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中国人的伟大发明和智慧结晶,在古代被视作中国的象征。汉字书法是中华民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陶瓷与书法,这两种看上似乎水火不相容的艺术,在一个人手中却神奇地衍生出一种新的艺术——陶瓷书法。这个人就是首届“中国百杰书法家”、“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的题写者,河南省中国画院院长张万庆先生。他是国内有史以来进行陶瓷书法系列性探索的第一人,并首次在我国陶瓷艺术界提出了“陶瓷书法”的命题及其概念,被人们称为“陶瓷书法的首探者”、“中国陶瓷书法第一人”。
近日,因机缘巧合,记者在张万庆先生位于郑州的家中与他有了近距离的接触。初见张万庆,白色且很长的眉毛让他看上去显得不怒自威,细细交谈才发现他不仅十分健谈,而且非常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艺术之路从开封起步
张万庆与古城开封颇有渊源,不仅仅是因为他曾在这里求学、工作,这里给他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更重要的是他的艺术之路就是从开封起步,这里是他起航的地方。
1938年,张万庆出生于河南省汝南县一个普通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1955年,17岁的张万庆考入河南大学,毕业后先是被分配到开封市展览馆任专业美工。1961年,河南省博物馆迁至郑州后,开封组建博物馆,张万庆又被调到开封博物馆工作。因河南省博物馆迁郑后,大量的古代碑刻没有转走,加上开封博物馆又接收了开封市文化局转来的石碑拓片和部分碑刻,所以当时开封博物馆的藏品极为丰富,非一般馆藏可比,尤其是碑刻收藏之多堪称中原之最。在博物馆的工作之变,使他有机会对馆藏书法艺术品和社会上的书法艺术品进行更全面、更细致的了解,并由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此期间,他不仅临习了各种碑帖,还向多位书法名家求教,刻苦钻研,在临习的基础上通过积极创新最终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张万庆的书法艺术初宗颜魏,继法篆隶,风格独具,其行草气度雄浑,洒脱飘逸,既有魏碑骨骼,又加颜字韵味;篆书古雅凝重,既有传统规格,又有金石结体;隶书笔墨沉厚,委婉含蓄,柔中见刚,独具魅力。可以说,正是在开封博物馆工作期间的经历和受开封深厚文化底蕴的滋养,为张万庆的艺术之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张万庆还喜欢收藏古钱币,在古钱币方面也很有研究。在开封博物馆工作期间,他从各种途径收藏了12万枚古钱币并全部献给开封博物馆。这12万枚古钱币,从上古至明清,应有尽有,无一不备,其中有不少还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为央视《夕阳红》题写栏目名
在张万庆的书架上放着一个圆形的瓷盘格外显眼,盘底上写着“夕阳红”三个红色的大字。《夕阳红》可是中央电视台唯一专为老年人开设的栏目,长期保持较高的收视率,满意度始终排前列,并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央电视台优秀栏目,莫非它们之间还有关系不成?果不其然。
1990年11月的一天,张万庆家里突然来了两位客人,寒暄之后方知,是中央电视台特派前来,因为有一档栏目即将开播,邀请张万庆为其书写“夕阳红”三个字。张万庆欣然应允,挥毫泼墨,一气呵成。事情过去后,张万庆也没太在意。1991年5月,他随团前往海南省海口市参加全国文化(文物)事业统计工作,晚宴期间,恰巧中央电视台播放新闻,其中一则就是《夕阳红》栏目即将开播,而那“夕阳红”三个字正是出自他的手笔。为人低调的张万庆并没有张扬,也没有跟任何人讲起。随着《夕阳红》这档栏目的热播,“夕阳红”三个字到底谁题写的引起不少人的猜测。有一年央视春晚的相声节目中,一名相声演员提问“夕阳红”三个字是谁写的,他的搭档被问得哑口无言。这个问题同时也成了老百姓热议的话题。
