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景德镇美协玉瓷馆签约画家李金辉的若干片段

给我一个机会,还陶瓷另一个表达

假如陶瓷给予我一个机会,我必将还陶瓷一个完美的表现。

换了一种创作的载体,换了一种的新的艺术表达,我想传递的依然是我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李金辉

片段一:绘画是命中注定

八岁,看啥画啥,画画是他童年最快乐的事情;16岁,有了专业的绘画老师,从涂鸦到有板有眼地开始绘画生涯;19岁,考上鲁迅美术学院,学习山水国画,正规系统的学习绘画;2009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冰雪山水”课题研修班学习。这一连串的时间线上清晰的节点,全都指向了绘画。从幼年的纯粹喜爱,到青年时远大理想的决定,再到成年之后不改初衷的坚定跋涉,只有对绘画无限热爱才会如此忠诚地坚持下去。这就是画家李金辉。

片段二:兜兜转转

2001年是李金辉人生当中重要的年份之一,因为这一年,他要面对两个选择。选择一,留在吉林大学做美术老师;选择二,去广东佛山做工业设计总监。在一个环境中久了,会心生某种疲倦。这时的李金辉不想留在学校了,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全新的工作挑战,他内心的天平已然倾向于那个陌生的世界,去广东佛山。
就这样,他离开了吉林,去了佛山。从佛山开始,他便在工业设计的圈子里努力地寻找,那份绘画带给他的快乐。由于诸多因素,他从佛山去了北京,又到了长白山。这期间李金辉干过工业设计,做过舞台设计,尝试了许多职业。不过,十多年之后,再回忆起那时的决定,"我很后悔当初的选择,因为离开了挚爱的绘画,原来一切都是空虚的。"李金辉这样说。
不知不觉2009年了,响应内心绘画的召唤,他去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冰雪山水"课题研修班……

片段三:毕业实习·景德镇

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冰雪山水"课题研修班的六位学生,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来到了景德镇写生基地,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写生实习体验,李金辉就是其中一位。李金辉对于景德镇早就有过无数次的想象,不过真的来到景德镇,他并没有装载太多的梦想,"这只不过是我从画生涯中,又一个短暂停留的地方,丰富绘画思路,收集创作题材,实习期结束,兴许带些瓷器回家,留个纪念。"这便是李金辉第一次踏上景德镇这片土地时最朴素的想法。

景德镇瓷厂参观,是外来画家们必须做的,李金辉也一样,他与同学去了"为民瓷厂"。在那,他好奇于眼前制作陶瓷所发生的一切,迫不及待地拿起画笔试着在坚硬的陶瓷上绘出故乡的景色,等烧制出窑的那一刻,他更是惊讶于眼前所呈现的一切,"这难道就是当初我画的吗?太精美了。"这完全超出李金辉的想象,颜料经过高温考验,表现出的效果是他以前不曾见到过的,陶瓷的魅力第一次真正地震撼了李金辉。还没等他仔细端详第一件陶瓷作品,就被别人给要走了。后来实习结束回到学校,他带回了两件陶瓷作品,被其他同学看见,都羡慕地啧啧称赞。

片段四: 2012年二月的最后一天

自从实习期结束离开景德镇,回到北京完成毕业。李金辉的脑海里不断地在思考一件事情,专研绘画三十余年,在宣纸上,在版画上,在其它材质上都曾对绘画进行过很好的表现,也充分地表达了自己的艺术观点及思想。如何把这么多年对绘画的理解在陶瓷上呈现呢?换句话说,就是利用陶瓷这个载体及其工艺,来表现绘画,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李金辉心里。要找出答案,就要去问题的产生之地——景德镇

2012年2月28,二月的最后一天,春天的某一天,李金辉带着他心中的那个梦想来了,不同于第一次的"游览心态",这次他是来寻找答案的,来开创属于自己的陶瓷语言的。

片段五:陶瓷,让人欢喜让人忧

陶瓷既是艺术和工艺完美的结合,这是众所周知的。刚到景德镇时,好奇与有趣总是能激发画家们无比的创作欲望和兴奋。不过,等"蜜月期"结束,陶瓷工艺就会显露出它的"厉害",这总会让许多外来画家叫苦不迭。

李金辉当然也吃过工艺的苦头。有一次,他画了个三百件的瓷瓶,刚画完他挺满意,构图,线条,色调完全是按心中之想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可等烧完出窑的那一刻,李金辉懵了,"这是什么玩意,完全和我当时画的没有半点关系嘛!"他恨不得一块板砖砸过去。历经类似这样的场面之后,他认真学习钻研陶瓷工艺,慢慢地他能恰到好处地运用工艺。"画瓷不比宣纸上作画,笔落既成,陶瓷不等烧制出窑,都没法确定到底会是什么样。或欢喜或失望,总之让你牵肠挂肚。"李金辉常常感叹道。

这又是景德镇陶瓷的魅力所在,也让李金辉尝透了,只要陶瓷入窑彻夜辗转反侧的苦。套用一句古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瓷消得人憔悴。"

片段六:我的知音,我做主

在李金辉工作室一隅,一块刚烧制好的瓷板安静地依靠在墙边。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坐在山巅,山风吹起了他的发丝,衣襟也随风飘荡,他似在倾听山间之音,又似在聆听某种声音。有些人就曾不解地问李金辉:"为什么不画一位美人作为知音,既赏心悦目,又符合大众审美倾向,不是一举两得吗?何苦画一个糟老头子呢!?"

而李金辉觉得,美人何以为知音呢,并不是因为她拥有美丽的容颜,而应该是岁月的积淀,经受时间的考验,获得了人生的感悟,能在纷纷扰扰的世界之中找到,那一缕清净悠扬的人生之音。画中老头虽外表不美,但他拥有丰富的人生,睿智的思想,这些足以让他成为知音。

何苦,去纠结空虚的外表呢,我的知音,我做主。(邵文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