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为而治 一任自然——走近自由艺术家朱振洪

第一次在美院艺术陶瓷馆看到朱振洪老师的作品《游春》时,布满了整块瓷板的高温色釉肌理传递出一种视觉的魅力,这幅画中创作者借助颜色釉材料本身来表现春之盎然气息,自然中的生命力彰显出一种自由伸展的奔放姿态,而无论是繁茂的春树还是袅袅娉娉的仕女在画面中都得到了简化的处理,不拘泥于具体的形态呈现。往后才发现这种表现手法几乎涵盖了他所有的作品,无一不流露出一种率性挥洒、一任自然的表现张力,渐形成了其追求本真、朴拙雄浑的艺术风格。

朱振洪老师在艺术创作中主张“法自然,求本真”,在作品中再现的是婴儿出生时本真的自由世界。我一直想去诠释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这样一个自由的世界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在看他的《心境》系列作品,似乎找到了一些线索。类似一种混沌的,尚未建立清晰秩序的世界中,实际上囊括了自然、人生、宇宙的万象,正是这种混沌的表象里,见不到章法、约束,才意外地使人的意识进入一种自由的时空,仿佛回复到人乃至世界诞生的初始状态。在被朱振洪用颜色釉颠覆与模糊的秩序里,我们开始跳脱现实生活中的缰绳,进入一个任意想象的空间,每一个观者在他建构的情境中都成为一个绝对自主的个体,思绪开始驰骋、奔跑,向纵深的无极限的世界中走去。朱振洪的《心境》系列作品更像是一场恢弘的梦境,这个梦境将现实虚化,折射出的是一个幻象的世界,而人作为有意识的群体,在幻象面前依然凭借着清醒的意识去作出属于自己独有的那份解读。因而《心镜》系列作品在艺术上实际上是凭借抽象的符号来让人主动地揭示人对于时空、宇宙或者自然内在的观照,反而是极为清醒、深刻的。

不仅是《心境》系列作品,无论是表现生生不息的自然力量还是人物精神世界的追往,他都会选择透过弱化作品中的具体事物而将人自由的想象力调动,他几乎以这种放弃任何注解、发声的纯粹方式来抵达人的内在感官世界,邀请观者一同进入后期创作的过程中,每个人丰富的思想本身成为一支妙笔,在他的作品中再次重新构建起属于每个人所洞见的风景。正如朱振洪的作品《晨曦》亦是如此,我们印象中描绘的《晨曦》是什么?在这个作品中,我所看到的是天空中万丈倾泻而下的宁静光芒,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姿态,是阳光与土地碰触的那一刻的浓情释放。是的,正是因为你看不到任何具象的景致,所以你又极致地看到了一切,你的人生阅历、视野、思想、情感开始在这画中组合、凝炼,成为你眼中所看到的符号。

在朱振洪的人物画当中,我们也只能看到一个模糊的轮廓,没有五官,没有表情。我们走进如云烟一样弥漫的直观色彩当中,揭开隐藏在这色彩中的面纱,而裸露在外的或许不是别的,正是这一个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千万个人所见千万种面孔,每个面孔折射的可能都是自己的千思万绪。因而,在他的画作面前,观者自身成为画中的素材、源泉,进行隐性的二次创作,被推翻的推翻,重新建立的又是一种属于个体时代的恢弘景象;因而,观者与其表现的艺术开始深度对话,剥离外在现实的种种束缚,成为一个真正赤裸但真实的自己。

朱振洪在艺术创作中强调“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可否理解他的“无为而治”实际上是把这种“作为”的权利移交给观画人,却令创作衍生出更大的艺术表现力。道家的大智大慧正是如此,尊重自然、尊重本真,不去干涉,不去矫饰。朱振洪的作品以看似略去语言的表现方式来建构一种另类的语言,如大音稀声、大象无形般,以一种类似旁观宇宙的淡然态度去呈现艺术中囊括的自由时空。其在艺术中,体现的也正是对于宇宙万象本质的尊重。《庄子·知北游》中有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我想朱振洪老师内心的艺术精神正是意欲呈现这种“不言不语”的状态,万物且自在,而人亦自在。

任何艺术实际都打上了创作者个人鲜明的烙印。在与朱振洪老师的深入交流中,他丰富、饱满的人生阅历,丝毫不受拘束的见解、思想及对人事跳脱表象的深刻领悟,和他擅长的言语表达足以让我在他的作品中找到与之性情相契合的线索。完全的自由、率性,像一匹在广袤天地中驰骋的马,却永远没有倦怠,充满着高度的生活热情,在游弋,在挑战,在无止境的自我探索。我想正是这样一个无所羁绊的内在人格,使他走上一条任意自然的艺术道路,在创作的画面中彰显无限度的松弛、放任,以无秩序彰显大秩序,以无形彰显宇宙大象。这就是他,以极致的方式,呈现一种在丰厚阅历中被无限壮大的人生视野和恢弘气度。

他的创作将不存有边际,也正是这种任意、无垠的挥毫,让人无论是从视觉上还是思想的体验上都获得了一种绝对的自由。朱振洪,选择了这样一条路,在几近狂放的“无为”中,恰恰造就了属于自己的极为强势而有渲染力的艺术语言。他,还将继续这种在浩渺世界中的探索,在取材“宇宙万象”这种永不枯竭的创作源流里,为艺术与生命的交融乐而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