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曾经出现过形形色色的窑炉,除了龙窑、马蹄窑、葫芦窑、景德镇窑这些主要窑型之外,还出现过槎窑、色窑、等窑型,因为贯穿整个景德镇制瓷历史的窑型还是以主要窑型为主,所以今天小编要跟大家讲的就是这些主要窑型在景德镇制瓷历史中的演变过程。
晚唐—南宋时期
在景德镇古窑址发掘中,未发现兰田窑窑址之前最早判定龙窑出现时间为五代,由于对兰田窑窑址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两座窑炉遗址,经证实确为龙窑,所以我们可以判断景德镇龙窑制瓷历史起源于晚唐,五代和宋代延续烧制,而龙窑就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窑炉之一。
龙窑多建筑与江南地区坡地上,最早发现于浙江上虞,为商代窑址。窑呈长条形,依山坡所建,自上而下,如龙似蛇,故名龙窑,亦称蛇目窑、蜈蚣窑。窑室分窑头、窑床、窑尾三部分,因建在山坡上,火焰抽力大、升温快、同时装烧面积大、产量高,故自商代至明清时期南方地区多有砌筑。
龙窑结构简单,一般以、茅草、树枝等为燃料。造价低装烧量大、火焰抽力大,可形成烧造青瓷、影青瓷的还原气氛。龙窑为景德镇宋代瓷业的兴盛作出了杰出贡献。
龙窑由于依山而建,所以具备一定的坡度,如何选择坡度是建窑的关键。龙窑窑身起烟囱作用,自身产生的抽力把空气从窑头以及投柴孔吸入窑内,并且与燃料进行燃烧,坡度越小抽力越小反之越大。
龙窑的长度一般没有规定,一般根据需要加长窑炉,窑炉越长,容积越大可以多烧产品。但窑的长短决定烧成周期,越短的窑烧成周期越短反之亦然。
龙窑的宽度则应该和匣钵尺寸相配合,这样可以控制窑内的阻力和气氛。
烟囱是龙窑的关键,主要作用是产生抽力使燃料充分燃烧,烟囱的高度决定抽力的大小,烟囱越高,抽力越大。窑内负压也越重,只有增加投柴量才能维持还原气氛。
元代
马蹄窑的出现很多研究学者都认为是由于南北交流,北方工匠将技术传承到了景德镇,由馒头形窑炉演变为马蹄形窑炉,按照这一说法,五代出现马蹄形窑就不足为奇,因为在唐代北方的馒头窑就是其主要窑炉形式,并主要分散在河南、河北、陕西并且向南方辐射,虽然发现了马蹄窑的遗迹,但是马蹄窑真正发扬兴盛的时期是元代,是元代主要烧制瓷器的窑炉。
马蹄窑因形如马蹄而得名,最早出现在西周晚期,东汉时技术成熟,至元代兴盛于景德镇,随后因制瓷技术的进步而逐渐消亡。在景德镇珠山遗址和湖田窑遗址的考古发掘中均发现大量马蹄窑的遗存。
马蹄窑设窑门一个,供装开窑使用。烧成时则须将窑门封闭,留出火口供添加燃料。旁侧有深达5米的苕井,供掏煤渣及通风透火使用。后面有两个烟囱将烟排出。窑炉内部有火膛供烧煤加热升温。用作摆放与烧成产品处叫牙台,牙台呈前高后低状。窑内后壁下部有两个巨大的吸焰孔。窑顶的透火孔称作天眼。窑顶底部周围有5-6个麻眼,用于烧成中调节焰气与观察火情。窑内均采用手工特制耐火砖砌筑。站在窑内观看,窑内牙台(亦称产品室)略呈方形,而窑顶浑然为圆球形。
元末—明代
葫芦窑为景德镇特有的葫芦形柴烧瓷窑,最早出现于元末明初,直到清初出现了蛋形窑(镇窑)后才逐渐停止使用。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对景德镇的葫芦窑有专门的文字记载,并配有插图。明代葫芦窑兼备了宋元时期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烧成技艺有了长足的进步,对整个明代景德镇制瓷业发展和清代镇窑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
葫芦窑的结构早期跟龙窑相似,斜长较龙窑短些,火膛较为深大,窑体左右两壁外弧,窑壁近火膛出微微内缩,尾部呈圆弧形且没有龙窑常见的排烟孔等设施。
葫芦窑的结构是结合了龙窑和馒头窑的优点而成,这种窑形腰部内折,分前后两室,窑前有火膛、灰坑,窑后室设烟囱。葫芦形窑前后两室又宛如两个“馒头”,运用了马蹄窑半倒焰的技术,排烟孔在后壁,并有独立的烟囱,由于烟囱的抽力作用,使窑内压力基本处于零压或负压,窑内的温度和气氛都比较容易控制,便于窑火热能有效利用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
根据景德镇窑址发掘报告,我们从元末到明朝中晚期出土的葫芦窑能看出葫芦窑窑型有一个演变过程。
从图中我们看出,葫芦窑主体结构是由前室和后室两部分组成,这两室就如同两个馒头窑,整体又是一个倒地后置烟囱的龙窑。元代末期,葫芦窑形态还未摆脱龙窑形态,前后室都非常不明显,这时的葫芦窑可能还是以龙窑为基础,想在龙窑上做些改变。到了明代初期慢慢把窑炉束腰前移,初步把馒头窑和龙窑进行结合。明代中期窑型已经成熟,窑炉葫芦形制体现的很透彻。所以葫芦窑的出现是结合了龙窑和马蹄窑,并且不断改进的新型窑炉,也是龙窑和马蹄窑发展的结果。
明末—清代中期
