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沁,汪派山水新传奇

汪沁,善饮、喜钓,钟情山水、常如闲云野鹤,出没在城市周边的野山与水库,父亲汪平孙的突然去世,一下子把他推向了前台。

起源

“汪派山水”瓷画的源头来自民国时期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光绪32年,22岁的汪野亭告别了私塾教学,来到“江西省立窑业学堂”学艺,师从张晓耕、潘匋宇学花鸟画。3年后完成学业到景德镇从事专业绘瓷,并改学山水,初仿清初四王,汪野亭早期瓷画亦受程门一派浅绛山水的影响,程门是同光时期以“文人画”入瓷的先驱。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汪野亭的山水也以工笔转向写意,主张“以形写意”,逐渐形成了他的山水瓷画的鲜明个性,笔力劲爽、设色幽淡明润,意境清雅隽永。

汪野亭以青绿山水影响巨大。以国画融入陶瓷中,这在山水题材上难度更大,因为釉料在陶瓷绘画中不像水墨在宣纸上那样容易挥写皴染,这就限制了瓷上山水的表现形式。汪野亭先生开拓创新,别开生面地将国画山水绘画的神韵融入陶瓷创作中,使瓷山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在结合的过程中,不仅对景德镇传统的彩绘工艺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也对传统“文人画”作了一些内容和形式上的调整。

汪野亭的陶瓷艺术创作不仅丰富了陶瓷艺术的表现形式,提高了陶瓷艺术的文化内涵,亦为陶瓷艺术领域开拓了新的审美范畴。他所开创的瓷上山水画风后来被誉为“汪派山水”。此后他的子孙辈沿传相袭的山水瓷板画流派,在近现代陶瓷艺术的领域里绽放出瑰丽的色彩。


第二代

“汪派山水”瓷画传承到第二代传人,其中成就最大的是汪小亭,他是汪野亭长子,自幼随父习画,颇得真传。汪小亭1906年出生于乐平,1921年入私塾读《四书》、《五经》。1923年随父学画。早期画风酷似其父,运笔轻灵巧逸,构图疏松淡致,画面清丽秀雅,四十年代中期与王小帆、徐天梅等被时人称为“八小名家”。

汪小亭一生经历坎坷,有着较为丰富的阅历。他画的山水并不是具体的哪一片山,哪一汪水,而是他心中的山。他落笔瓷画的时候,不需要画稿,不需要参考,只要静思一会儿,就会出现不凡的景色。

从艺术成就来说,汪小亭不在他的父亲汪野亭之下。不过,生不逢时,汪小亭是一位被时代耽误的陶瓷大师。抗日战争期间被抓去当“壮丁”,抗战胜利前夕回到家乡乐平农村,生活困顿潦倒,为了生计常常以画易物,或是为村民画些小物件换来一顿半餐。由于,他从小生长在农村,抗战时期又长期逃难在外,四处奔波,心中极为渴望安定的生活环境,所以,汪小亭画笔下的山山水水,宁静,悠然,完全没有颠沛流离之感,完全将心中的理想山水跃然瓷面,形神尽其妙,作品极富内涵,意境深远。

汪小亭的作品是拍卖场上的明星,落槌价屡创新高,但他一生坎坷、贫困。中年的时候终于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当时国家一穷二白,对于杰出劳动者的奖励往往只停留在精神层面,即便有物质奖励,也是十分轻微,而汪小亭却有过一次物质与精神的重奖。

上世纪五十年代,刚解放不久,江西景德镇的人们虽然和全国其他地方一样沉浸在翻身做主人的喜悦中,但社会物资十分匮乏,很多人粗茶淡饭,穿的粗布衣服上补丁摞补丁。

这是普普通通的一天,瓷都的天空被窑烟笼罩。景德镇工艺美术社却洋溢着幸福与喜悦的气氛,因为他们迎来了一位珍贵的客人邵式平。邵式平是当时的江西省省长,人们对这位首长敬重的同时,更有着亲近感。原来,他在土地革命时期已是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闽赣苏区的创始人、领导者。

邵式平似乎对瓷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他走到了汪小亭工作台前,仔细观看着画者在瓷瓶上山水画的精妙落笔。这不是庐山,不是井冈山,但有着庐山的秀美,井冈山的气势。邵式平看懂了,他知道,作者胸中有山,他画的是胸中的山山水水。

工艺美术社的社长向邵式平介绍说,这位能用粗笔看似随意挥洒,让白色瓷器带上不凡山水的彩绘工人正是民国瓷绘名家汪野亭之子。邵式平此时目光从山水移向了这位中年画者的身上。汪小亭穿着蓝色的粗布衣服,衣服上落了好几块补丁。

第二天美术社领导将一套崭新的毛料呢子制服交到了汪小亭手上。这是省长对于汪小亭的特殊奖励。汪小亭受宠若惊,捧着毛料呢子制服的双手微微颤抖着。要知道当时就是县长,县委书记也没有这个待遇。如今一个普通的瓷绘工人却得到了一套这样的服装,这既是精神重奖,也是物资重奖,更是对汪派山水认可、对瓷画艺术的肯定。此事,已然过去半个多世纪,在景德镇却依然是美谈,依然被人津津乐道。