2009年10月26日,正值中国传统佳节九九重阳节,张万庆应邀参加新中国成立60周年“夕阳红”全国中老年人才艺展演。在活动现场,中央电视台《夕阳红》栏目主持人赵保乐、黄薇隆重介绍了张万庆,并证实了他就是《夕阳红》栏目名的书法题写者。原来,在当年《夕阳红》栏目开播前,中央电视台派出多名编导前往山东、河南、陕西等书法大省,共收集了27位书法名家题写的《夕阳红》书法作品,有篆、行、隶、楷、草各种书体,因张万庆书写的“夕阳红”三个字粗重雄健,气势豪迈,与栏目特色及老年人性格相得益彰,通过三轮筛选,最终选定了他写的“夕阳红”三个字作为栏目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张万庆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全国大奖,并多次在韩国、日本等国参展。他的书法作品中最为大家喜爱的有三件,除了为中央电视台题写的《夕阳红》外,还有广泛流传于海内外的篆书《家》及如诗如画的篆书《和》。他的篆书《家》被称为“几十年来传播到千家万户、最受欢迎的书法作品之一”,自1997年在中国美术馆展出以来,已先后被人以木雕、铜雕等形式制成了多种艺术品,在国内外广泛传播,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篆书《和》,深挖了“和”的演化史,通过笔墨的变化与结构的夸张,说明了万物和谐共生的道理。
为了表彰他在书法研究与书画组织方面的成绩,1997年,文化部破例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张万庆书法篆刻作品展”。展览的前言中有这样一句话:“以文化部的名义为健在的书法家举办个人展览,这还是第一次。”张万庆还被中国文联评为首届“中国百杰书法家”、文化部首届“德艺双馨艺术家”。
首提“陶瓷书法”命题及其概念
陶瓷和书法作为中华文化的两大国粹,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陶瓷制作工艺复杂,既要求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又要精通烧制技术和造型能力,自古就有“土与火的艺术”之称,难度较大,成功率低;书法在宣纸上用墨书写,难度较小,成功率高。但纸质作品年代久远极易破损、霉变,不易保存,而陶瓷一旦留存下来,虽经千万年而色泽韵味依然。张万庆把这两个国粹自然融合,互相映衬,使其成为固化的艺术,被视为“中华一绝”。
1998年,张万庆接到退休通知的前六天,他接到时任江西省陶瓷研究所所长、景德镇市书法协会会长刘翮天的电话,邀请他去江西一起研讨陶瓷艺术。张万庆办理完退休手续后的第六天,就踏上了南下的列车,来到了“瓷都”景德镇。张万庆探寻陶瓷书法之路由此开始。
在景德镇,看着眼前一个个单色的陶瓷,爱琢磨的张万庆总觉得单调。古代陶器上是有文字标志的,由工匠书写而成,但到了东汉,青釉瓷器兴起,因为釉色原因,陶瓷上文字就少了。一个胆大的设想在张万庆脑海萦绕,能不能把书法与陶瓷这两个国粹进行融合升华。
说做就做,张万庆开始蹲作坊,入灶间,天天围着陶瓷坯胎转,尝试在陶板瓷板上设计,用釉上技法在陶瓷上雕刻。然而,事情并不像当初想得那么简单,两只“拦路虎”拦在了张万庆面前。第一个难题是近现代陶瓷能看到书画或文字的只有青花瓷和宜兴紫砂陶,但青花瓷上的文字都是陶艺工匠以简单手法为之,谈不上书法韵味,文字充其量是个陪衬,究其原因是在传统意识里,陶瓷界和书法界互不往来。第二个难题是宜兴紫砂陶一般不上釉,而是充分利用陶土本色,其所用陶土属含铁质黏土质粉砂岩,可直接在瓷胎上创作书画。
经过不懈努力,张万庆找到了解决办法。他从陶瓷器型上下工夫,用釉中和釉下工艺技法创作书法。墨遇高温即烟消云散,他想到了笔蘸釉色;器型瓷胎质地较硬,用普通毛笔不起任何作用,他想到了篆刻。而他先前在石膏房和银器店工作过,学过版画油画塑造形象,搞过金石篆刻,懂得阴刻阳雕,还创作过数百幅木雕书法,此时全部派上了用场。
2000年春,他亲自设计、制胎、书写、篆刻的数十件青花陶瓷烧制成功。书法与陶瓷有机结合的梦想终于实现,此事轰动了景德镇陶瓷界。为此,景德镇30多位陶瓷界专家大师齐聚一堂,专门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张万庆书法艺术评审会”,他们一致认为张万庆的举措对陶瓷艺术再造和提升具有借鉴意义和学术价值。
于是,年过六旬的张万庆马不停蹄地往返于景德镇、佛山、邯郸、淄博、宜兴、跃州、禹州和汝州等十多个陶瓷基地,以陶瓷为载体进行书法创作,历时十余年,行程数万里,花掉了自己几十万元积蓄,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成功地创作出十大系列陶瓷书法作品3000多件,将陶瓷与书法这两种国粹融为一体,为书法艺术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2007年,张万庆书法艺术与陶瓷书法艺术展在北京开展,引起关注,短短8天吸引了数万名观众前来观展。业界专家评价张万庆的陶瓷书法,刀笔融会,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了陶瓷书法潇洒风流尽变穷奇的审美活力。
