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转型、技术改造、节能减排,这些从来都是陶瓷行业绕不开的话题。而作为国内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佛山(楼盘)的陶瓷产业,近几年更是经历了一系列深刻的变革。时至今日,这样一个转型升级的过程仍在持续。然而,在市场和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下,也让这个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莫衷一是。
8月22日下午,记者在中国陶瓷产业总部基地发现,这个佛山陶瓷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重点项目,虽然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但人流、车流则较为稀少,多少显得有些冷清,一些店铺甚至直接关门歇业。
“从一开始我就在这里上班,这里的人一直就不多,一个人可以负责一大片的卫生也没多少活。”一位基地的保洁人员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
“位置太偏,谁会大老远跑到这里来买陶瓷。”在一家店面空旷的陶瓷展厅里,负责人表示,除了展销业务,陶瓷基地其他的功能也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退二进三的陶瓷总部基地
佛山的中国陶瓷总部基地自2008年10月18日正式营业,距今已经有近5年的时间。按照当年的规划,这个国内首家专业性陶瓷产业总部基地,被佛山市政府认定为陶瓷产业优化升级的重点项目,并作为佛山发展陶瓷总部经济的首个落地项目列入政策扶持范围。
佛山市政府期望通过外迁部分陶瓷生产线而腾出空间发展陶瓷“总部经济”,也就是在外迁产能的同时将佛山陶瓷产业的上下游部分保留下来,比如上游的设计策划、机械装备、研究开发等,下游的营销总部、出口基地、物流等,另外还有陶瓷产品的质检、分析、认证以及会展经济等,从而打造佛山陶瓷的总部经济。
“总部经济死路一条。”著名区域经济研究专家、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教授丁力当年就曾对这种定位提出严重质疑,“第三产业是依附在第二产业之上的,‘优二进三’千万不能变成‘退二进三”。
丁力认为,对陶瓷企业而言,无论是销售、创意,还是研发、物流等,都是与生产紧密结合的。“不谈销售,就陶瓷研发而言,绝不是仅凭几台电脑画画而已,必须与生产工艺紧密结合。”
上述店面负责人也提出了质疑,“外地的官员也会算账的,你去他们那里生产,回来这里销售,把税都交给佛山,这可能吗?”
至于陶瓷销售能否与生产分开?中国陶瓷总部基地的运营方可能也并没有完全想清楚。
“没有了陶瓷厂,何谈总部经济?”佛山市威臣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罗志健对记者表示。
政府主导下的“腾笼换鸟”
事实上,总部基地的建设仅是佛山陶瓷产业升级“腾笼换鸟”的一个侧面,更大的动作在于对于陶瓷企业的“关、停、转”上。
所谓“腾笼换鸟”(“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双转移战略)是广东省委在2008年以文件形式正式提出的。
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第二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事实上,该战略实施以来一直饱受争议。战略提出的当年即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企业倒闭潮”和“民工返乡潮”同时出现。然而当时的主政者力排众议,表示政府不能去救“落后生产力”,“金融危机办到了政府想办但办不到的事”。
同年4月,佛山市政府连续出台三个文件(《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佛山市陶瓷产业扶优扶强若干政策措施》、《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
根据文件精神,佛山市以节能减排为切入口,实行分类指导,提出“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按照要求,不能达到环境目标的企业都必须在限期内转移。因此,佛山80%~90%的陶瓷企业都需要外迁。
提起始于2008年的“腾笼换鸟”,广东佛山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重光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李重光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一个陶瓷厂要搬迁,除了压机可以搬走之外,其他设备基本上成了废铁,整个工厂可以再利用的资产不足两成。
在《佛山市陶瓷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中列举了陶瓷产业的“多宗罪”:环境污染依然严重、节能降耗任务艰巨、资源约束日益突出、自主创新有待加强、企业不够大不够强、行业自律管理较弱、国际市场存在障碍。
《佛山市陶瓷产业结构调整评价指导方案》则对企业在清洁生产、能耗、所使用能源、环保、交通运输、税务、生产能力等十个方面提出了要求,每一项都有具体指标,并要求“检查评价未达到要求的企业,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限期整改,在规定时限不能达到要求、符合关闭条件的,将依法实施关闭”。
时任佛山市委书记的林元和曾明确表示,“宁舍一点GDP,也要换回青山绿水”、“佛山工业总产值有好几千亿元,舍掉污染企业,少收入几十万或百亿元不会出什么问题”。
当地政府的行事逻辑显然没有得到当时全体陶瓷行业从业者的认同,陶瓷老板们认为,政府做出如此重大的产业调整举措,没有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是政府绕过企业和行业协会的单方强势行动。
当时,佛山市政府曾组织召开过一次工商、环保、税务、公安、经贸等职能部门的专题会议,会议认为“陶瓷企业根本不具有与政府博弈的能力”,“当时有人建议,如果企业不听话,就让税务部门每月查税一次,环保部门每周抽样一次,交警部门可以将超载检查站设在厂门口,而且那时的供电指标严重不足,可以随时停电。”
据一位陶企老板向记者介绍,有一家企业开始时死扛,迟迟没有签订关停承诺书,这令当地镇政府颇为恼火,几部警车停在厂区门口,七个部门轮番上阵检查,最后这家企业只得就范。
“当时,我们新增的两条生产线投产还不到两年。”一位陶企负责人告诉记者,他在佛山做了20多年生意,还从没有过这样的遭遇,“对佛山很失望了”。
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佛山的陶瓷企业由2007年的600多家下降到了今天的不足60家。
市场倒逼的逻辑
事实上,市场倒逼机制下的产业转移和升级早在本世纪初就已经开始了,并且一直在持续发挥着作用。佛山陶瓷转移的主要承接地是四川(楼盘)夹江、江西高安等地。在当时掀起的这股“东陶西进”热潮中,部分企业也向佛山周边广东省内的肇庆(楼盘)、清远(楼盘)及河源(楼盘)等地转移。“当时我们外迁主要是布局区域市场。”李重光表示。
“由于珠三角经济较为发达,企业在各方面的经营成本都比较高。”李重光告诉记者,以四川夹江县为例,其土地成本仅为目前佛山地区平均土地成本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加之人力成本、能源成本、运输成本等,企业都会考虑外迁。
佛山陶瓷协会前秘书长尹虹告诉记者,在市场机制的主导下,佛山陶瓷的市场占有率已经从最高峰的近70%下降到了目前的不足30%。目前在几乎所有的佛山陶瓷品牌都或多或少向国内其他产区进行了转移,或是设有生产线、或是建有新厂。
尹虹同时表示,在高成本的压力下,只有高附加值的产品能够在佛山本地生存下来。这样迫使当地的陶瓷产业不断升级,以提高其附加值。
事实上,政府产业调整的方向与市场机制的方向是一致的,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的强制手段似乎也并无不妥。对此,尹虹也一直在进行这方面的思考:“如果市场意志与政府意志二者相悖,那显然应该遵从市场规律;如果二者逻辑相同,则完全可以靠市场自身规律行事,而不需要政府画蛇添足来干预市场。”
“市场倒逼是‘温水煮青蛙’,先知先觉者感觉到水温的上升会提前跳出来,反映迟钝的则被市场淘汰。而政府主导则是把青蛙直接扔到开水里面。市场是一种温和的优胜劣汰机制,而政府则不然。”李重光说。
丁力也认为,佛山陶瓷的产业转移升级在珠三角地区是做得比较突出的,但是这种由政府推动的“一刀切”转移,没有完全按照市场化要求来做,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