这个时期是景德镇瓷器的巅峰时期,全世界都知道名瓷出自景德镇,当然这一时期也是景德镇制瓷古窑炉的巅峰时期,出现了一个基本囊括主要类型窑炉的优点的新型窑炉——镇窑。至今在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还有一座全世界唯一的大型镇窑,自清朝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建立,全长18米,最高处5.6米,最宽处4.6米,窑体高高拱起,犹如一枚巨蛋,,全窑容积达两百六十立方米,一次可烧制大小瓷器两万余件。整个烧窑过程中满窑、卡火、测温等均需要人工操作,最高温度将达1320度。
镇窑的结构是前部高而宽,后部低而窄紧接窑尾末端设有一与窑长相等的烟囱,窑身两侧用窑砖围成一护窑墙,与窑身之间有0.2-0.3m的空隙。作为空气隔热层,以减少内热损失,并缓冲薄壁窑墙和窑顶胀缩而引起的开裂。蛋形窑有一个砌筑技术高超的薄壁烟囱,壁厚仅0.1-0.12m,上口截面在2米左右,烟囱断面亦似蛋形,大头方向指向窑前,囱壁前方垂直,后方向上收缩倾斜,顶部呈钢笔尖形,尖端倾向窑头。我国早在三百年前就能利用空隙隔热层的方法砌砖,并能砌筑这样高水平的烟囱,是窑炉史上了不起的的事情。明末清初,景德镇能集我国历代南北瓷器的大成,成就我国历史上瓷器百花齐放的盛旺时代,是和这种窑分不开的。
在景德镇制瓷历史长河中所有新型窑炉都不是凭空而来,每样新的科技成果都结合无数人的智慧和努力,例如景德镇的葫芦窑,就是结合龙窑和马蹄窑的优点孕育而生,形成的半倒焰窑。而镇窑就是在葫芦窑的基础上形成的窑炉,相对于葫芦窑,它的成品率更高,产品数量更多。
景德镇陶瓷始于汉而盛于唐,其制瓷史已有1000多年了。因受交通条件的限制,陶瓷企业的布局是因矿(瓷土矿)有瓷,因水(水力作为动力和交通运输)设窑,因窑设市(市场)的。因此早期的陶瓷产地分布在景德镇东面的瑶里、鹅湖一带(瑶里、鹅湖有高岭土,东河连接昌江便于运输)。
因陶瓷的生产过程中需经过1100℃以上的高温烧制,而马尾松富含油脂,燃烧火力高,聪明的祖先于是便选用马尾松做首选燃料,农闲时农民上山砍伐松木并把它劈成块状码好晒干,来年雨季山洪爆发时,把窑柴抛于溪水中,由山洪把窑柴冲到东河边装船再运到窑厂。当时有句民谚叫“一里窑,十里焦”,这句民谚既形容那时这些地方陶瓷生产有一定规模,也说明了当时瓷窑消耗松柴的程度很高。
大量砍伐松柴给这里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一方面,发展陶瓷生产势必消耗大量的松木,对森林造成一定的破坏;另一方面,如果不发展马尾松林,陶瓷生产会因为缺乏燃料而秃废,智慧的景德镇人民便总结出一套培育马尾松的经验,他们知道松树是速生树种,繁殖力很强,有“飞籽成林”之说。他们把杂草和杂柴砍掉,松籽掉在地上很容易附着泥土,来年春暖种子发芽、长高、成林。他们采伐一座山培育一座山。在景德镇山区,祖祖辈辈都有个习惯,松木一般只做窑柴用途,舍不得作为他用,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景德镇陶瓷工业用煤代柴为止。
新中国成立后,景德镇陶瓷工业注入了现代工业的元素,生产规模迅速扩大,松木柴窑的用量剧增,那时景德镇松木窑柴的采购已经接近福建,窑改之前的大跃进时期,为了满足陶瓷工业的需要,曾组织大批人员以连、排建制上山砍伐松木。在现代大工业条件下的陶瓷工业所需要的燃料,通过农村的森林来提供,那就不是“一里窑,十里焦”,而是“一里窑,百里焦,千里焦”。渐渐地,景德镇人认识到了如果继续用松木作为陶瓷工业燃料已满足不了景德镇陶瓷工业的发展需求,另外生态环境也会受到影响。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景德镇人果断地对陶瓷工业窑炉进行第一次改造,即柴窑改为煤窑。
柴窑改为煤窑,在当时来说是新技术。经过实验发现,煤窑的温度比柴窑的温度高,煤窑最高温度可达1300℃以上,而柴窑的温度是1200℃左右。煤窑烧出的瓷器色泽和亮度不如柴窑,尤其是煤烧的颜色釉质量明显不如柴窑。
柴窑改煤窑,这一改,改出了景德镇陶瓷工业的生产效率,使周边地区的森林得到了休养生息。
但工业文明在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在对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产生破坏作用。原来引以为豪的陶瓷大工业竟对景德镇的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破坏作用。景德镇人做了个测算,景德镇市区30多平方公里内600多根烟囱,每月自然降尘量每平方公里高达56.2t,如果一年不清扫的话,烟尘厚度可达30-40cm。人们认识到如果不把煤窑这个污染源的问题解决好,不把景德镇的生态环境治理好,别说发展,就是老百姓的基本生存环境也会受到影响。于是景德镇人拆掉了所有工业煤烧窑炉和烟囱,让陶瓷企业退城进园,并以清洁卫生的煤气取代了煤炭能源。这就是景德镇陶瓷工业窑炉的三次变迁,更是景德镇人生态文明观念的升华。文图来源360个人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