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良: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

李志良90年代因工作在陶瓷工艺美术瓷厂的兄长与陶瓷艺术结缘,开始了陶瓷艺术创作的生涯。20年前源于种种原因陶瓷市场并不是很景气,迫于生活的压力和家庭的负担,于是在与家人做好思想工作后他决定只身南下,为生活,为家计,辗转多地,在外讨生活的日子,还不忘自己对陶瓷艺术的渴望和追求,每月除了留些生活费,都如数的寄到家中,而就是这些微薄的生活费 ,他都基本用来购买画画的材料,生活拮据的他并没有因为困难而放弃,就是这样的日子过了他都记不清多少年了,终于迎来了与陶瓷行业相关的工作 ,此后几年中便乐不思蜀的将自己对陶瓷艺术的热爱再次发展。

经多年在外的游历,学习,采风,成就了他对陶瓷的另一种独到的见解,在外期间,他游遍祖国大江南北,学习领悟各地的人文风情,为后面的创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各地的游览让他和当地的风情人文系统全面的来了个全方位的接触。感受良多,渐而作品巩固写实性,人物刻画更为鲜明,服装,表情 等融会贯通,一气和成,渐入天人合一之妙处,所表现出的人物,神情极为丰富,而有别于通过看图书或图片上的效果单一乏味。

在游遍大山名川后,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心中顿悟 山水与人之间的关联,以山比人 以水拟情,以自己的内心通过山水的特征表现出来,以山的威武气势 来表现人的坚毅和担当,以涓涓溪水来表现人的丰富情感。等同于在欣赏李志良作品时,又能透过山水看到他的性格和他丰富的情感世界,从而重新审视他的作品,山水与人结合独特意境。

李志良并不认为创作是单一的枯燥的,他的创作源于他的生活更源于他的情感,把创作当成生活里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从而更好的去创作,也更好的诠释了他的情感。就像他经常说的画品既是人品,以画交友,品画品人生。

在外漂泊的他毅然的回到了景德镇这块他热爱的土地上,创办了景德镇老镇陶瓷艺术中心,对陶瓷艺术孜孜不倦的他,更加努力的投身陶瓷艺术的创作当中。

自从兄长那与瓷结缘之后,继承陶瓷艺术创作的传统,也加入了自己的一些见解和情感,后相识恩师秦锡林教授,对自身的修养 功底有了跨越式的提升,后有结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桂英,从中吸取了汪派山水的画风经验,并应用到了自己的创作当中。

因早年漂泊的的经历,对生活困难的家庭感悟颇深,常年资助这些困难的人,也随之成了生活中的一个部分,每当有人问及这些问题时,他说,看到他们就想起当年的自己,我也困难过,我现在生活好了,但是每每看到这些弱势群体,都会触动他内心那些心酸的往事。公益事业在他这里,用他的话说能帮的我一定帮这是我的原则。

在我们细细品味他作品的同时,感触他豪情山水,温情人物,都能从作品中品味到他的人生、人性、感性的一面。以人性去刻画山水的磅礴气势,然后按自己的审美倾向自由组合、涉笔成趣,力求以尺幅喻天下,以一隅喻世界,从而达到“方寸之间,气象万千”的联想式审美效果。所以山水画所描述的也许有真山真水的蓝本,但也许已“山非山、水非水”,只是移情拟设的心中景观。因而,我们欣赏山水画并不计较画中的山与水是自然界中的那座山或那条水,而是不自觉地走进了他营造的精神世界,获得了一种超脱闲逸的心绪。 山水画之所以能让观赏者产生共鸣,除了他的审美意趣与情感流露外,还在于他能以恰如其分的创作方式将画面景观诉诸视觉,刺激联想、引发感触,达到感觉的交流与互动。 一幅优秀的山水画,一定要有作者扎实的艺术语言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他极尽笔墨技巧之能事,目的就在于勾勒描绘自己心中的山水意象。崇尚“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观念的山水画是中国人文精神所特有的文化内涵,与西方的风景画有着根本性的区别。 西方风景画比较重视自然物态的真实性描摹,重视形体状态、质感色彩、明暗透视等具体形象的表述。中国山水画则常常忽略形体的计较,而着重借助景物的重现来表达人类心灵对大自然的感知与心绪。所以,中国山水画的欣赏不在于观赏其如何逼真与怎样细腻,而在于欣赏作品背后作者的人格与品位。

其人物,造型 动作 衣着,都归功于早年的游历。画面真实,笔法细腻,气韵生动、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

在陶瓷艺术的发展道路上,李志良说,学无止境,做到老学到老。会一直从事他所热爱这份事业,逐步的在自己的创作中不断挑战自己,一直进行下去。

了解更多请访问:http://LIZHILIANG.jdztc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