张万庆的陶瓷书法,是凭借书法的功力,采用陶瓷制作中的阳刻、堆塑等多种技法,使书法在陶瓷上得以立体化和三维体现,是陶瓷与书法两种艺术完美的结合与融会,二者彼此映衬,相得益彰。他创作的陶瓷书法作品,既有凝重、大气、浓厚、质朴的四尺大件,又有妍丽、华贵、隽秀、别致的方寸小件,大者与人比肩,小者可把玩掌上。他的陶瓷书法艺术创作时间之长、跨域之广、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创作之精,为陶瓷艺术之集大成,开拓了一个新的艺术门类,为艺术陶瓷探索了一条新路,形成了新的“陶瓷书法艺术”,并创造了一种新的陶瓷艺术美学价值。中国书协副主席、中国刻字学会会长权希军称赞:“张万庆的陶瓷书法颇有新意,是一项创举。”国内著名陶艺大师刘翮天、梅文鼎、宋汉棠、刘立中、方一鸣等人说:“张万庆先生的陶瓷书法是对陶瓷与书法两个领域的贡献,其作品是‘陶书合魂’的典范,为国内‘陶书探艺第一人’。”张万庆首次在我国陶瓷艺术界提出了“陶瓷书法”的命题及其概念,被人们称为“陶瓷书法的首探者”、“中国陶瓷书法第一人”。
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广东佛山,他为了寻找到我国唯一一座保留最原始的陶瓷烧制基地——南风古灶厂,在乡村小旅店独自躺在冷被窝,喝着凉开水,啃俩剩粽子,度过除夕夜。由于长时间的窑火炙烤,张万庆曾两次双目失明,两次被家人和朋友送到医院医治,动手术才得以复明。
弘扬传统文化
今年 4月10日,由河南省文化厅、河南省政府外事侨务办公室、河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主办,河南省博物院、河南省客家联谊会承办的“张万庆客家文化书法展”在河南省博物院开幕。书法展采用书法形式立体展示了客家古今文化成果,内容包括客家史诗、客家圣地、客家名人、客家建筑、客家习俗、客家妇女、客家文艺、客家教化和客家精神,共九个部分、三百八十余件作品,都是张万庆《客家文化书法集》的书稿原件,对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具有特殊的艺术价值。采用书法的形式艺术化地反映客家历史,这算一次大胆地尝试。
张万庆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多年来,他一直执著于用书法独特的艺术形式,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自1994年以来,张万庆多次到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福建上杭和河南固始等地考察客家文化。他常说:“弘扬客家文化能够提升中华民族的爱国心和凝聚力。”2003年10月,世界客属第十八届恳亲大会拜祖活动在郑州举行,张万庆创作了自撰韵文《客家人》16米巨幅书法长卷。2012年1月15日,“张万庆龙文化书法展”在河南省博物院开幕,参展作品共有500余幅龙文化书法作品和陶瓷书法作品,26天展期观众3万余人,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作品通过对中国数千年有关龙的图案及金文、象形文、大篆、小篆、草书、隶书、甲骨文、爨书、帛书等多种书体的艺术归纳,展示龙文字的起源与演化,融知识性、思想性与艺术欣赏性于一体,深受人们的喜爱。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已年过七旬,但张万庆并没有停下脚步,依然在为弘扬传统文化而努力着。他透露,世界客属第26届恳亲大会将于2013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届时,他将会在印度尼西亚举办客家文化书法展,回来后还要在梅州继续举办。此外,他首次以不同的笔、墨、纸、色彩、字体、技法及艺术书法形式专题创作的《客家文化书法集》不久将与大家见面。
采访结束后,记者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平静,张万庆先生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就像一座丰碑,永远伫立在天地之间,屹立在人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