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飘香时——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

2006年中秋之后,天清露冷,一树树桂花盛开了。艳溢香融,天芬仙馥,沁人心脾,不由得使人想起唐代诗人宋之问的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沿着湖田新开的山间公路,记者骑着单车驱行着,那农舍畔山园内随风飘送的桂花香,伴着我走进了一泓清溪的山谷,穿过了一处栽有青竹丹桂的庭院,来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汪桂英的寓所。

好客的汪老师端来了新蒸制的桂花糕和桂花茶来款待我,品茗啖糕,顿时觉得满口清香。我笑着问汪老师是不是对桂花情有独钟。汪老师朗声大笑,随后说:“女人嘛,爱美之心是肯定有的。不过,对桂花若说有所偏爱的话,也是受我父亲的影响。”话切入了主题,也就引起了汪老师许多埋之心底的回忆:

冷露无声

汪桂英的父亲汪野亭,名平,字元鉴,号传芳居士,江西乐平人。一九0六年他就读于设在鄱阳的省立窑业学堂,师承名家潘陶宇,初习花鸟绘画;后从名师张晓耕,专工山水;并创粉彩青绿山水新技法。他用纯钴绘山水,  以大绿、水绿或雪白翠色,产生与众不同的视觉感,在陶瓷艺坛声誉卓起。二十五岁那年,汪野亭携家小移居景德镇。一九二八年他应邀加入了王琦发起的“月圆会”,  为“珠山八友”早期成员之一,是时正届而立之年。
    一九三一年仲夏,王琦偕画友们在佛印湖畔的逸兴茶社雅集,晶茗评画,说瓷论艺。闲聊时,王大凡对坐在身旁的汪野亭说:“元鉴兄,嫂夫人身怀六甲,弄幛之喜,我等必去庆贺一番。”野亭吮了一口茶,笑着说:“愚兄虽说已有三个犬子,然膝下之欢,缺了个女儿,若能得赐个弄瓦之喜,当请诸位寒舍同庆。”大凡问:“若生女儿,何以相告?”野亭站起身来,坦然回答:“若
生女儿,必燃放鞭炮;若生儿子,一切皆免。”
    农历8月20日的一大早,镇上“平山草堂”门前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长鞭炮。王琦等好友们知道,野亭如愿以偿了。许是女儿出生时正值院内桂花飘香,许是受“桂宫袅袅落银桂,露寒凄凄凝白露”诗句的联想,野亭欣然为爱女取名“桂英”,希望她象桂花一样,有“清可涤尘、浓能透远”的芳卉性情和品质。
    汪老师告诉我,小时候的她是父亲晚年生活中的开心果。但凡父亲画瓷小憩时,她总会或偎依在父亲膝下呀呀学语,或坐怀时用小手抚摸父亲斑白的头发。稍大后,每当酷暑天,她会悄悄地为父亲轻摇蒲扇:每当寒冬天,她会静静地为父亲端上一杯热茶。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就善解人意,也格外逗人喜爱。
    又是一年桂花飘香时,小桂英年满十岁。汪野亭一家人围坐在庭院的桂花树下,只见一轮明月升起,透过满树金花的老桂,在地面上洒下了斑驳的银辉。晚风习习,到处飘溢着桂花的清香。小桂英发现,坐在竹椅上的父亲身体比先前孱弱多了,时不时地要轻咳几声:父亲的头发完全花白了,偶拂下常见银丝掉落。她知道,二哥少平上月被抓壮丁,父亲为了赎儿,把家里的所有积蓄都拿去上下打点,临了,还连夜赶制了一块二尺八的山水瓷板画给镇上保安团长“送礼”,这才把二哥从刚要开拔的队伍里截留下来了。二哥刚回家,  国民党的宪兵紧随着上门,又要抓大哥小亭当兵。机警的大哥见势不妙,悄然爬墙跑了。他不敢回景德镇,潜回了乐平老家。这一年,汪野亭被这政局家事搞得身心憔悴。当他仰望着秋月,想起了四年前早逝的挚友王琦,想起了离失的儿子小亭,老人不由得潸然泪下。
    回到屋里,就着昏暗的油灯,野亨又操起画笔描皴着,这是一套多达148件数的中餐具,他要亲手彩画,亲手填色,  因为这是为他女儿做的,将来给她当嫁妆。画着画着,倏地闻着一股桂花香。原来足懂事的小桂英为父亲端来一碟最喜欢吃的桂花糕。野亭拗不过女儿的撒娇缠闹,只得挑起一块糕,屯叫i着。当他石到稚气可爱的小桂英有模有样地拿笔临画时,不觉心里—动,立即扶着她的小手在瓷器上勾描着,讲解着……
    谁想到,欢乐的童年是那么短暂。  一九四二年,年届五十八岁的汪野牛终因积劳成疾而溘然去世了。父亲一去世,家里便没有了经济来源。而业已成家分居的二哥,逃亡在外的大哥尚自顾不暇,使得生活立即变得十分艰难。当时,日寇的飞机常飞临景德镇狂轰滥炸,小桂英随着母亲举家从镇上搬到了郊外马鞍山的一间破烂的窑房栖身,离开了相邻多年的小伙伴,也离开了那有老桂树的小宅院。
    性格刚强的母亲靠着卖茶水、打草鞋、替人缝补浆洗,首先为的是让两个小儿女继续上学读书。懂事的小桂英每天放学回家,也跟着小哥汪青一道去拾柴、挑水种菜。但毕竟是日不敷出,母亲不得不一次次地忍着心痛,含着热泪变卖父亲留下的遗作。有一天,她看见父亲的徒弟邹国钧在苦劝母亲切莫轻售,心中亦感悲伤。于是她向母亲说:“我还是画瓷器吧,大师兄一定会帮我的。”就这样,十二岁的桂英每天晚上,就着烛火摇曳的灯光,凭着幼时父亲把着手教给的那点点滴滴的工艺技法,仗着师兄得暇时真挚的指点辅导,也靠二哥匀给她一·些订单中加彩的汤勺、醋碟,她的粉彩山水画的技术日渐进步,在临路对街的窑屋的窗台上,
也摆设着她彩绘的茶杯、花瓶等小件瓷器,引得过往行人都驻足观赏,无不称其“画虽稚拙,却见根柢潜质,颇具汪氏笔韵。”
如此过了几年,一九四六年,汪桂英考入了江西省立陶业专科学校的饰瓷专业班。听到这里,我问汪老师,报考陶业学校是不是有意识地去重复父亲的艺术轨迹,因为汪野亭当年也是从这所学校走出来的。汪老师淡然一笑,说:“哪能呢?当时我报考陶专学校,是因为这个学校不交学杂费,我是冲着一为家里减轻经济负担,二为自己学一门手艺才决定报考的。”
话说得没有非常真实,自然也令人信服。听汪老师讲,父亲去世的那年中秋,桂树迟迟开花。她不清楚怎么回事,母亲告诉她:桂树开花也要经霜受寒,乡里有“冻桂花”的说法。诗中也有“冷露无声湿桂花”的佳句。从而使她明白了桂树耐得苦寒,花才能香得透远;生活中经得起磨难,人才能活得有滋有味。

