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 陈也君 整理 于伶娜
编者按:江西省景德镇市胜利路23号,自2012年“1949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正式对外开放,这里就不再是建国瓷厂,而是以建国的部分老旧厂房为基础改建的文化创意园。就在同一座城市的另一边,曾经荒芜的东郊建了一座雕塑瓷厂,十大瓷厂改制没有使它倾颓,几十年来,它的根仍旧深深地扎在金鸡岭上。两者不同的命运是什么造成的?收藏家、陶瓷艺术评论家陈也君带我们初探究竟。
<一>
建国瓷厂的前身是明、清时期为皇家烧造宫廷用瓷的御窑厂的一部分,清朝末年在维新运动影响下由江西巡抚采用官私合营方式,开办“江西瓷业公司”,民国时期为国家资本企业。解放后恢复生产,是第一个国营性质的瓷厂。可以说,建国瓷厂的历史是一部活生生的景德镇陶瓷业发展史。它蕴藏了明、清乃至建国前后的大量陶瓷实物史料,组成了完整而清晰的陶瓷历史文化脉络。尽管建国瓷厂的厂区已不再具备生产功能,但它仍是能见证着景德镇陶瓷业发展的载体。
60多年来,建国瓷厂一直以烧造各式颜色釉瓷器蜚声海内外,天青、影青、豆青等数十种颜色釉著名,并且非常成功地研制出已经失传了的祭红。
所以说,建国瓷厂的“根”是被称为“稀世国宝”的颜色釉,它是曾经作为国礼瓷频繁出现在外交仪式上的高贵瓷种。
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颜色釉,那时外婆家有个康熙年制的祭红小瓶,我很喜欢。来景德镇后,又住在建国瓷厂附近,经常会去那儿看看,对建国、对颜色釉我有种特殊的情感。
十多年前我认识了邓希平,她上世纪60年代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先到(中国轻工业)部(陶瓷研究)所,后带着研究颜色釉的任务来到建国瓷厂,她作为建国的核心人物,在厂时曾烧制出许多难得的色釉瓷。直到十大瓷厂改制,她才自立门户,开始独自烧制颜色釉,可以说,邓希平工作室真正继承了建国瓷厂的颜色釉。
建国瓷厂以单纯的颜色釉而闻名于世,尤其是红色系的颜色釉,最高贵、最难做的。邓希平代表了景德镇高温颜色釉的高度,她研创的宝石红釉珍品、把景德镇高温红色系推向极致。
但即使是邓希平,也改变不了高温颜色釉器件的低成品率、极低的优质品率。这就是建国瓷厂不可能像雕塑瓷厂一样,把颜色釉的根留在现在的园区的主要原因。由于地理位置、环境保护等因素,建国瓷厂不可能坚持高温颜色釉器件的制作,只能运作当代艺术瓷这个领域。景德镇是名实相符的“瓷都”,整个城市各个地方都有做陶瓷的,这块蛋糕被切得很碎,并且非常不规则,利用历史脉络的便利朝创意产业园发展形成建国瓷厂现在的业态。目前只有用这种办法使建国瓷厂重新回归陶瓷行业,而不是先变废墟后起高楼。具有极多艺术陶瓷历史资源的莲社北路“景德镇艺术瓷厂”的消失给瓷都留下了多少刻骨铭心的遗憾。
雕塑瓷厂、艺术瓷厂都可能保留历史,只有建国瓷厂没有留下来的条件。自明代开始生产颜色釉,仅限于官窑烧造,从那时开始就没有民窑做颜色釉的?因为只有官窑才能扛得起烧制颜色釉的巨大损失。
建国瓷厂烧制颜色釉,投入很大,高温颜色釉的不确定性注定了投入与产出不成正比。因此,地理位置、工艺特点决定了建国瓷厂是留不住根的。位于市中心,不能烧高温窑炉,仅这一项硬性条件,就注定了它无法继续烧制高温颜色釉,只是回归到陶瓷的队伍当中,适应当下社会的状况,再没有可能回到建国瓷厂颜色釉的历史中去。
若干年前,资本进入建国瓷厂,可说它是“生而逢时”的,它的历史脉络、地理位置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将老瓷厂与现代的艺廊、展厅、设计室、工作室等多元化艺术相融合选择对齐方式,为陶瓷艺术家提供艺术创作、文化交流、陶瓷贸易平台。艺术家的工作室装修得非常有个性,入驻的艺术家带着自己的热情、资金撑起了老旧的建国瓷厂,使之再次勃发了生机。这是建国瓷厂唯一也是最好的一条路。
<二>
再观雕塑瓷厂,它有一个重要的核心人物:刘远长,在我看来,他在景德镇当代陶瓷雕塑史上发挥了重要而不可磨灭的作用。他对雕塑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他的根深深地扎在雕塑瓷厂,他身体力行,坚持陶瓷雕塑创作,全力以赴地组织和鼓励大家创收保厂。当时如果他离开了,那雕塑瓷厂就没了领头人,今天可能就是另一种景象了。很多瓷厂连废墟都没有了,更谈不上成为园区,谋求发展了,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缺少核心,缺少为企业担当主梁的人物。
我跟刘远长在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了,那时他刚退休,建立了“刘远长工作室”,他的雕塑当时价格不高,品种很多,从10块钱一个的小生肖到10万元的大雕塑他都做过,他用积极活跃的思维迅速从容地走进了市场,现在全世界凡是有华人的地方,都会有刘远长艺术作品“哈哈罗汉”开怀的笑容。雕塑瓷厂精美的陶瓷雕塑,赢得了收藏界对雕塑艺术广泛的认同。刘远长关注着整个雕塑行业,而不仅仅是自己的艺术和市场。
雕塑瓷厂集中了雕塑界所有志士能人,且不说“雕塑三老”这样的技艺精湛的雕塑大师,就连厂里的包装工都有一手(绝活)。雕塑厂经常有出口的东南亚、欧洲等地的产品,打包装箱的师傅非常牛,他们只要在关键的位置上卡几根木头,装钉好后里面的雕塑就能纹丝不动,非常牢固,(无论)结构(多么)复杂、形体(如何)多样的雕塑都能安全远渡重洋。
现在包装只能拿泡沫充实包裹。与之前比就相形见绌了。
雕塑瓷厂的优势还不止于此,它有较大的厂区面积,可以烧窑,有一系列的生产设备,让艺术家不出厂区就可以完成从泥到瓷的烧造,这样的便捷在全景德镇再也找不到第二处了。雕塑制品的烧成,窑火的不确定性远不如颜色釉那么大,雕塑还可以团队合作,只要有创意,厂里就有足够好的技术人才能把它做出来,天时、地利、人和,让雕塑瓷厂可以在保留核心雕塑的前提下,开展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这与对老厂区文化的遗存保护并不相悖,而且是高度一致的。
另一个原由就是乐天陶社的进入,关键时刻为雕塑瓷厂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让这潭本来源源流长的水流得以扩张,放大、生机勃勃。
现在的雕塑瓷厂不仅保住了根,而且形成了瓷都唯一的历史和当代和谐融合的独特陶瓷景区,成为景德镇对外宣传的极其重要的窗口,世界各国的陶瓷爱好者都会来此寻瓷、做瓷,探寻与瓷有关的趣事。
这里,早已不再是一个瓷厂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