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義民 左 张敏 右)
新都,陶艺村,一栋静静的小楼里,张敏和汪義民又像是在学校里那样,热烈地讨论着,他们所挚爱的陶瓷艺术,说到兴起时他们就拿起画笔在纸上、瓷板上将脑海里新鲜闪现过的理念画下来,哪一笔如何勾勒,哪里上色才恰到好处,这两个昔日的同学,如今的好搭档,展现给笔者的是另一幅美好又生动的画面,如同他们一起创作的作品一样,印象深刻,仿佛他们是画中的一部份,就像他们的作品会是我们生活的一部份一样。
张敏和汪義民和许多亲密的小伙伴一样,他们的友谊是在学生时代就建立起来的。如果追根溯源,张敏并不是地道的景德镇人,在孩提时代,他随父母从宜春迁到景德镇,此后,三十年就再也没有离开过这里,在景德镇成长,在景德镇学习陶瓷,渐渐地在他血管里奔流的血液里早就深深地流淌了景德镇地一切。汪義民家在浮梁,他接触到陶瓷,是极其自然的结果,两个轨迹没有任何交汇的人,因为陶瓷而走到一起。
在求学的阶段,他们在景德镇的各个画室辗转,认识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之后,又共同地被同一所学校录取,从漂泊不定的学习到接受正规的科班美术教育,两个人逐渐结下深厚的友情。在大学时代,因为家里经济条件都是比较拮据的,两个人为了赚取生活费,便在“老厂”一带开始了他们的课余打工生涯。回忆起这段生活,他们告诉笔者,“那时候,我们一天也能赚到十几二块呢,一个月下来也有很不错的收入。不过,比起作坊里那些熟练的画工,我们的速度是很慢的,虽然,每个人都是画同样的画面,他们一天能画好几十个,而我们却不能,因为即使画同样的画面,我们不想不断在复制,多少体现一些不同。”
“老厂”的经历为他们积累的大量的实践经验,汪义民甚至在大学毕业后,在“老厂”也捣腾起一间作坊,自己建立了窑炉,从拉坯成型到绘画装饰,从施釉到码窑再到烧制成型,制瓷的全过程都亲力亲为,为日后的陶瓷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张敏在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本地的陶瓷企业从事着画瓷工作,之后也尝试了许多,艺术方面的创作工作,在陶瓷美术的世界里辗转,经过,几年大量的实践,他们由当初的仅仅是热爱美术、喜爱陶瓷,变得更加理性,更加渴望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
从学生时代开始,对什么都抱有好奇,什么都去尝试,如今在他们的工作室里还摆放着以前他们探索阶段的作品,从这些各个阶段的作品,清晰地标记着他们前进的步伐。经过几年的摸索,他们觉得要在陶瓷艺术的丛林中,寻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形成一个有别于他人的艺术符号。2010年,张敏和汪义民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高温颜色釉和釉下五彩综合绘画的探索和创作中。众所周知,高温颜色釉的工艺极其复杂又千变万化,一些细微的改变都会发生极其巨大的变化,要么惊喜,要么背道而驰。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探索和创作,光是实验颜色釉的照子都不计其数,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的釉下色釉彩经过两年多的探索,逐渐成熟渐入佳境。
他们的釉下色釉彩作品色彩亮丽斑斓,构图严谨,人物刻画细腻,既吸纳了油画的层次和肌理,又有国画的虚实韵味,还体现出陶瓷材质的特殊美感。许多人认为,颜色釉是最没“规矩”可循的,创作者似乎可以“肆意妄为”地在陶瓷上泼洒,而,张敏和汪義民则认为,颜色釉有着它们独特的秩序,因此,他们的作品人物绘画,构图设计都极为巧妙和严谨,飘逸的衣襟,生动的眼眸流转,每笔勾勒都是花费心思安排,颜色釉的出场,在特定的区域内“规规矩矩”在严谨许可的范围内,尽情地表现出颜色釉的奔放与热烈,这样一下子就牢牢地抓住了观者的眼球,既细腻又潇洒,严谨与变化完美结合。
当聊起最近有什么新作品的创作时,汪義民说,近半年一直在创作一幅大型的作品,准备在今年的“瓷博会”上展示,通过“瓷博会”把他们的釉下色釉彩正式地推荐给大家。所有的努力只是希望得到观者最认真的流连,那一个投入的眼神就肯定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