木犀闻香
解放了,一九五二年的下半年,国家教育部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了大调整,省立陶业学校的美术专业并入了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前身)。两年后,汪桂英从大学美术系毕业,分配在省教育厅工作。恰逢景德镇陶瓷研究所创立,时任省长的邵式平亲自到场致贺。经所长潘庸秉提名要求,汪老师于是调回到了景德镇。在部陶研所,汪老师从事并主持的是陶瓷器皿的造型设计,在五、刘十年代的时期,她领导的小组每年开发的新器型也近百个,其中由她设计的竹节茶杯、葫芦酒具、丝瓜酒具、青果茶具和六方葫芦瓶,被选作国家礼品瓷获高级别的宾馆专用瓷。在实践中她还注重理论探索和总结,先后撰写和发表了《论陶瓷器型的生活源泉问题》、《器型与变形的关系》等十多篇论文,得到了陶瓷美术界、文物考古界及收藏界专家教授们的好评和掖奖。
谈到陶瓷器型设计,汪老师兴致特高,她对我说:最初出现的陶瓷造型,只是依照自然界存在并被利用的形式,是加以改造和完善后的产物,其造型的样式绝大部分都是对植物果壳的自然形态的模拟。到了瓷器时期,造型才脱离了纯自然形态,按着逐步演变、重新组合构成的规律,进入到高级的象形取意的阶段,而且一直延续到现代,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二占有极大的比重。她以竹节茶杯为例,其造刑宛如——截矮竹筒,足部的弧圈似竹节,杯的把手塑成竹鞭,杯盖的纽手就是竹枝卧伏。加上敷以青果釉装饰,整个器型显见有象生的具象,也有生发的抽象,这就是象形取意的造型方法。这种造型长处在于能借助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形态和人为的各种器物形态和样式的启发,发挥想象、拓展构思,创作有别于原型,甚至比原型更生动,更具特色,更具审美和实
用旨准的优美器型,同时赋予个人对原型的观察、理解、感受、爱好的感情语言,形成个性张力明显的器型创作思维。缘之于汪老师的不懈努力,她的玉兰茶杯、竹节茶杯、荷口薄胎皮灯和宝塔瓶,先后在全国陶瓷展评中获得优秀造型的最高奖项。
    一九七一年,汪老师结束了那“非常时期”的三年下放农村的生活,回到了恢复重建的轻工二部陶研所,并担任了艺术室主任要职。一九七五年,她和她的同事们接受了一项重大的任务——为毛主席专门设计和烧造生活用瓷,即后人盛称的“七五0一”领袖专用瓷。
    汪老师说:这个任务是在二月份下达的。所里组织了包括原料精制、器型设计、花面设计等方面的四十多位业务骨干参加研制工作。我和李雨苍主攻器型。根据上面的指示,这批瓷器主要是家庭用的,体型不要大,容量要适中。其中餐具里的碗盘碟等每样都须配有盖子,一是为了防尘,二是为了保温。当时我和李雨苍查阅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有关资料,又经过反复思考、研究和考证,最后提议采用明代正德碗的造型作为设计的基本思路。正德碗口沿外撇、腹部宽深,具有秀美而不失端庄,雅丽而不失稳重的艺术特点。她俩的这一提议得到了各方面的认可。四月中旬,“七五0一”的设计样稿送到中央审查,包括汪桂英、李雨苍设计的器型、彭兆贤设计的翠竹红梅、刘平和徐亚凤设计的水点桃花两种纹饰,都得到了认可批准。从五月二十五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部
陶研所投入了紧张有序的烧制热潮中。我们选用制瓷的原料,是以抚州临川出产的一种非常稀有的优质高岭土作基础配料。这种土矿脉已近枯竭,用这种高岭土制作的半薄胎高白釉瓷器,通体晶莹剔透,洁白如玉,用手指轻轻敲击,其声清脆悦耳,在光线的映照下,器型成半透明状。而且它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导热系数很低,如把它制成壁厚不足毫米的茶杯,注入开水后用手紧握杯体而无烫手之感,这就为毛主席专用瓷的保温性能,在材质上取得了有效的保证。
    据汪老师介绍,当时部陶研所花重金购买了数十吨的临川高岭土,她发动全所干部工人采用手工方法从中剔选出数吨精料,为的是确保—士川瓷的内在质量。她说,作为艺术室主任,她几乎是四面出击,做好人员的组织配套工作,器型方面还是李雨苍具体忙活。我们前后共烧制了二十二窑,入窑“103件,实际成品4218件,平均合格率为百分之三十。从中我们精选出10套共920件于九月送到中南海,其余产品并未按上面的指示就地销毁,先是封存入库,后作为职工“福利用瓷”分发给了职工。
    “七五0一”专用瓷顺利运抵北京了,汪老师紧绷的心脑之弦也随之松懈了一些。她趁着所里放假的机会到苏州去了一趟。九月的留园,西山桂树连绵数里,老桂成林。桂花作为木犀科,花簇生于叶腋间,故而叶茂花繁,芳香四溢。无怪乎桂林丛畔的亨上,题有“闻木犀香”的匾额。睹物思情,她无言地行走在林荫小道上,任凭桂枝轻拂脸庞,任凭桂花飞落发问,油然想起了宋代无名氏的一首咏桂花的五言律诗:“结簇黄如金,集蕊白似银,承霜香溢远,芒鞋荷锄行。”“承霜香溢远”,这不正是桂花的品质,不正是父亲对她的希望吗?!
金英翠羽

