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普通的泥土,经历了水与火洗礼之后,变成坚硬的陶器。在雪域高原制陶人的匠心独运下,藏式陶器已有上千年历史,且在藏族群众产生、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不同于藏纸、藏香、藏式家具等赫赫有名的“西藏名片”,藏陶还处于“藏在深闺人未识”中。
近日,记者对西藏藏式陶器保护与发展现状走访调查时发现,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藏陶发展面临着工艺退化、人才短缺、经济效益不高等瓶颈,藏陶重焕生机还需主动求变,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结合。
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的缩影
陶器是人类最为古老和普遍的生产、生活用品之一。在各类出土文物中,陶器为现代人了解前人所创造的文化、社会生活面貌提供了途径。与世界各大文明相似,雪域高原上的藏族也有上千年的陶器制作、使用历史。人们通过就地取材,将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和精湛的手工技艺付诸于制陶过程中,陶器便由此而生。
四川省委党校藏区发展研究所主任肖尧中认为:“藏陶伴随着藏族的文明史,既有着民族的魅力,又展现出独特个性。它凝聚着制陶人的情感和心手相应的艺术形象,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并深深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究它的迷人之处。”
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塔巴村的塔巴陶器为例,当地山中有一种特有的白色陶土,从古至今,塔巴村村民们要用箩筐把白土背出来,在经过制坯、雕花、打光、晾干、装窑、烧窑等环节后,才能制作完成一款塔巴陶器。其中,雕花是制陶过程中的精髓,制陶人用木刀等简单的工具将生活中审美与灵感刻画在泥坯表面,于是便有了各种花草、吉祥图案等藏陶的独有元素。
不仅如此,藏陶还是一个社会生活面貌的缩影。常见的藏陶制品有酒壶、花瓶、火盆、打奶器、酥油灯、酿酒缸和糌粑缸等。这反映出藏族群众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基础,以及人们爱好喝茶、饮酒的生活习俗。藏陶“记录”下的社会生活百态是与其他任何社会都不同的,犹如活化石般告诉世人藏民族的社会发展轨迹。
现代社会冲击下的多重瓶颈
如今,在拉萨市区的小巷里和周边农村,偶尔能见到制陶人用推车运一些藏陶在路边销售,在八廓街、冲赛康等商业中心却难觅藏陶踪影,是什么阻止了藏陶像藏纸、藏香等“西藏名片”那样风光无限?记者走访调查了拉萨市一些藏陶技艺非遗传承人、生产公司、销售商等,试图寻到藏陶“藏在深闺人未识”的原因。
原因一: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曾几何时,藏陶是藏族百姓家中必不可少的生活器皿,但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到来,藏陶面临着诸多代替品的冲击。如人们更倾向于选择结实耐用的塑料、瓷器、不锈钢制品作为生活器皿,将笨重、易碎的藏陶束之高阁。陶器销量越来越少,从最初的注重实用性慢慢演变成一种具有观赏性的艺术品。
原因二:自身工艺的裹足不前。陶器制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人类手工技艺的代表,藏陶也不例外。但随着时代发展,藏陶工艺面临着裹足不前乃至退化的窘境。例如,藏陶制品的颜色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出土的藏陶陶片显示藏族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彩釉技艺,但彩釉技艺发展至今已到濒临失传的境地,甚至不得不从一些前人留下的书籍中重新学习藏陶技艺。
原因三:制作成本与经济效益间的矛盾。记者在自治区非遗保护项目“西藏红陶烧制技艺”的生产基地拉萨高原母亲工贸有限公司了解到,目前藏陶制作尚无法实现大规模的机械化生产,一个貌不惊人的藏陶火盆仅制坯、雕花两个环节就要耗费一位制陶人一天的时间,再加上晾干、烧窑等环节中的破损概率和时间成本,一个藏陶火盆的市场终端售价通常在几千元,居高不下的制作成本大大限制了藏陶的经济效益。也正因如此,不少藏陶制作人流失到其他领域。
主动求变或能重焕生机
藏陶从实用到观赏的演变趋势难以改变,但若在琳琅满目的观赏品中占据一席之地,也不失为藏陶重焕生机的出路。
“在制作藏陶的过程中必须要增强工艺品的观赏价值,通过革新技术等方式,在藏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融入外来文化精华,使其更加美观、精致,符合工艺品、礼品的市场定位,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到藏陶的发展中来。”肖尧中说。
为使藏陶更加符合现代社会审美,目前拉萨高原母亲工贸有限公司开展了藏陶颜色、品质、形状等方面的研究。公司赴西藏传统制陶之乡请教掌握技艺的老人,从各地采集了大量的陶土、陶石然后进行试验,将不同的陶土、陶石按不同比例混合,制成用途不同的制陶原料。而绿釉、黄釉和棕色釉的研制成功也使藏陶摆脱了单色调,令人耳目一新。
“我们在雕花环节中大胆尝试新技术,使陶器表面的图案有了凹凸,使产品更具立体感。在产品设计上融入现代元素、汉文化元素,公司既开发出牙签盒等新产品,又根据内地客户的需要制作紫砂壶。”拉萨高原母亲工贸公司总经理泽旺曲加说。
据他介绍,藏陶制品具有环保无污染、透气性好等特点,可以广泛运用于储存食物方面。如陶壶有透气性,盛放酥油茶不会有怪味道。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视,藏陶也将回到人们的视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