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手间的黄釉瓷世界——中国匠人的寿州窑情结

寿州窑是中国唐代名窑之一,以创制黄釉瓷而闻名。63岁的崔怀伦是安徽省非遗项目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之一,在保留黄釉的基础上,他创新产品造型和设计,使其贴合现代人的需求,让这门古老陶艺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如今,他还经常授课,希望将寿州窑陶艺传给下一代。

在安徽淮南寿州窑陶瓷工作室里,63岁的崔怀伦正坐在拉胚机前制作陶器。沾水、挤压、开口,几个回合间,黏糊糊的陶土就像变魔术般“长”成了陶罐的模样。

“今天制作的陶器,是为明天小学的孩子们来学习陶艺做准备。”已经有着几十年陶瓷制作经验的他,每次开课前仍一丝不苟地准备着陶胚,琢磨讲解词,要将寿州窑的古老技艺传给下一代。

寿州窑是中国唐代名窑之一,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因淮南古代为寿州属地,故称寿州窑。

寿州窑以创制黄釉瓷而闻名,唐代陆羽所写的《茶经》中记载,“寿州瓷黄,茶色紫”。寿州窑创烧于南北朝,兴于隋唐,停烧于唐末,其制作技艺也随之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黄釉瓷的特点就在于黄而不艳,颜色柔和。”崔怀伦说。出生于寿州窑遗址淮南市大通区上窑镇的崔怀伦是安徽省非遗项目寿州窑陶瓷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年幼的崔怀伦常听镇上老人讲起寿州窑的故事,好奇不已的他总是喜欢上山捡拾瓷片,细细观察。“有一次山上下起大雨,湿漉漉的瓷片显得黄闪闪,格外好看”。这场雨中“邂逅”让崔怀伦与寿州窑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三年的进修学习为他打下了工艺美术的底子。此后,他外出经商、办陶瓷厂。在与景德镇、宜兴等多地窑厂交流的过程中,那个复兴家乡寿州窑黄釉瓷的念头愈加强烈。

“我就出生在寿州窑遗址旁,能不能为家乡古老陶艺的保护和传承做些什么呢?”2004年,48岁的崔怀伦回到家乡在寿州窑遗址边成立寿州窑陶瓷研究所,全身心投入到寿州窑瓷器的研究中。

黄釉是制作寿州窑瓷器最关键的一点,寻找神秘的黄釉成了崔怀伦的首要任务。

“最初对黄釉配方零概念,只能自己慢慢试。”他根据寿州窑出土器物的釉色进行分析并重新研制配方。调配比对了一年多,反复试验,最终确定了黄釉的烧制比例。

凤鸣壶的发现对崔怀伦来说则是另一个惊喜。一次拜访当地老手艺人,他偶然发现了其家中藏有的一个陶瓷酒具,壶身以凤为形体、牡丹饰身。当壶中盛酒倒出时发出清脆的鸟鸣声,他不禁暗暗称奇,寻思着古老酒瓶会唱歌的奥秘。

相传,寿州窑曾出产过此类壶具,但是由于制作难度大,成功率不高而变得尤为珍贵。那一年里,他对瓶腔发声的原理进行研究,每天在工作间和烧制间两头跑。

无数次的试烧终于迎来了凤鸣壶的“诞生”。“一开炉壶还烫手,我就迫不及待地捧着取了出来。”崔怀伦如今回忆起烧制成功那天的场景,眼睛里依然闪着亮光,“倒水时,听到壶身发出清脆的鸟叫时,我们几个50多岁的人就像孩子一般蹦了起来,争着抢着拿起壶去试。”

在掌握了黄釉和凤鸣壶这些寿州窑的特色烧制技术与工艺之后,他决心办厂将寿州窑瓷器推向市场。“让家家户户都能用上寿州窑的陶瓷品,才是让技艺得到了传承。”秉着这份信念,在保留黄釉的基础上,他不断创新产品造型和设计,贴合现代人的需求。

随着瓷器名气不断扩大,发货单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海外订单。“有日本、印度,也有美国、法国,寿州窑的名气已名扬海外了。”他欣慰地说。从刚推向市场时年营业额不到1千万元,到后期已经逐渐增长到5千万元。

不过,能干肯吃苦的崔怀伦却依然对寿州窑瓷器的未来“忧心忡忡”。“希望能找个传承人。”他说。为此,崔怀伦通过“非遗进校园”活动,到大中小学宣传和教授寿州窑瓷器制作。

“和黄釉瓷打了这么多年交道,不希望好不容易找回它又让它消失了。”如今已花甲之年的崔怀伦,话语间透露出对寿州窑瓷器的深沉情感和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