从与汪老师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她此次的苏州之行,实际上是应一资深收藏家之邀而践约的。当她看见藏家取出的两幅粉彩,L1水瓷板画时,不觉眼前一亮。这是同规格的高52厘米、宽36厘米用紫檀木镶嵌的瓷板,分别为《苏堤春晓》和《溪楼听雨》。并有“仿乌目山人于笔意:厂珠山传芳居士汪平野亭画”和“岁在辛未秋月下浣作于珠山·平山草堂汪平写”的题铭。《苏堤春晓》远景写青峦叠翠与湖光山色。中景队门司台地或水渚岸畔有茅舍数间,点缀以毛竹、杂树。湖上画小桥一座,依稀可见行人赶路、渔月半隐。近景绘二株梨树,枝繁花茂,生机盎然,揭示厂为;堤初春的工题。《溪楼听雨》绘峰峦高耸,悬瀑湍流,在烟雨缭绕的琼阁红楼里,有隐士墨客倚栏聆听,神情扑打所思。画师以披麻皴画山势,雨点皴绘树叶,笔意洒脱,意境深远,既注重气势与笔
韵,又以工细见长,显现山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深邃的瓷画艺术造诣。
    在鉴定过程中汪老师知道,这两幅瓷板画是由民国时期北洋政府陆军总长王士珍家中收藏的。目睹父亲遗作的珍品,汪老师感慨万分,不仅引发了她深藏在心底的那段遥远而温馨的回忆,也牵动了殷殷的思念之情,更坚定了她传承汪派瓷画艺术的信念。
    其实,汪老师虽然担任部陶研所艺术室主任的行政职务,但她仍长年坚持潜心于研习、探索并丰富发展汪派粉彩山水的装饰形式和绘画风格。
    “写四渎,状五岳,集天下奇峰异水,汇于一画之中。”汪老师的粉彩山水画坚持辨南北之地貌、审四时之意度,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其形理意韵,均臻其妙。她的《桂林夜月》荷口薄胎皮灯,  画画上奇峰突兀,层次明晰:漓江碧流,  趾I峦与帆墙的倒影皆入水中,相映成趣。近景新篁嫩桑,蕉口十滴翠,岸渚村舍错落,兼之月色朦胧,云气氤氲,通景构图充溢着自然的美,流动的美,形象而生动地诠释了“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诗情画意,在景德镇陶瓷美术百花奖评比中获得了殊荣。
 