1970年,汪小亭去世,他留下的作品不多,但每一件都非常珍贵,市场价已与他的父辈“珠山八友”比肩。虽然他早早地与世长辞,值得欣慰的是,他的瓷画技艺得到了很好传承,他的儿孙们现在已是景德镇瓷画艺术的中坚人物。汪小亭在汪派瓷画艺术中,起到了承上又启下的作用,四十年过去了,人们对这位艺术家依然敬重。

第三代

第三代传人的代表是汪平孙,他是汪野亭之长孙,小亭之长子,自幼受家庭熏陶,拥有深厚的陶瓷艺术的底蕴。阴差阳错,命运的作弄,系出陶瓷世家名门,又有深厚绘画功底的汪平孙,1951年,汪平孙考入“江西师大”的前身攻读中文专业,毕业后留在了南昌做了一名中学的语文教师。不过,这一经历却给他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使他日后的“回归”产生了“井喷”。每逢寒暑假,汪平孙便会携家带眷回到景德镇,与妹妹汪桂英一同研究山水技法瓷上创作,这样的场景给当时尚幼的汪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每每回忆其都宛如昨日半清晰,亲切。

1991年,汪平孙退休后在景德镇建立画室,正式下海从事瓷画创作,正式继承了祖父的艺术流派,接过父辈的衣钵。经过多年的刻苦探索,其作品构图不拘一格,笔触枯润兼施,设色雅致清秀,意境含韵深婉,既有其祖的传统,又有创新的清新。他的创作意境,正如他诗中所云:“千形万象入双瞳,默化潜移俱贯通。淘尽平庸天巧现,风光出自性情中。”这其间还有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一日,汪平孙又像往日一般,守着窑炉等待作品出窑,真是无巧不成书,作品刚出炉不久,专于收藏“珠山八友”的收藏家熊中富路过便瞧见了,汪平孙的作品,不禁大呼:“这东西极有汪野亭的风范。”详细一聊得知面前的老者是汪氏家族的后人,更是有了说不完的话,就这样二人相谈甚欢。也就是从那次不期而遇之后,一个念头在汪平孙的心中萌发,汪氏山水一脉相承,从汪野亭到汪小亭再到汪氏后辈,这不正是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汪派山水”吗?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到二十世纪初,历经数年的实践与理论的积累,汪平孙编写的《汪派山水》正式将这个生生不息的家族技艺介绍给世人,从此,人们便真真正正知道了,景德镇的瓷画山水,有汪派山水,这是一种风格独特的山水人文。

第四代

“汪派山水”延绵跌宕一个多世纪,如今,传承到第四代,汪沁便是其中的代表。汪沁是汪平孙之子,从小就受父亲的熏陶,热爱陶瓷艺术,也耳闻家族有着辉煌的艺术成就。小时候,就常常在父亲侧边,洗笔,研墨,看着父亲作画,或是节假日跟随父亲回景德镇陶瓷为伴,潜移默化之中,汪沁注定是要接过父辈的画笔,继续将“汪派山水”发扬光大的。

父亲退休之前,汪沁在南昌念书,学习的专业与艺术,与陶瓷毫不相干。不过,自从父亲退休之后回到景德镇,回归陶瓷绘画的世界,汪沁也绝然地丢下所学的专业,投身到当时并不景气的陶瓷行业,在南昌开了一家,当时全南昌唯一家经营“名人名作”的陶瓷店。那时,整个陶瓷行业处于低迷状态,汪沁的陶瓷店生意并不好,平日里,坐在店铺里的汪沁便有大把的时间作画,仔细揣摩,陶瓷名家的作品,这段时间的沉淀,给予了汪沁很好的锻炼。随着父亲在景德镇越画越稳,汪沁不久之后也来到了景德镇专心从事“汪派山水”的研究与创作。

纵观几代“汪派山水”,不难发现“汪派山水”继承了中国传统文人画中的品位。讲究融诗、书、画于一体,由作者本人书画并题。作品意境深远,色彩淡雅,以景传情,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因此能表现作者主观思想志趣与审美观念,突出个人的创作风格与个性。也能体现作者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哲学思想。山水创作将国画的皴、擦、晕、染等技法融入瓷画创作,通过陶瓷这个载体表现个人思想情感和审美旨趣,这完全有别于传统山水的勾线填色和富丽重彩,而显得清雅脱俗,个性风格突出,使作品有很高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这是以往景德镇的传统彩绘艺人所不具有的。在造型艺术方面,适应陶瓷花瓶等圆形器皿弯曲转折的特点,巧妙布局,别具匠心地始创难度很高的通景山水,使陶瓷作品在各个角度看都是完整的画面,又可以连续转动观赏,将国画山水长卷的神韵融入其中,而陶瓷造型特色,又使之具有首尾相连,循环往复的动态美。在设色方面,既不同于古彩的单调、刻板、艳俗,又比浅绛彩丰富,富于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