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作品,凝固永恒
在雕塑瓷厂一清幽之处,一排古色古香的平房,安静地"凝视"着来自四面八方朝圣陶瓷的人们。其中一间平房的门框之上悬挂着一块"陶瓷世家"的牌匾,这是景德镇陶瓷名家张正海的工作室。"陶瓷世家"是名副其实的,张正海不仅自己在陶瓷捏雕、镂雕技艺上,在景德镇雕塑艺术界首屈一指,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在景德镇瓷雕界自成一派。他的外祖父蔡金台是景德镇最早的"陶瓷美术家"之一,父亲张新喜也是景德镇雕塑界声名显赫的瓷雕老艺人,他们在景德镇陶瓷艺术界都有着自己的传奇故事。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朝没酒捏个仕女去换粮
提及外祖父,年近古稀的张正海依然记忆清晰,关于蔡金台这位瓷雕界名宿的轶事,不断涌向眼前,趣味十足,彷佛它们并未走远。
蔡金台十二岁开始随其叔父蔡寿生和蔡寿元两位著名瓷雕高手学习浮雕技艺。由于其聪颖好学,悟性十足,渐渐地他继承了前辈的高超技艺,精通圆雕、捏雕、镂雕和浮雕技艺。他精于制作古代仕女瓷雕,明眸皓齿发丝清晰可见,神态动人,惟妙惟肖,作品深受陶瓷经销商及各类收藏家的推崇。
本性随心不羁的蔡金台,不愿受到束缚,喜欢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以其瓷雕功力,开一家自己的瓷器店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他偏偏不愿过着安稳的生活,他专门帮各类红店接活,有活就干,没活就享受生活。只要手头有些钱,蔡金台就和老友推杯换盏或是以牌会友,日子过得极为随意。很多时候,他的牌友会特意邀上他出去聚赌,遇上蔡金台手头紧,这些人都会大方掏钱。这些红店佬的慷慨解囊,他们心里明白可是冲着蔡金台的手艺去的。蔡金台的仕女可是畅销货,一出手就是钱,根本不用担心他还不上赌账。
从重量级“打下手”到瓷雕名宿
张正海的父亲张新喜十二岁丧父,为了生存便从家乡丰城来到景德镇,投奔镂雕名家徐顺元并拜其为师。他在徐顺元门下一干就是十九年。
张新喜为人本分踏实,颇得徐顺元的喜爱。不过即使这样,徒弟想学得师傅的一招半式,并非易事。徐顺元在做瓷雕的时候总是一个人待在楼上的工作室,外人难得一窥究竟的。张新喜虽为徒弟,但很长一段时间他只是做些打杂的活。这要是换作性子急的人,早就撂挑子不干了。可张新喜坚持下来了,细心地观察,偷偷地学习,慢慢地他不仅掌握了镂雕的技艺,对师傅的捏雕、浮雕、圆雕技法也烂熟于心、运用娴熟。
技艺越发成熟的张新喜最终被师傅徐顺元看中,徐顺元创作了一件重要的镂雕龙舟作品,张新喜是唯一参与制作的助手。该作品不久便荣获了1932年美国芝加哥国际博览会金奖,此事轰动瓷坛,成为当时景德镇街知巷闻的大事。
解放后,张新喜在“雕塑瓷厂”的美研所从事瓷雕创新工作。由于他在瓷雕上技艺上的全面精通,1958年,为了庆祝建国十周年,他被借调到"部所"参与制作国庆献礼作品《龙船》,经过一年多艰苦努力,以及部陶研所《龙船》整个制作团队的辛苦付出,《龙船》一出便霸气十足,成为建国十周年最重大的献礼,被送往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
我的龙船我做主
生长在陶瓷氛围如此浓郁的家庭,走上瓷雕之路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事情。张正海幼时就更随父亲张新喜学艺,其间还不断地获得外祖父蔡金台的指点,可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不过,张正海并没有因为显赫的家庭背景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文革结束没多久,张正海写了份报告给“省陶瓷公司”,希望自己和父亲能从雕塑瓷厂的车间调回美研室工作,那里才是他们才智得以发挥的地方。没多久,他和父亲如愿以偿地回到了美研室。或许,因为当时年纪轻,意气风发,总想证明自己。张正海思考了许久,“从外祖父这辈起,就是瓷雕高手,而且我们家做龙船是出了名的拿手,不能在我手上荒废了。”
1972年,张正海开始创作自己的龙船,这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美研室的一些人,总是时不时地泼冷水“这么大尺寸的龙船能烧得出来吗?不如,你让你父亲帮你的忙,要不干脆龙船上的小人就用你父亲的,多省事呀。”听到这些话,张正海很平静地说:“我父亲的是我父亲的,我自己的要自己做。”
顶住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张正海专心于龙船的创作。龙船上小瓷人的选择,他也是颇费一番心思的,父亲的龙船上的小瓷人只是单独雕了仕女而已,显得有些单调,故事情节略显单薄。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张正海选择了《西厢记》的人物及其故事,把里面的经典片段创作进了龙船里,作品效果显得生动有趣。张正海的此件龙船作品被送往北京展出时,被评论为"这是国宝呀!",后来陈列在人民大会堂江西厅。
寿星终于可以男女平衡了
众所周知,传统的瓷雕里面寿星是位和蔼老爷爷的形象。曾经有人为庆祝冰心女士大寿时送了尊老寿星给她,冰心女士便打趣地在她的文章这样写道,你们手工艺人是不是太重男轻女了,连老寿星也只有男人的形象。这篇文章无意中被张正海看见,深受启发,“为什么不创作一尊女寿星的瓷雕呢?”
可张正海并没有见过冰心,不知其模样,为了能揣摩女寿星的样子,他翻看了一大批优秀的摄影作品,希望从中得到灵感。这其中他看到一张摄影作品,是一位农村的老妇,扁扁的嘴巴乐呵呵地笑着,样子慈祥可爱。“这不就是女寿星应该有的样子吗!”依据照片上的老妇,张正海创作了瓷雕《女寿星》。该作品通过民建组织送给了冰心女士,以庆祝其九十华诞。收到瓷雕《女寿星》的冰心很开心地在文章中写到:“我感到无尚幸福,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收到《女寿星》的女寿星。”
这些都是笔者在"陶瓷世家"听到的片段故事,而这些是我们有幸,还能分享他们的故事。在那里有太多的精彩与传奇飘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被湮没,只剩作品无言记录,让观者自己体会……(摘自景德镇广播电视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