也许是汪老师作为女性柔丽气质所致,抑或是对生于斯、养于斯的乡土情结,她的瓷画尤工秋峦远景,多写江南真景,石为奇峭之笔。人说她的山水是“峰峦出没,  云雾显露,  不装巧趣。”其间,画山石多用披麻皴法,线条松秀、纯朴圆浑、干湿互用;  画树挺劲,简于枝柯而繁于形影。点擢多用不经意的小墨点,苍苍茫茫,浑厚华滋,充分表现出江南山水氤氲湿润的气象。她笔下的景物,毫无雕琢的习气,峰峦深秀,树木葱郁,江波浩淼,溪谷汀岸,平堤纡回,舟桥村落,飞练泉流,沙渚芦荻,其高低深浅皆依ll,形地貌构置,显得自然恬适,完全是江南田光水色的特有情趣。加上人物活动点缀,或农夫荷锄,或樵大负薪,或渔翁行舟,或逸士访友,对坐闲谈。可见她刁<仅善于从整体上发山川之精微,得山川之真趣,而且还注重身体力行地去体悟“天人合一”的亲和力。综合运用并巧妙地通过“平远、深远、高远”之法,将从不同视点观察、写生到的景物尽收眼底,付诸笔端,突破了时空的局限,更充实、更典型、更完美地反映出江南的地域风貌,形成其“淡墨轻岚”的个性风格。一九七八年,景德镇市政府授予她“陶瓷美术家”称号,成为表彰的四批次五十四人中的唯二女性之一。

记得是在去年祝贺江西省陶研所成立二十周年的笔会上,我有幸目睹了汪老师现场彩绘瓷画作品。她的《小阗浮烟翠》瓷板画,把王的披麻有的有的圆柔灵秀的笔法,随画轮廓,随加皴擦,山石阴面及侧面略以淡色渲染,然后再山石轮廓的周边和交际处用以浓淡疏密不等的苔点,更见苍茫深厚。画树时,先用淡润墨,再以复笔由淡入浓,由润如干,线条有长有短,纹理自然;树枝挺秀,输液穿插聚散,很有生意。在构图上,取景布置更是颇具匠心。其把三远法巧妙地统一起来,根据画面的近壑远山,露桥隐舍,采用不同的笔墨,使之有的淡远清幽,有的烟云缥缈,有的爽健雄厚,苍硬厚实,有的开合有度,虚实相生,画幅中的双松挺立,起着醒题的作用。山溪曲流,湖光浩淼,扁舟横渡,隐士坐谈,显得空旷逸郎。其设景、布局和追求的气氛均围绕一个“静”字,使人感受到江南山水静娴秀润阒然无人的境界。
在汪老师家中,我一边欣赏瓷画,一边与她也交谈着。她告诉我,二00三年仲秋,她获得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当载誉从北京回来时,最懂得母亲心思的儿媳特地捧着一束桂花去迎接她,是呀,桂花虽然没有牡丹的富态,没有玫瑰的浓馨,没有菊花的娇姿,没有关蓉的清高,但桂花无窳弱臃肿之累,无争春斗艳之俗,也是“金英翠羽扶疏树,移得仙根出日轮;不是人间凡草木,此花香过八千春”。可见,先辈基因的传承,在汪老师身上虽不见大悲大喜的性格,却有者人开大阎的人生观。
    告别主人,我欲脊午离去。汪老师送我出庭院,频频挥手告别。山风吹来,杜花拂落,撒落到清澈见底的山溪水里。我知道,桂花瓣随着流水会绕滩出山,汇入到景德镇的母亲河——昌江里。我极目远望,又是桂花飘香时!(源自:陶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