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彩艺术中的奇葩 以色动人“没骨彩”

  粉彩瓷“没骨彩”技法源于唐代徐熙独创花卉渲染法,至清末胡颜标在瓷胎上以此技法画瓷,他的作品尤以人物花卉为世人追捧!“没骨彩”的特点是在画面上不用线条,以强有力的色彩来体现人物的衣纹,不仅光线显著,且物体丰满,质感极强,色彩光泽细腻。同时,所用色料丰富,不下百余种,有些还用套色。

  技法难掌握

  “没骨彩”不同于粉彩,它完全不用珠明料画线条,而是用淡墨或淡红勾出大致的轮廓,然后满涂一层玻白;另外从颜色直接彩饰所要表现的花朵层次和衣纹的转折,一件作品的完成费时较久。“没骨彩”技法较难掌握,主要是没有固定线条依据,填色渲染光线辐射度极强,必须随时掌握画意,因此不是一般填彩人员能胜任的。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陶瓷美术家叶震嘉,以及传人张金定、宗其榜等专家才能全面掌控。“没骨彩”成为“567”新中国陶瓷艺苑中的一朵奇葩。

  各种工艺的产生与传承和时代背景密不可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景德镇的艺术家每个月都是拿固定报酬,艺术与收入不直接挂钩,且全体一样,于是产生了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粉彩没骨画法,不计工本。彩瓷的关键,当时在工艺上称“三分画七分彩”,与玉雕与牙雕工艺中的打磨工艺相似,意思是填彩尤其重要,绘画填色分工合作,各显特色。由于叶震嘉先生辞世,其传人——当时景德镇艺术瓷厂张金定、雷罗汉、宗其榜都是一流填彩高手,专与陶瓷美术家,如赵惠民余翰青等人合作填色。但随时间推移,他们的名字逐渐被世人遗忘,就像此技艺消亡一样,无人传承。

  短暂的辉煌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国家在工业现代化方面还无法与世界交流,传统的中国工艺美术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工艺美术家群策群力,以饱满的热情,忘我的创作激情,谱写了一曲工艺美术的壮丽凯歌,为新中国的形象与财富积累,以及出口创汇做出了巨大贡献。有许多“绝技”随之产生,但是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而逐渐消亡。历史久远的文化消亡似乎人们会特别惋惜,这些短暂灿烂辉煌后又立即消失且未留下过多文字记载的“绝技”失传,更显可惜,因为它还没有来得及总结张扬。

  新中国的许多工艺美术种类,如牙雕、各类木雕、脱胎漆器、剔红、玉雕,它们都是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结晶。遗憾的是,随着国有瓷厂机构的解体,“没骨彩”这项特殊工艺渐行渐远,人们只能在历史中找到它们的身影。