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盘、更路簿、在出海生产作业中打捞起的各个朝代的瓷器……一件件裹满了岁月痕迹的器物、文物和文物标本,整齐地摆放在主席台下的长条桌上,讲述着海南渔民耕海的故事,更承载了潭门渔民沉甸甸的家国情怀。
11月15日,“南海之约:讲述南海渔民自己的故事”——国家南海博物馆潭门渔民文物捐赠仪式在琼海市潭门镇政府举行。
832件,海南琼海潭门渔民无偿向国家南海博物馆捐赠了珍藏多年的“宝贝”。“这些都是从我爷爷那一辈传下来的,知道国家南海博物馆需要这些东西之后,我们一家人觉得这些东西还是放在博物馆比较好,这样才有意义。”潭门渔民王玉龙这次捐出了203件文物和文物标本,其中明代瓷片标本185件。这些潭门渔民的“宝贝”,将被放置于国家南海博物馆专门设置的展示南海渔民生产、生活的区域内,向人们展现海南渔民开拓南海的历史传统与文化底蕴。
“每一件进入渔民展示专区的藏品背后,都是一段源远流长的耕海故事。”国家南海博物馆筹建办主任陈江说,这些珍贵的“蓝色记忆”如今正被潭门渔民代代传承。
器物中的“闯海记忆”
《加勒比海盗》里的杰克船长靠着一个神奇的罗盘便可以纵横在广阔的海洋之中,闯入许许多多神秘的海洋禁地。潭门,这个南海之滨的小镇上,同样也有着能依靠一个罗盘和一本《更路簿》闯大海的船长。
一个圆形的深褐色的木质盒子,揭开盖子后,围绕着黑色的指针,周边的黑底O形木质底座上,刻写着子壬亥乾戍等天干地支24个白色字样。这是一个已经传承了上百年的罗盘,它的“老搭档”是同样摆放在长条桌的用毛笔抄写的一本《更路簿》。“几百年前我们潭门渔民就是靠着这两样装备起航闯南海的。”潭门老船长卢家炳说,驾船时,船长会用罗盘按照《更路簿》上记载的角度方位,让罗盘所对应的角度对准子午线,让船按照这个角度行驶,到达下一个岛礁后,再按照《更路簿》记载的角度更换行船方向,再行驶到下一个岛礁。如此连接下去,整个南海就顺利地绕一个圈,航行完毕。三圈、猫注、黄山马峙、鸟仔峙、罗孔……浸染了年月痕迹的《更路簿》上,留存下的一个个用海南方言命名的岛礁的名字,是海南渔民代代耕耘南海的历史记忆与见证。
不仅仅是罗盘和《更路簿》,船浆、老船木物件、旅游工艺品等等每一件潭门渔民捐出的“宝贝”,都是一段活生生的潭门渔民生产生活变迁史。比如其中一件雕刻精美的砗磲工艺品,就代表了现如今许多潭门渔民的生活状态。2012年底开始,琼海市围绕“田园城市、幸福琼海”的主题,先后投资1.2亿元对潭门道路、街道立面及生活设施进行改造。道路从坑坑洼洼变得平坦畅通、建筑立面从单调枯涩变得风情浓郁,慕名而来的游客让这个千年渔业小镇充满了活力。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潭门被注入了更多的产业元素,旅游业和工艺品加工业慢慢注入小镇发展的脉络,因此有越来越多的渔民开始“上岸”,吃上了旅游饭。
中西经贸与文化交流的见证
据广东知名文物鉴定专家谢海山等人鉴定,潭门渔民捐赠的物件中,“最年轻”的也有100余年历史,最久远的则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期间五代、宋、元、明,以及民国时期等各阶段均有呈现,跨度久远,且包含了福建、江西、广东及浙江各大民间窑址出产的器具。此外,还有来自东南亚和欧洲地区的物件。
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物件,是怎样来到潭门渔民手中的?卢家炳说,有一部分是以前渔民在南海上生产作业时打捞到的,一部分是渔民在南海一些岛礁上捡到的,还有一些是祖辈行船到东南亚各国时用渔获以物易物换来的。
“由此可见,从古代起,整个南中国海都是一条非常繁忙的海上交通线,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商路,海南是这条航路上重要的停靠点之一,才会有这么多的货品遗留下来。”南海博物馆筹建办业务组组长张建平说,渔民们捐赠的文物和文物标本,是中西经贸与文化交流的见证。
据史料记载,自汉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航道屡有变化,但海南岛始终扼航道之要冲。唐宋时期,商船从广州启运,途经海南岛,经南海到波斯湾、红海,经航东南亚、南亚、西亚,远达东非、北非和地中海沿岸国家。
“这件明代青黄釉划龙纹五辅首缸,听说出水时里面装着各式的瓷器胭脂盒,应该是当时货主用来保护各种小件瓷制品的。”谢海山对渔民们捐赠的部分物件的年代、用途做了初步鉴定。
在渔民们捐赠的文物和文物标本中,有些物件专家能将来龙去脉摸得一清二楚,但有些器物,就连专家也无法断言其用途,比如一件漏斗形的中间有三个圆形小孔的白色小瓷器物件。“有些渔民说这是香插,有些说这是咖啡漏,说法不一。究竟这是什么,目前还有待考证。”张建平说,“渔民们捐赠的东西有着比较厚重的历史文化感,对于研究海上丝绸之路的民间贸易交流很有价值,将其集中起来做一个展览意义特别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