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老鸦滩 :有些低调的主角

如果将城市比作小说,其中总有一些地方犹如重要的章节段落,构成了整个故事的精彩与迷人。但这些地方,也有高调与低调之分,高调者,诸如地标建筑、千年古迹,时常出现在各种宣传册上,让人慕名而来;而低调者,则又是默默无闻,即使是为这个城市支柱产业的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但不熟悉的人,寻找至此,也要花上一番功夫。

对于景德镇而言,老鸦滩便是后者。

从小村庄到瓷板集散地

在外人看来,“老鸦滩”是个颇有个性的名字,若是带着寻找鸦雀群飞,河滩绿地的想法来到这里,又会有些失望。一条并不宽敞,但颇有特色的街道算是这里的主干道,两旁民房林立,瓷板行,画室遍布其中,墙上贴着的小广告,也多是“提供各种瓷板”及“招聘青花画工”等与陶瓷相关的内容。

这条街道就是老鸦滩路,在地图上,被一条简单曲折的白线取代,但现实远比地图丰富,道路两旁,又延伸出宽宽窄窄的巷子,就像叶子的茎脉一样,覆盖着这个区域,顺着这茎脉,你便能读懂景德镇瓷板行业崛起的历程。

“早年这里确实和名字中说的一样,南河边有一大片浅滩洲地,许多鸟类聚在那里。”说这话的是王善玲,她今年五十多岁,在老鸦滩周边长大。似乎是看出了记者心中的疑惑,她又用手指了指周围,“原先这些地方都是菜地。”而顺着她所指的方向望去,已都是望不到边的房子。

城市的发展改变了老鸦滩的模样,也转变了它的角色。如今的老鸦滩,以瓷板集散地的身份居于瓷都景德镇城南。而关于这里瓷板行业的崛起,比较主流的说法是早年一位刘姓都昌人在此做瓷板生意,口碑不错,随着后来的传帮带,这里的瓷板行业逐渐壮大。

关于这个说法,在此开瓷板行十余年的刘松林不置可否,他早在1989年就来到景德镇,学徒做瓷板。在刘松林的记忆中,那时老鸦滩并没有瓷板行,只是顺着这条路往里走,有一个私人承包的圆窑包。刘松林做好瓷板坯,便送到那里去烧。或许是时间过去太久,对于其中许多细节,刘松林已有些模糊,他只记得那时道路两旁还都是菜地。至于那个窑房的全名,刘松林皱着眉头,苦苦思索一番,无奈地说道:“我只记得名字中有个‘金’字。”

推动景德镇瓷板产业发展

若从区域发展的角度来看,20年的时间不算太长,但是老鸦滩从一个普通的小村庄,一跃成为瓷都瓷板集散地,确实只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

刘松林20多年的瓷板从业生涯,恰恰见证了老鸦滩的崛起。1989年只有一座圆窑包,此后陆续有瓷板行在此落地。2002年,刘松林花去自己多年积蓄,在老鸦滩租下一间民房,买来设备,开起了自己的瓷板行。那时整个老鸦滩,有瓷板行20余家。而如今,刘松林粗略估计,不下七十家。他大致将这些作坊按所有者家乡分类,“其中都昌人开的有50多家,其余的就是本地人与其他外地人。”刘松林的瓷板行有一座梭式窑,除去自己和爱人,他还请了一位工人。瓷板行地方不大,只有民房三间,但却“五脏俱全”,能负责瓷板制作的整道工序不说,还有一间小房间,是为他人绘瓷准备的。有些艺术家在这里买瓷板,在这里画,还在这里烧。刘松林说:“有时把别人作品烧坏了,就一分钱都不收。”这样的瓷板行在老鸦滩也很有代表性,谈不上最大,也不是最小,算是“标配”了。

街道虽窄,但老鸦滩人流不小,总是一副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景象。无论是来这里,还是居住在此的人,多与瓷板有关。成为景德镇瓷板行业的名片之后,来这里买瓷板的人很多,这其中有人来“进货”,也有许多艺术家为了创作专程来挑选。“为什么都来这里买瓷板?”青年陶艺家程晓说:“板子质量好,样式多,老板服务好。”这个回答很简单,却是许多顾客心中老鸦滩的形象。

景德镇坊间一直有这样一条传闻,说是香港回归的时候,相关部门想要让陶艺家创作一块大型瓷板,为祖国献礼。最终陶艺家选好了,可就是找不到合适的大瓷板,最终不得不将就着用相对偏小的瓷板。

如今在老鸦滩,2米乘1米的瓷板已是随处可见,而比此更大的也不新鲜。可是在1997年,老鸦滩的瓷板行业算是刚起步,据一些瓷板行老板回忆,当时烧瓷板是采用立烧的方式,两块瓷板靠在一起烧,烧成后出窑,轻轻敲开。这样的技术对瓷板尺寸要求十分严格,多是烧0.45米乘0.8米的小瓷板。而后来随着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窑炉的加大和平烧方式的运用,烧大型瓷板的技术才日趋成熟。

20年间,老鸦滩完成了自己的崛起,也推动了景德镇瓷板工艺的突飞猛进。

外来艺术家“登陆”老鸦滩

古话说“栽好梧桐树,引得凤来栖”,在老鸦滩,这话应该改成“做得好瓷板,引得画家来”。

瓷板行业的不断壮大,也为老鸦滩带来了许多改变,比如一些瓷板装框行,陶瓷包装行相继涌现。如果说这些行业的完善,都还仅仅停留在瓷板生产包装工艺层面的话,那么众多艺术家工作室的落地,则为老鸦滩增添了不少艺术气息。

胡书庆来自江苏,他的工作室就在老鸦滩路路口不远处,一间并不大的房间,墙壁上摆满了创作完成的瓷板画——都是他擅长的山水。

一张有些简陋的工作台,上面摆放着各式釉料和画笔,胡书庆的作品,都是在这里完成。他来到景德镇也有些年头,但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这间不大的工作室里度过。

“09年时候,我在这里弄了个画室,当时这里的画室并不多,我算是比较早的了。”回想起当初,胡书庆有些感慨,说这话时,他并未停下手中的画笔,仿佛顺着笔尖的游走,记忆才会愈发清晰。“现在你看到的这些工作室,都是后来才有的,这里多是外地的艺术家,其中又数山东人多些。”外来艺术家,是个有些“新”的概念。但是这个群体,却一直存在于景德镇的历史中,且对陶艺的发展功不可没。如果以陶艺海洋比喻瓷都景德镇,那么如今老鸦滩则成为了外来艺术家“抢滩登陆”的重要地点。究其原因,则与老鸦滩瓷板业的飞速发展关系密切。胡书庆说在这里创作很便利,各种原料任你选购,烧成包装也并不费功夫,只需一门心思扑在画画上就好。

正因为此,随处可见的艺术工作室,成为了老鸦滩的新景观。这些工作室虽然看似简陋,面积不大,装修普通,但艺术气息丝毫不减,艺术家们专心致志,并不过多理会来往人群,专注于手中画笔,而各式各样艺术风格的作品扎堆出现,倒真有些让人目不暇接。这些工作室随意点缀在街道两旁,本是独立存在,但又一道将老鸦滩装扮成“艺术街区”模样。这个随着瓷板行业逐渐壮大的“艺术街区”,也渐渐成为千年瓷都街景中的一抹新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