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山位于中国东部山东半岛的中心地带,距离北京大约四百多公里。小城三面环山,一条小河从城区穿过,特有的土质使得这个地方与陶瓷琉璃结缘至深,是中国著名的“陶琉之乡”。这里的人们一代一代继承着祖辈流传下来的手艺,百年不辍,那种追求和传承几乎变成了一种习俗。在这里,陶瓷琉璃不仅是生活的依靠,更是一种执着、一种梦想、一种无法忘却的记忆。
2013年6月底,国际台记者专程来到博山,寻访了几位工艺美术大师和年轻艺术家。从今天起,邀请您收听系列录音报道《陶风琉韵追梦人》。首先您将认识博山美术陶瓷行业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中国著名的陶瓷艺术家朱一圭先生。
朱一圭先生今年有74岁高龄了。他从小酷爱绘画,后来在博山的一个制陶作坊里当学徒。除陶瓷外,他还潜心研究绘画、雕刻等相通的艺术门类,可谓汇通古今中外,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他1981年复原了龙山文化中的黑蛋壳陶,1994年再现了宋代花斑玛瑙釉。但他最大的贡献还是1975年首创了立粉画法,改写了我国数千年黑釉陶不能着彩的历史。朱老介绍说,黑陶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作贩夫走卒所用的“贫贱者用的低等陶”。
“蒲松林记载,说博山做不出好东西来,只能做出些黑釉陶瓷,农民使用的东西。”
朱老的技法让黑陶如花般美丽绽放。他创作的高温乌金釉立粉彩陶挂盘《竹鸡》在邓小平1979年访美时作为国礼赠与美国参议院、众议院。今天,只能给农民使用的陶瓷终于走上了大雅之堂。
尽管已经74岁高龄了,朱老还在不断创新。博山区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周峰介绍说:“朱老一直在做高温彩釉和壁画结合这方面研究。今天我刚刚去了(他那)。又听了他介绍最近搞的一个科研项目。我觉得像朱老这样的精神应该在年轻陶琉艺术大师中推广。”
关于创新,朱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创新是必须的,因为时代在前进,要跟着时代的脚步,但是创新必须要有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必须先要有非常深厚的传统积累才行。真正传统的东西,哪样东西仔细挖掘挖掘,都非常了不起。”
朱老非常推崇传统的技艺传承方式,他说:“我们那个时候,都是有那么一个工作室,现在叫工作室了,过去叫作坊,和现在的教学方法不太一样。像过去,作坊老师如果想带出个徒弟,就教三年,然后,这个地方(作坊)就交给学生了,这样,老师就给学生找到了工作的地方了,这样,传承起来就很严密了。”
朱老年轻时曾在景德镇学习过一段时间,那段经历的学习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60年在景德镇学习半年。当时,有个姓刘的师傅,(他的)水点桃花可谓是绝技。大英博物馆都收藏了他的作品。水点桃花有一层白粉,上釉时,既要达到看上去有种流动的感觉,一层一层(釉色)重复,这样烧出来,就跟真的桃花一模一样。”
朱老说,要想达到这样的水平,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能有急功近利之心,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实际操作的锻炼,须得耐得住寂寞。
“(陶瓷)这个东西需要学习好多年。没有十年没法培养出一个人才来。过去作坊老师说:才抵一担,躬身十年。一点东西,没有十年都弄不清楚它。”
在他看来,一些学陶瓷出身的人,搞了五六年陶瓷后却又改行了,着实可惜可叹。
“学陶瓷,首先得从零开始,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是很费劲的,要把这一段时间熬过去。要沉下心来,别考虑挣多少钱,挣钱其实是很容易的,搞对了,挣钱非常容易。”
朱老指着窗边立着的几个巴掌大的人偶说,“这么小一个都卖100块钱,所以,现在真正学陶瓷还是蛮有学头的。”
中国“陶琉之乡”的手艺人和艺术家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给我们十分钟,带您走进他们的艺术梦想和人生。
为了把这份来自远古的辉煌传承下去,也为了保留住博山陶瓷最传统、最本真、最核心的东西,朱老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创办了自己的陶瓷艺术研究所——圭炎陶瓷艺术研究所。目前,在他的研究所里工作着不少志同道合的陶瓷人。
“目前有十来个工人,都是当时厂里车间的工人。”
“(我)姓房,我跟朱老干的年头多了。三十年了。我们是工人。上釉,翻模,搞成型设计。”
他们在朱老的带领下,都还沿着传统的陶瓷工艺思路在做东西,忠实于传统技艺的本质和要求。
“(比如说)一个碗,这(碗)口,这一点叫颈,就是脖子,再往下叫肩,然后是腹,碗底则为足。口、颈、肩、腹、足就像人体。古人认为,每一样作品都要讲究这些。如果忽略了这些,从(陶瓷作品的)造型上来说,就会出现问题。”
在实际操作方面,比如说对于颜色的研究和积累,朱老认为,除了在学院里学习的水彩学,更重要的是实践中的经验积累。
“哪个颜色和哪个颜色搭最好看,记住它,一个一个来,记得多了,就学会了。我所谓的颜色学,是按照咱们传统的东西和法国印象派的水彩学结合起来。这样既能发挥我们古老技艺的特色,又能符合国外的审美。”
朱老的研究所已经跟中央美院建立了牢固的合作关系,每年都会有美院的学生来朱老这里学习,接受传统陶瓷艺术的熏陶。刘龑是中央美院大三的学生,从2012年六月开始,他和另一位同学在朱老这里学习已经一年多了。
“美院每年都会组织学生来这里实习,大概是暑假一个月的时间,来这里听朱老讲课,这里跟我们学校很长时间了,大概有二三十年的合作关系。我们来这里学的东西非常多,这一年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跟朱老、工作室的师傅都学到很多东西,有些师傅的手艺都特别好,在学校里是见不到的”。
这两位同学都是学校里的佼佼者,经过层层选拔获得了来朱老这里学习的机会。平时也非常刻苦。
“来这干都是没日没夜的,设计都设计到晚上一点”。
对于这种肯吃苦愿意学的后辈,朱老从来都是竭尽全力把自己的经验传授给他们。
“老先生人特别好,亲自给我们上课、指导,非常耐心,(我们)感觉(朱老)肚子里有一大把东西,也是他那种心情,急于把他的技艺传授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