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 为“景德镇原创陶瓷作品展”喝彩

陶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积淀;陶瓷,是美丽中国的国家名片。

将美术的元素汇入陶瓷,或者用陶瓷的工艺承载美术,无疑是将陶瓷产品推向艺术、让美术作品回归自然的一条极好的途径……

艺术的本质是“创造新型之美”,即要通过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手段,创造出新鲜的、活泼的、能够给人以“美感”的作品来。

绘画,作为艺术的一个门类,必然地要牵涉到绘画作品的主题思想即立意的问题;绘画过程的创作手法即技法的问题;还有诸如绘画作品的后期制作、推广运用等一系列的问题。统而言之,只要想让一件绘画作品成为真正的“艺术品”,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绘画观,并在获取艺术灵感的基础上,按照艺术的规律,处理好所有艺术性的问题。

那么,撇开“瓷雕”、“陶艺”不谈,仅就“瓷画”的艺术性而言,应该怎样去加以理解呢?

从2013年11月23日开始,在子易堂美术馆一直展至12月3日结束的“景德镇原创陶瓷作品展”用作品进行了解答。

原创

纵观上千年来景德镇的瓷画发展历史不难看出,古代瓷画很多是由宫廷画家或民间画家设计出“画样”,由那些专事瓷上绘画的工匠们依葫芦画瓢形成的,很少有人亲自设计、亲自绘制瓷画作品,且亲临窑口、亲自烧制的……直至民国年间,“珠山八友”问世,景德镇才出现了陶瓷艺人以胎为纸、以瓷入画的盛况。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轻工业部曾组织国内陶瓷生产人员生产出大量“仿古瓷”、“出口瓷”,瓷画创作退居了陶瓷工艺品制作的二线,“瓷画”几乎被挤出了“美术”的大门之外……

继前不久在江西画院在江西美术馆举办“瓷话鄱湖——江西美术家瓷上绘画作品展”之后,由原创陶瓷画家的领军人物、景德镇美协副主席龚循明发起组织、有况冬苟、陈小青、李泉、徐文强、熊亚辉、陈少岳、韩子丰等中青年美术家加盟的“景德镇原创陶瓷作品展”为“美术”重归“陶艺”领域开了个好头。

从他们这一次所展出的近40件原创陶瓷作品中,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作品不仅有生活、有思想,有很高的美术造诣,而且有很深的工艺水平。譬如,李泉创作的一组以藏地风情为主线的系列作品,就是他10余次穿越青藏、新疆、云贵川、内蒙及东北采风后,将藏传文化与陶瓷工艺有机结合,形成自己独特的陶瓷艺术风格的原创陶瓷作品。

手绘

中国水墨画讲究手绘和不可复制性,这是由它的绘画载体、绘画材料与绘画手法所决定的。手绘应该说是绘画的艺术性对画家的一个要求。

曾经在江西画院设立在景德镇的“丘玮、丘斌瓷上绘画工作室”看到他们采用在坯体上刻制图案的方式创作的几幅“影青瓷”作品。当时便问丘玮: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的,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现在这里还有不少懂得影青瓷制作方法、制作工艺的工厂和工人,你们何不绘出画样,交给他们去制作呢?丘玮当即十分肯定地否认了这个提议。他说:不是他们制作不出来,而是怕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我们自己的设计理念、构图方法,乃至我们所用的刀法、线条……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换了别人,恐怕是要大打折扣的。”

丘氏兄弟的艺术观念、创作态度对有关于瓷画的手绘问题已经作出了解答。景德镇的这批原创陶瓷画家们则更是用他们的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

2011年和2012年先后两次在上海刘海粟艺术馆和北京炎黄美术馆举办陶瓷绘画个展的龚循明,一改他原有的风格,带来了他的新作——集合素描、现代装饰、雕刻等多种技法形成的抽象人物画与《踏浪高歌图》。

诚然,他并没有像丘氏兄弟那样完全采用在坯体上刻制图案的方式进行创作,也没有完全按照“影青瓷”的要求去追求一种陶瓷工艺的效果,却非常强烈地显示出了他手绘的力量。

继承

几千年来,中国陶瓷从“陶”到“瓷”;由釉下、釉中而釉上,再由釉上、釉中回到釉下;从用简单的饰纹构图,到形成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画面感觉,经历了无数次水土与炉火考验,并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宝贵的经验。作为当代的陶艺工作者,尤其是有作为的陶瓷美术家,要了解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历史,更要继承中国陶瓷艺术的优良传统。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陶瓷文化发扬光大。

2004年10月,景德镇官方举办了第一届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那次博览会上,人们不仅能够看到了许多新人、新作,更看到了许多新工艺、新方法,其如我国宋代已经形成,后来几乎失传,直至上世纪70年代由国家轻工业部组织包括江西景德镇在内全国九个地区和单位进行试制和生产的“结晶釉”工艺产品。

在这一次原创陶瓷作品展上,虽然没有见着“祭红”与“结晶釉”一般的工艺美术作品,但使用高温颜色釉制作的作品却比比皆是。譬如陈少岳采用高温颜色釉糅合中国水墨、抽象表现及装饰主义手法创作的戏剧人物画和宗教题材画就明显地将汤显祖的戏曲中的浪漫主义与中国画笔墨运用到了陶瓷上,加上他自己对景德镇传统工艺的理解,便形成了传统意义上的“窑变”的作品。

创新

纵观这次展出的作品,不难看出:瓷画并没有一个特定的语言形式,换言之,在瓷面上作画,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定和明显的特色。但是,以瓷器的包容性即瓷器作为一种绘画的载体而言,它可以包容当今“美术”所能涵盖的一切种类,如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铜版画,甚至雕塑、雕刻等造型艺术。譬如出生于内蒙古鄂尔多斯,曾经在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学习油画,后进修于中央美术美院、现任职于景德镇陶艺术瓷研究院的韩子丰所创作的几幅人物画作给人的完全是一种油画的感觉。又如江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况坚(况冬苟)的几幅用笔泼辣,又不失细腻;构图简洁,又不乏大气的山水画。但如果不挑明它们是“瓷画”,恐怕不少人都会将它作“国画”看。因此,“瓷画”特有的语言形式,是当代美术家与工艺美术家应该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

中国瓷画工艺精湛,研究领域十分广阔。且不说对包括作为瓷画载体的陶瓷器型、色料和烧制工艺的研究,如何让不同画种在瓷器上的表现透出一种陶瓷特有的“语言”就大有研究的空间。作为陶瓷工艺美术家,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加强美术功底的同时,寻找到合适的工艺过程,而作为美术家,却必然地要在陶瓷工艺领域寻求一种新的东西以充实自己的美术天分。如果陶瓷工艺美术家与美术家能够从“提升中国陶瓷艺术品的文化品位”出发,很好地加以互联互通,那将是中国陶瓷界与美术界的一大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