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窑青瓷是中国瓷器的鼻祖,因其产生年代之早、延续年代之长,而被誉为“母亲瓷”。2015年,恰逢故宫博物院建院九十周年,在故宫博物院策划的十八个展览中,唯一一场民间藏家藏品展“月染秋水——陈国桢捐赠暨收藏青瓷精品展”,将于10月20日拉开大幕,以“母亲瓷”为故宫九十华诞献礼。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藏品:越窑叶脉纹印纹罐
“母亲瓷”,知多少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晚唐诗人陆龟蒙在《越色秘器》中这样描述越窑瓷器,其风姿自是不难想见。越窑瓷器的釉色类玉、类冰,造型精美,器物众多。
越窑是中国古代最为著名的青瓷窑系,与此同时,越窑也是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窑系。越窑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原始瓷生产。东汉时,越窑烧造出成熟的青瓷,嗣后,经历了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大发展时期,隋、唐、五代的全盛期,至北宋中期渐趋衰落。
在越窑中,还有一种旁逸斜出的秘色瓷。据文献记载,相传五代时吴越国王钱缪命令烧造瓷器专供钱氏宫廷所用,并入贡中原朝廷,庶民不得使用,且釉药配方、制作工艺保密。1987年4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风县法门寺塔唐代地宫,发掘出13件越窑青瓷器,世人第一次得以窥见秘色瓷的真容。
越窑的生产工艺对我国南北方众多窑场和朝鲜半岛、日本的青瓷生产乃至全世界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自唐代起,越窑瓷器大量外销亚、非各国,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藏品:青釉水波双耳瓿
以“母亲瓷”为故宫献礼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位于浙江省东部的余姚市,于2005年正式开馆,藏品囊括西周、春秋战国、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北宋等历代越窑青瓷,为数7000余件。
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的藏品,是创办人及现任馆长陈国桢先生收藏三十年的成果。自博物馆成立以来,一直以传播越窑文化为己任。2013年11月22日,“叠翠——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藏精品展”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隆重开幕,展览反响热烈,同时引起了故宫专家们的极大关注,“这次展出的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藏品,可以说都是越窑精品,过去面世的越窑瓷器品相一般,而这次展出的则相当精致。”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耿宝昌如是说。
经过进一步的沟通,陈国桢决定将其收藏的23件(组)古代青釉陶瓷器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2015年,适逢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月染秋水——陈国桢捐赠暨收藏青瓷精品展”也将于2015年10月20日隆重开幕,展览地点为斋宫。此次展览为北京故宫博物院九十周年院庆18个展览中唯一一场民间藏家藏品展,以“母亲瓷”为故宫献礼。
民营博物馆的隐痛
作为一家民营博物馆,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的发展也自有其难处。陈国桢告诉记者,博物馆的场地是向当地的房管中心租的,年租金二十万元。而今,十年的时间过去了,单是租金就是二百万元。陈国桢表示,由于他所收藏的瓷器全部为高古瓷,既不可以上拍,更不能流失到海外,加之对这些瓷器的感情深厚,三十年来,陈国桢所收藏的瓷器从未卖掉过一件。而这一切所导致的结果,是浙东越窑青瓷博物馆的负债逐年增加。
陈国桢说,有很多上市公司想要与他进行合作,谈了很多次,最后都没有成功。而背后的原因,无非是陈老怕文物会流失到国外。陈国桢向记者表示,希望国家能够真正地给予一些帮助,否则,他的博物馆真的面临难以为继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