唤大家对“根”的认同,不做无根之人,一类是针对海外游子的“思乡”创作。徐雪勇说:“中国经过近30年的高度发展,经济腾飞,国泰民安。但我们还是停留在‘世界加工厂’的地位。为什么我们制造不出像德国那样的精工产品?是我们中国人笨吗?不是,是我们太浮躁,不愿意静下来做事。我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一则是希望人们能把根做扎实,不要急功近利。还有一层意思是希望人们精神有所寄托。”在他看来这个时代是如此的浮躁,所有的人都匆匆忙忙,为心而累。一个没有灵魂没有信仰没有根基的人注定如浮萍,在这纷扰繁华的世界里会迷失方向。他希望人们回归,去寻找精神乐园。这就是他作品的寓意所在!


故乡情

思乡,这个针对海外游子创作的题材来源他一次看到一位老华侨睹物思人的情景。善良的他决定用自己的笔创作出“思乡”的作品,以此来安慰那些想念故乡的人。在中秋来临之际他创作的《望乡》展示正是这个主题。你看一轮明月高悬,映衬下的树根愈发显出它的寂寞。它仰望明月,一棵枝桠如人的手在向明月召唤,又似在倾诉。倾诉它对祖国、对亲人的思念。“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那些在外的游子啊,每天都是“故国家园萦梦中”。这浓烈的情感这深沉的情怀,令观者无不动容。

所以才会有人说一件好的艺术作品,能含蕴万象、吐纳深情、流芳万年、生命永恒。徐雪勇创作的釉上根雕作品充满了力度和一种向善的人文关怀。他的作品造型自然、个性鲜明,质朴中凸显精神,既有形态各异的树根又有栩栩如生的飞禽走兽,他的作品融动静于一体,寓意深厚、气势磅礴。同时将自己富于率性,恬然超逸的心灵,自由奔放的情怀与大自然弥合为一,创造出了属于他自己的意境。

这位像秋又像树根的男人,是个“恋旧”的人。他所交往的朋友都是20年以上。过去的一草一木,与人交往的点滴情感他都无法忘怀。因此他说自己其实一直在原处。是的,这些年,他一直在原处思考在原处创新,在传统的文化原处吸取营养,在现代的原处不断创新!这位勇于实践不断创新的男子正在计划筹建一座具有徽派风格的“釉上根雕艺术馆”。“届时,它将会是一所容陶瓷艺术与休闲的庭院,在那里可以观四季之景,看云卷云舒,听风雨之声。”徐雪勇微笑着说:“那正是我向往的生活!我想经过岁月的沉淀,未来我的作品会比现在更空灵,希望我能达到庄子《秋水》那样的境界。”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勇于实践不断进取的陶艺家,其艺术成就必将登上高峰

了解更多请访问:xuxueyong.jdzt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