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老厂印象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老厂代表着景德镇的一面,只有去了老厂,了解老厂,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景德镇的全部。老厂是一个个人的印象十分矛盾的地方,与你擦肩而过,穿着朴素的女子,可能就是一名月收入过万的画师:打着赤膊,招摇于老厂街道上的的男子,可能就是拥有百万资产的窑主。

是的,这就是老厂最真实的写照:这里有最齐全的陶瓷制造工序,这里也有来自五湖四海的匠人,这里的一切,都在讲述着一个个依靠陶瓷产业,起伏兴衰的故事。

匠从八方来的老厂

民房集聚,这大概是老厂给人的第一印象了。老厂很有名,但是第一次来景德镇旅游的人可能并不知道,它并不在瓷都的旅游线路中。但是熟悉了景德镇后,你便会十分懂行情的前去老厂需找物美价廉的瓷器,在那里,你还可以看到十分齐全的陶瓷制作过程。

据《景德镇地方志》记载:早年该地桂花树下曾有一个匣钵作坊,老厂因此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建高级美术瓷厂(现在的为民瓷厂),老厂居民迁此。那时农民有57户,255人。

关于老厂的历史,坊间也有各式各样的说法。老厂的本地居民熊先生说,十大瓷厂改制后,一些下岗的瓷工们为了生活,便借着手艺,自己开店自己做,在加上外地人来到这里学徒,不知不觉老厂便从一块农地变成了陶瓷市场。

还有一个说法就是,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来自景德镇周边农村的年轻人们,因为不愿意在学业上继续深造,而背井离乡来到景德镇求艺,时间长了,这些外地的年轻人们通过口口相传,就齐聚到了老厂这个地段。

其实无论是地方志上的记载,还是坊间的说法,都在给我们传递一个信息——过去的老厂,因为大量为了生活而奔波,为了生活而选择陶瓷行业的人员聚集,而形成了一个瓷器产地和市场。

因“跑会”而兴旺的老厂

提到老厂的兴旺,我们必须要提一个景德镇特有的现象——陶瓷展销,景德镇当地人称之为跑会。不少的景德镇人和大量来自抚州等地的陶瓷商人,在景德镇以低价购买陶瓷,然后组团到外地展销贩卖。

老厂,因为可以让商人们直接倒作坊里订货取货,而且老厂生产出来的陶瓷的价格相对来说较低,便得到了这些商人们的青睐。

于是,那个时间段的老厂,成为了景德镇人记忆中最跑火的时期。

跑火到什么程度?“在老厂兴起前,母亲把楼下的店铺租给别人做陶瓷作坊,一个月400元;后来,老厂因‘跑会’出名,坑坑洼洼的水泥路上,每天都车水马龙,前来订货购买陶瓷的人络绎不绝,十分热闹,在那段时间,房租涨到了1400元一个月。”老厂的原住民曹小姐说,“母亲很精明,只愿意把房子租给做陶瓷的人,因为只有做陶瓷的人,才有这个财力。”

曹小姐说,当年,政府没有对此地进行管制划分制作、烧窑区域之前,全国各地的商家都会到这里来看看,进进货,一条小街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做陶瓷的,每一间小屋里我们都可以看到拉坯、画画、雕刻、镂空出各式各样的花瓶器皿,这里瓷器的所有工序都是分工十分的齐全,大量的窑口聚集在这里,多数隐没在巷子的村民居所里。

让曹小姐记忆颇深的,还有一个场景——因为订货量巨大,当时老厂的每一个作坊都处于满负荷工作的状态,瓷坯会很快送到窑口烧制。于是,每次开窑之前,就会有很多商家带着现钞聚集在窑口,因为如果他们不及早赶来,不现金交易,就意味着满满的窑炉中,不会有属于他们的产品。

“特别好玩的是,一旦窑炉冷却到可以入内搬运瓷器时,窑炉内的瓷器就会被哄抢一空,剩下老板在旁边喜滋滋地数着大把的钞票。”在曹小姐的记忆中,这样的火爆场景当年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在老厂。

一夜之间衰败的老厂

如果没有了当地政府规划的改变,老厂或许将把这种作坊生产、窑炉聚集的生产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

如果没有无序低端陶瓷展销被严令禁止,老厂应该直到今天,还是跑会商人首选的购瓷天堂。

不过这毕竟是如果,随着陶瓷产业格局的变革,进入21世纪,当地政府出台了新的区域整顿规划后,老厂内的窑炉因为藏身于居民区,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加上对全市陶瓷产业的统一布局的考虑,老厂的窑炉被要求全部搬迁。

同时,鱼龙混杂无序的陶瓷展销被整治后,老厂失去了大量的买家。

于是,用老厂人的话来说,几乎是一夜之间,繁华的老厂变得落寞了。当老厂所有的窑口全部关闭迁往市郊各地后,带来的影响是,前坊后窑这种最节省生产成本的生产模式没有了,其他工序也就逐渐断了链子,大量依靠老厂而工作生活的外地人选择外迁。

“很多人都迁去了新都,老厂入口处150米内全是废墟,垃圾堆成山,从2005年到2007年可以说是老厂最低迷的一段时间了。”老厂居委会主任于静说。

最典型的例证是,当地的房产商因为看重老厂的市口,选择性地在老厂旁边建设了大量商住楼,然而遇到老厂衰败,大量的店铺闲置难以出租。那段时间的老厂,只有少部分一直以陶瓷为业的老厂原住民在勉强经营陶瓷维持生计,而闲置出来的大量民房店铺,因为租金的低廉,也成了附近陶瓷学院的大学生,在经济上并不宽裕的情况下,实践陶瓷艺术和介入市场的最佳平台。(来源景德镇广播电视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